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央美双展呈现油画中韩翻译在线 本土化之路


更新日期:2018-10-15 11:33:26来源:网络点击:283854

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系列展览中,反映油画艺术本土化历程的两个重要展览《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上周末起同时在央美美术馆开展。前者聚焦董希文创建的央美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回顾油画中国风的确立过程;后者则是央美在时隔20余年后,第二次集中展出油画系在职教师的作品。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复制件)、詹建俊的《柴木错》、朱乃正的《妇女像》、罗尔纯的《红裙女人像》……浏览《师严道尊》展览,眼前的60多幅作品可谓“耳熟能详”,多为在当代美术史上引起过广泛关注的名作。“这些都很熟悉,有些还不是画在布上,而是纸上。”87岁高龄的詹建俊一边看展一边回忆道,董希文先生是本土成长起来的油画家,所以一直强调油画要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油画,也的确在记录新中国的国家、民族大事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革”结束后,詹建俊主持第三工作室时,一直继承董希文的教学原则,采用严宽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强调严格的造型基础的重要性,也主张创造自由的学术空气。

在老先生们的鼓励下,曾经被认为是“毒草”的现代主义创作悄然扎根在学生们的心中。展览上最新的作品来自第三工作室曾经的学生、如今架上绘画领域的代表人物李松松的《野猪》。相比前辈们的作品,他的作品里已经没有了叙事。厚重的油彩从画布上“龇”出一排排“牙齿”,3D效果的画面组合成抽象的野猪形象。这样的作品,让参观展览的老先生们也颇感兴趣。

隔壁的展览《意义的回归》,展出央美油画系22位在任教师的42件(组)作品,也显现出更多的尝试。与前辈们面临的处境不同的是,当今油画艺术在世界艺坛已被边缘化,用油画系老师马璐的话说:“即便是在境况很好的我国来说,画油画也不被认为是什么前卫的事情。”绘画的意义是什么,这成了现在的老师们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策展人王春辰在走访了19位教师的工作室之后,切身感受到老师们对油画艺术深深的爱与坚持。“从艺术上看,界限被打破了,教师们的创作各有特点,互相影响。”王春辰说,写实造型、人物创作依然是教师们的强项,但同时表现性也成为突出的特点,个体情感、个性化表现语言和实验性探索在创作中得到了强化。展览上,除了传统布面油画,综合技法创作的《冰之浪》、综合材料创作的《天·使》等也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力。

“看央美,在某种意义上,是观看中国;而央美油画系的创作格局也意味着中国的绘画现场,昭示了中国文化场域的气息,展开了想象中国艺术之路的诸多路径。”王春辰说。据悉,两个展览均将展出至11月4日。


相关:

我的爹娘从小就听您说。 离开农村才有希望。 从小就听您说。 要学会逆风生长。 挣扎了几十年。 白发已经飞霜。 枯竭的黄土里里。 您还在披星戴月的种植着微薄的梦想。 我的农村爹娘。 那把锄头已经挖掘出了太多的沧桑。 别..

难以捉摸的夜你关上灯 我关上灯 我们一起体会夜的幽深 漆黑是夜的本性 可不听话的星星偏偏眨着眼睛 你看不见我 我看不见你 我们一起猜想彼此的表情 迷蒙是夜的深沉 可多情的月亮偏偏撒下银光 你做起梦 我做起梦 我们一起想象明..

上一篇: 百岁秦腔《三滴血》引发千人合唱
下一篇: 《幸福城市》冒险用过期胶片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