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博士教育该往何处去


更新日期:2018-05-25 20:10:02来源:网络点击:3195

在日前开始的一场北京年内最大规模的招聘会上,有数据显示,700多家用人单位、185万个岗位中,博士的需求率超过四分之一。

就业要求越来越高,博士正在成为就业大军中最重要的主力,不过,伴随着高学历,博士在当今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习繁忙、压力沉重、心理脆弱……最近,有文章揭示博士风光背后的不为人知的代价,“孤立、无助、不确定的未来带来的焦灼以及饱受抑郁的折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受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博士越来越多,这毫无疑问是社会文明的体现。然而,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高学历越来越多的背后,也映射着许多令人焦灼的现实问题。

神坛下的博士

博士,这个曾经学历教育中的终极成就,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曾经代表着智慧和知识的极高荣誉。但是在今天,博士的桂冠正在悄悄消失。对此,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这一代毕业的时候,博士还是非常稀罕的,而现在,博士已经满街走了。”

博士意味着什么?李河说:“在一个常态的社会中,博士就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它是最高的学衔,同时也代表着很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是否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是能否毕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以最简单的量化方式去判断,硕士的毕业论文,一般要求3万至5万字,而博士论文则要10万至15万字,可以说就是一篇像样的作品了。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实践性比较强的领域,比如工商管理、创意生产等,终极学位就是硕士,研究性强的领域,才是博士。当然,在发达地区,许多高等教育机构都是宽进严出的。所以,一般来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已经算是非常有学者风范的了。”

不过,博士的终极头衔,如今正在被打破。李河说:“我们现在是一个非常态的时代,在转型时代很多东西尚不成熟,也在迅速变化。比如说博士后,在很多时候被当作一种学衔,尽管尚无明文,但许多地方已成共识。在发达国家,博士后通常是指博士毕业,却还没有找到固定的工作时,在某些机构从事研究的经历,是一个过渡状态。”

博士走下神坛,甚至渐渐成为问题多发的人群,和博士教育在今天的状态有关。李河说:“按照选拔体系,越到后来就越容易,高考那么多人,那么多学科,都要非常优秀才能被录取。但到了博士,就考考外语、专业学科,只要差不多,就能考上,相对难度降低了。同时,我们对于博士的教育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国家对博士年限没有太大要求,哈佛的博士学习时间平均6年,而我们则把博士当作是类似校园学习的一个阶段,一般是3年,最长不过5年,且是极少数。在这3年中,第一年是基础课,第二年开始选题、做博士论文,最后一年,即是博士论文的阶段,也是找工作的阶段。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做一些比较好的研究性课题,就比较难了。”

为什么读博士

从1983年中国首批18位博士诞生,到2010年将近5万博士毕业生,博士的高速增长,背后折射着中国当代社会众多的问题。

从教育的层面来说,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带来了博士人群的高增长。李河说:“外延性的教育模式下,快速的扩张带来了高学历人群的增长,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学校的业绩、指标问题,导师的个人利益问题等,再加上一些不正当的手段,雅贿和不雅的贿赂,使得博士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而对学生个人来说,读博士很多时候也是无奈的选择。”

毫无疑问,在今天的社会,读书仍旧是改变命运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李河说:“改变身份是读书的第一个愿望,很多人希望通过高学位来改变自身的身份和命运,大量的学生来源自乡村、边远山区、三四线城市,相对来说,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的学生,反而落地比较早,读博士乃至博士后的相对少。大概在三四年前,博士学位在就业、优惠政策等方面还有优势,到了现在则是博士后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博士后天然带户口,也就是说只要找到单位接收就行。这才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栖身的根本。”

可以说,就业、大都市是读博的重要动力之一。李河说:“读书仍旧是改变处境最正当的途径,博士乃至博士后,是获得那些和读书相关的体面的工作的基础,比如大学、研究机构,国家机关、央企国企这些在体制中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的单位,现在还要加上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立足定居的需求。”

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或者说并不令所有人满意。李河说:“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时候,是工作找人,大量空缺职位在等人,今天反过来了,不断的扩招下,社会上按照学衔满足的职位被迅速填补完毕,学生毕业后发现没有职位,只有继续往上读,但往上读并不意味着有空缺,实际上同样没有。就业没有显得更加容易。同时,另一方面,由于高端学术人才生产机制的问题,大量的高端人才被生产出来,但质量却难免缩水,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太多的东西了。矛盾由此而生,现在一些高校在录用人才的时候,更多时候是看本科在哪里读,而不是看博士在哪里读,高校本身对自身的产品不信任,也说明高端学术人才教育中确实问题重重”。

