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六神磊磊植个轴 广告有错吗?


更新日期:2018-05-25 19:04:14来源:网络点击:2429

一篇植入巫山红叶广告的公号让六神磊磊的粉丝们开始了评论狂欢。是软文,还是硬广?卖文字还是卖节操?自媒体如此的广告植入有何不可?这样的问题,六神磊磊怎么“洗白”?


图片来自六神磊磊在腾讯“大家”专栏的头像

六神磊磊:我的文笔为什么不可以卖?

上周,公号大V“六神磊磊读金庸”里发出了一篇《五万首唐诗,最美的植物不过这四种》,里边给唐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花花草草排出了前四名。文章以从弱至强的顺序铺陈:第四牡丹,第三菊花,第二杨柳,第一是枫叶。磊磊的文字洋洋洒洒、有理有据、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不禁让人赞叹号主知识之渊博、观点之有趣。但正在此时,也就是经过了各种悬疑气氛,终于揭晓谜底——第一是枫叶的时候,后边突然出现了巫山的广告,巫山美,因为巫山有红叶,巫山国际红叶节即将在某月末日开始。小伙伴们一下就碉堡了,有粉丝评论:“不能因为人民公园菊展宣传费不足就排第三!”“诚邀为我大洛阳代言!”“还以为最后会是无痛人流的广告!”“磊磊是不是又缺钱了!”……

六神磊磊本是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因为喜欢金庸开了公号“六神磊磊读金庸”,经常把社会热点绑上金庸作品来解读,因观点独特,文笔风趣赢得一片点赞,后来还加入了一些读唐诗的内容。但最近,很多粉丝都发现,磊磊的文字里越来越多地植入广告,手表、汽车、别墅……都是文章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竟是一篇广告。令人生疑的是,这些带广告的文章点击率甚至比单纯写作的文章还高,植入巫山广告这篇,文末显示出的点击率是十万加;甚至很多粉丝还以猜文章后边会植入什么广告为乐趣。

但是,这样的文章还有诚意么?对此,磊磊与《书乡周刊》有一番有趣的聊天,从看似随意的回答里透露:这不是“软文”,这是“硬广”。

你也可以做自己的排行榜

蔡岫:磊磊,红叶广告够巧妙啊。

六神磊磊:哈哈,谢谢。

蔡岫:你这植入都扩大到城市形象推广了。

六神磊磊:支持地方政府嘛!

蔡岫:这个广告是政府直接找的你?

六神磊磊:你这是采访?

蔡岫:矮马,被发现了。

六神磊磊:你看,我挺敏感的吧?

蔡岫:不愧是当过新华社记者的,威武!

六神磊磊:你采访,我觉得很犹豫。如果大谈广告,会被误会成一个广告狗。如果不谈,又老有人拿韩寒之类的话来质问我。

和巫山合作,起因是发过一期《杨过和小龙女究竟到哪里去了》,植入了一个别墅的广告。那篇文章其实是很好看的,今天还很多人抄它,比如这个到哪里去了,那个究竟死没死之类。发了之后,巫山朋友找来,让给他们做个广告。我还以为是开玩笑,没想到是真的。我心想地方党委政府和微信号合作的不少,但来做这种植入的,还真是新鲜。

蔡岫:你是怎么从这个广告,设计出四个植物排名这个主题的呢?

六神磊磊:第一下想到的是《笑傲江湖》里有个红叶禅师,可人家是个老和尚,和巫山不沾边。后来无意中看李煜的词“相思枫叶丹”,枫叶这两个字让我想到植物排名的点子。

蔡岫:造出这么个排名,不怕挨喷吗?

六神磊磊:你看自媒体里,做排名的还少吗!我做一次怎么了?你不认同也可以排你自己的嘛,哈哈。

倒是有人用韩寒的话“我的肉体可以出卖,我的文字不可以出卖”来质问我,我不知道韩寒说没说过这话。我只好说,我的肉体倒是不可以出卖。也许韩寒是说过,但时代不一样,调性不一样,微信号和博客的玩法也不一样。我的文笔为什么不可以卖?我又没有卖自己的独立思考。

蔡岫:巫山给你的广告有要求吗?比如必须上哪几张图,提那些文字?还是给你个大致内容,你根据文章自主安排?

