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周显扬 编剧反的是互联网?


更新日期:2018-05-25 19:13:42来源:网络点击:2534

上周末(11月29日),因为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不需要编剧”的片段式报道,引发了编剧界热议,很多编剧公开发声“不和阿里合作”。夹杂着对“富豪阿里”惯有的负面看法,这又引发了第二轮偏向性的报道。

实际上,抛开徐远翔语气夸张的部分,他所提议的“让IP贴吧吧主、同人小说作者参与初期创作”是一个挺好的新尝试——而且是“与实际受众情况俱进”的尝试。

在出版界,不少畅销书作家也都是“草根”出身,没有经过中文系课堂的科班训练。在音乐界,拥有“走心作品”的非科班音乐人更比比皆是。一个新创意还未经实践验证,就被专业编剧集体喊杀,反而让人看到了这些编剧们的焦虑。这种焦虑似曾相识,也可以理解——互联网介入音乐界时,唱片公司也是集体反击,但截至目前的结果是,老旧的唱片公司死了,真正拥有好内容的“音乐公司、音乐人(或者说音乐IP)”依然风生水起。

上周,第二届巫山女神杯艺术电影周在重庆举行。在论坛上,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姚睿就表达了“编剧应该跟互联网有更多结合”的观点。

在阐述观点前姚睿先分享了两个“段子”。

一是目前日本青少年正流行看渡边静创作的《Real Account》,讲的是很多学生被吸入到了虚拟社交世界,他们面对的是一场残酷的死亡游戏。游戏规则是,1.在虚拟世界死了现实也会死;2.粉丝变零时会死;3.自己死了自己的粉丝也会一起死。当游戏一开始,为了自保许多人都开始取消关注……二是姚睿观察到现在是一个“神奇的时代”——小学生自称神和魔,大学生自称“宝宝”。

姚睿认为,这两个网络段子说明80后、90后、00后生活方式和信息吸收能力和以前不同:“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流通速度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在高速运转、竞争中,电影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再也不能认为镜头长就是艺术电影。过去我在上电影学院时,非常喜欢贾樟柯的电影,我们拍电影都是长镜头,说我在表达人性的悲剧。结果就导致观众看了也特别‘悲剧’。实际上,电影语言应该不断演进,过去的大师语言在现代已经需要改变和转换。”

姚睿还总结了在网络语境下,“应该怎么拍”的四个建议。

第一要有“脑洞大开”的互联网思维。

第二要有更大、更密集的信息量。“过去一个电影中一个小时的信息量,现在20分钟就能达到。”

第三要“与经典形成互动关系”。“90后、00后生活在电影的时代,所以新时代的电影应该跟经典的电影发生一些关系。这样能够让他们在观影的过程获取更大的娱乐感。”

第四是“一定要有个性”。“为什么小时代这类影片能够吸收观众?因为它做到了极致。”

姚睿还特别提到万合天宜(《万万没想到》出品方)的互联网模式:“他们最开始是网剧形式,10分钟一节。他们会仔细看所有观众给这一节的评论。看到观众对他们的挖苦,会把这些点利用起来,变成下一集的创作。”

姚睿认为,新时代的编剧培养,一定要照顾观众。“我提出一个观点,叫‘由俗入雅易,由雅入俗难’。只有用互联网化的手段和形式,才能让观众接受你的东西,才能真正达到思想性传播的效果。”

 


相关:

张碧晨:对红不红没概念 江苏卫视明星音乐游学真人秀《唱游天下》正在江苏卫视每周五晚播出。这档节目汇集了胡彦斌、周笔畅、华晨宇、方大同、张碧晨、阿兰等年轻歌手,他们将在首尔、伦敦、纽约、洛杉矶等陌生的城市,抛开明星身份,开..

京津冀名胜休闲旅游年卡开售只需130元,就能在一年内畅游京津冀区域内135家旅游景区。昨天,2016年京津冀名胜文化休闲旅游年卡开始发售。该年卡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年旅游产业促进委员会发行,市民可在市内各大公园代售点、北京旅游网及各大..

上一篇: “老炮儿”走红真是好事儿?
下一篇: 绯闻不该成电影宣传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