读博士又怎样

客观的环境对博士并不利好,而博士自身的问题也值得重视。焦虑、抑郁、精神的压力难以纾解,同时也缺乏纾解渠道。

抑郁的理由很简单,现实难以实现期望。李河说,“博士学习时间短、研究任务重,而且导师往往很忙,带十几个博士都是常态,不可能给学生在学术上太多深入的指导,但问题是,学习的结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命运。能否通过论文答辩,决定着一个人20多年的学习有没有结果,决定着未来的命运,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甚至决定着三代、五代的命运能否改变。给一个学习者这么大的负担,抑郁自然难免。所以对导师来说,论文不给通过的相当少,因为这太事关重大了。但是结果就是,博士质量严重缩水”。

即便不考虑质量问题,不考虑就业的难度,千辛万苦的学习是否真的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自如,事实显然未必如此,李河说,“从实用角度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口径最宽,理想的大学教育,不但教给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同时也给学生相当的人文素养的培育,不管是不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都是如此。可以说大学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阶段。毕业生可以适合各种行业,比如学物理学的,他即便到企业工作,他经受的科学训练、理性训练也可以使他在任何地方迅速转型。”

博士教育显然不是如此,李河说,“相对的,越到后来教育就越专业化,高度的专业化导致就业的口径越来越窄,一个人在社会上从事各种职业,大学就足够了。比如做保姆,一个可以做金牌保姆,因为他所受的教育,让他和其他教育程度的人有了不同,但是假如还往上学,学到博士,会不会做得更好?我觉得不会,因为这些非常专业的知识和训练,不会给他的保姆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

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造就的是许多专业不对口,仅仅大学毕业就能够胜任的工作者,没必要读到博士。但对个人来说,却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李河说:“回过头来,对个人来说,反而不太可惜,因为3年的学习时间,其实很多人没怎么认真读过书,浪费了3年,换来的是一个头衔,而这个头衔本身是学习者所求,因此算不上是人才的浪费。因为没有造就真正博士教育应该造就的研究性的人才”。

博士要普及吗

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看起来是一脉相承,一路向上,似乎就是高等教育的必然的线索,但事实是否如此?

博士教育是否应该成为学生必然的选择,是否又应该成为新的普及性教育环节?李河说:“是否普及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么多学生为什么选择读博,博士教育为什么快速扩张。教育的问题是,口子开得太宽,专业的训练和评价标准也太宽,同时借博士教育敛财、博取政绩等。个人的问题是,在今天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中,读博依旧是相当一部分人自己完成城镇化的途径。仅仅从单一的学术角度去评价博士,显然是不完全的,实际上也很少。”

博士教育从来也不在应该普及的范畴。李河说:“首先,从投入产出来看,一个人6岁或7岁开始上学,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有的还是5年或7年,然后硕士3年、博士3年,博士后两年,基本上来说,一个人要到31岁左右才开始工作。事实上,大部分博士后要到36岁左右才正式工作,从投入产出比来算,基本上投入一年产出一年,甚至还不足,怎么算都是不划算的。其次,为改变处境这个目的而读书,结果是越到后来,投入越少,质量越差。其三,毕业后找到对口的工作不容易,博士教育是非常专业的教育,但工作对口的却很少,一个学西方哲学的,毕业后做不了老师,做不了研究者,那就只有做其他工作。这时候,他的专业西方哲学知识,一般来说只对聊天有帮助。”

即便没有帮助,但依旧还是要读,高校的政绩观,企业的人才观以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都在刺激着人们读书的欲望。李河说:“博士要不要普及的背后,其实折射着某些非常残酷的现实。”

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30多岁才工作的博士、博士后们,是否真的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创造力?李河说:“其实不然,一个人20多岁的时候,是创造力最强的时候,而大部分高学历的人,在36岁之前,基本上都在为生存而努力,而不是去创造,许多人在之前的学习中,只是获得了头衔的晋升,而在学术上其实没有多少提升。同时,因为要获取这个头衔,而使得人生中最有创意、最具创造力的年华被错过了,这是最可悲的事情。”

李河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

八十高龄办个展 靳尚谊感言“自不量力” 在中国油画界,靳尚谊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作为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创始人,靳尚谊一直致力于将真正的西方油画引入中国,也曾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塔吉克新娘》、《青年女歌手》、《晚年黄宾虹》等..

“素人演唱会”首次亮相京城 6位素人一展歌喉 前晚(11月6日),由火秀tv推出的“素人演唱会”在北京首次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6位素人歌手在这个舞台上一展歌喉。 在亮相京城之前,“素人演唱会”已在上海举办了6场,这个平台专门为完全没有踏足过演艺圈的新..

上一篇: 老狼压轴流行音乐周 当年曾对口型唱《同桌的你》
下一篇: 大师们为什么总与诺奖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