六神磊磊:没有。大半夜和人家说了创意,他说牛。稿子写了发过去,他又说牛。就这么丢出来了,也不知道是客气还是真觉得好。

蔡岫:大家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玩植入得有兵器库

蔡岫:以往我们对植入的理解,好比一部电影,女主爱喝牛奶就植入牛奶品牌,另一种情况是剧本阶段直接招商,有牛奶品牌的话就加入诸如女主爱喝牛奶这样的剧情。但在文艺类公号里像你这样整篇文章是为了一个广告服务的还真不多见。你对植入这事怎么看,会不会让人觉得这篇文章没诚意?

六神磊磊:首先,这根本不是软文。软文是要掩盖广告意图的,我不掩盖广告意图,赤裸裸最后跑出来,事实上是硬得不能再硬的硬广。现在有个说法,把这个叫“内生广告”,这个说法蛮高级。

其次,做到“我手写我心”就好,不要写自己不认同、不相信的东西。比如给大切写过广告,意思是大侠、大师之名不能轻与,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最后,我会做到一点,如果把广告部分整个拿掉,它仍然是一篇完整的有意义的文章,这就够了。而且我也掌握节奏,带广告的文章会每月也就两三条的样子,不会太多。

蔡岫:第一篇植入是哪篇?这个方式是怎么开始的呢?你琢磨出来的还是广商提出来的?

六神磊磊:是一个矿泉水品牌,词我都记得:“心纯净行致远”,哈哈哈。这么植入,还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后来就成一种模式了。

蔡岫:这么写应该挺难的啊?

六神磊磊:很难。想出70分的创意很容易,但要想出90分的创意很难,一定要兵器库里有无数兵器。

蔡岫:你就是说自己很厉害喽!

六神磊磊:我只是在说兵器。

蔡岫:最难写的是哪个广告,是有一期手表广告么?

六神磊磊:不是,比较下来,感觉商学院、别墅等比较难,越跟武侠不沾边的越难。不过最难的还是巫山这个形象广告,要完美植入一个城市的象征,把我折磨得不小。

蔡岫:还一个让我好奇的问题,通常你是本来有篇成型的文章,遇到推广要求再把内容靠过去。还是先有了推广,围绕这个想个题目写啊?

六神磊磊:两者都有。

蔡岫:哪个更难操作?

六神磊磊:当然为了推广写的更难。不过我总是力求做到——完美。

蔡岫:让我吐一会儿。

辞职了 广告费是为了写新书

蔡岫:好多粉丝看你的公号,最大的乐趣是猜这次跟着什么广告。

六神磊磊:我很感谢,但也很难过。我以为自己的观点会更有看头。

蔡岫:我看评论里分成好几派,有看着乐的,有对你表示气愤的。

六神磊磊: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有一批可爱的读者,绝大多数读者还蛮理解。

蔡岫:植入比生挂的广告费多吧?

六神磊磊:当然,费脑子多了。

蔡岫:你公号后的粉丝逗贫说你缺钱。你是真的因为看重广告费,还是觉得是个挑战?

六神磊磊:这个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我并不指望挣广告很多钱,只要够让我安心写书就好了。

蔡岫:你现在连广告带打赏,可以不上班了吧。

六神磊磊:我提出辞职了,还有一点点手续没完成。

蔡岫:……新华社这么大一个铁饭碗给扔了?

六神磊磊:从历史的角度看,其实从来都没有什么铁饭碗。我只是觉得这样能更专心做我喜欢的事。

蔡岫:现在的书稿是什么内容?

六神磊磊:是关于唐诗的,比如诗的盛世是怎么来的,诗人的朋友圈是怎样的。有一小部分是在公号里发过的,如《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其他大部分都是新写的。书名还未定,大致是《六神磊磊读唐诗》吧,已跟人民文学出版社签约。

蔡岫:书里内容还植入广告不?

六神磊磊:那不会,我说过拿掉广告,我的文章都是独立的文字。

蔡岫:到时候我会和群众一起检查。

六神磊磊:哈哈,好啊,向毛主席保证。

舒龑:如此植入能达到广告目的吗      

我一点不讨厌广告,而且我还特赞赏能植入广告的公号,能挣钱是一种本事啊!但我的困惑在于,植入型的广告能达到广告目的吗?

广告是我了解某个产品的最方便手段之一。可是我并非盲目接受广告,需要知道产品都有什么特点。或许现在网络的便利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但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我还是不太想在这种事情上花费太多的脑细胞,要是有人能直接告诉我那就好了——甭管您说的是真是假。所以在电影开场之前那几分钟的广告总是让我心驰神往,这也是我愿意早点儿去电影院的一大原因。

但是,植入似乎并没有起到这样的效果。

首先,这种阅读体验破坏我想看广告的欲望。

根据我的经验,在文章中植入的广告往往会放在文章的末尾。这看似是保护了阅读体验,直到最后一刻才告诉你这其实是一条广告,这种阅读体验太糟糕了。我这儿正琢磨着这篇文章的意义呢,一扭头您告诉我这是一篇广告。合着您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发条广告啊?

另外,这种文章虽然往往阅读量高得吓人,好像是达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广告的作用——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你的产品有什么特点。

这当然也是所谓的为了保护阅读体验,毕竟这是软广告,不是那种“只要998只要998”的硬广告,如果大肆介绍产品性能,那估计就有无数人直接关掉了。可是,这样的广泛传播的效果就是你说你有某个产品,最终也没告诉我这东西有什么用。也许我记住了一篇让我吃了苍蝇的文章,却记不起来它推荐的产品是什么!

在商业领域,“精准营销”这句话不知道被说了多少遍。通俗来说,精准营销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我需要买电脑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各种电脑广告”。如今有了所谓大数据的支撑,精准营销似乎是有了曙光,而如今这种在文章当中大肆植入广告的行为,简直就是广告行业的倒退,他们的思路还是“反正我有阅读量了,总会有人惦记广告推荐的产品吧”?

我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反正我不会再花时间看完文章以后又花时间去搜索那个产品,你已经浪费了我的时间,我绝不会再自己浪费时间了,就这么简单!

须叔:广告太硬 吃相难看     

事情从一个无聊的下午开始。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六神磊磊的公共号发的一条微信《唐诗……最美植物不过这四种》,感觉颇像标题党,但因朋友推荐看了看。结果所谓“最美植物”不仅不够客观没有概括性,最后还是为了引出一条打底广告,看了让人郁闷。于是和朋友达成共识:越来越不要脸的植入广告只会让公共号逐渐丧失公信力。

其实讨论这个话题挺无聊的。一来植入广告的逐利特性早就被公认;二来一周前我还在布客帮叹息微信公号要实现营利不容易,转头又对公号赢利表示不屑,似乎首鼠两端。其实现今商业社会,我们都习惯了与广告共存。一个媒体平台要生存,必需要广告金主的支持,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微信公号莫不如是。所以打广告没啥可说的,而六神磊磊最大的问题,不是于此,而在于广告太硬。尤其这篇《四种》在赞美唐诗如何优美地描述景物时,突然跳出来一个不太沾边的广告,非常突兀,把前面好不容易积攒起的气氛全都破坏了。另外,只要稍微看看那条微信就会发现,不过是把过去的《唐诗故事》中的内容用点今天话串述一下,哪有什么新颖想法,全是陈词滥调。只能说,真会抄书啊!只要推理想象一下,就知道这是一个由硬广策划死憋出来的软文,由宣传唐诗某植物逆向“生产”得到的不怎么靠谱的排位表……其实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已经设计出会作诗的软件了,就叫“机器诗人”,先就是把古人的诗进行电脑统计,然后排列组合,填坑作诗。这统计处理的工作比六神磊磊强多了,通过电脑检索分类归纳提炼得到的唐诗中“最美植物”,才是或然率最大最可信的结果。所以那条微信内容有多少公信力,就不言而喻了,只是觉得粉丝都好宽容啊!

早在博客时代,有商家找到韩寒求写软文、开价一字一万元,他就说过“我的肉体可以出卖,但文字不能出卖”之类的话,原文是“文字出台我接受不了”。现在当然早过了文字出台心理障碍阶段,不过六神磊磊在微信下面评论区回答网友问其如何看待韩寒这话时,回复道“我的肉体不可以出卖”。意思似乎是说,文字可以出卖。

的确,从X轿车、XX商学院到X景区,六神磊磊早已是公开卖文的“惯犯”了。个人对此持欢迎态度,毕竟他为其他码字人提供了卖文买楼的好榜样,可以吸引更多有水平的写作者投入更大热情创作好文章。只是,技术上学问上都好办,关键是,要写得更聪明些。有时候,吃相难看,已是一大恶疾。


相关:

京剧《伏生》展现“焚书坑儒”昨天(11月25日),新编历史京剧《伏生》导演王晓鹰、主演张建国等主创在国家京剧院举办见面会。剧中饰演“伏生”的张建国是著名奚派老生,他称排演这部戏挑战很大,伏生是一个文化含量很高的人物,为此花费了很长..

北京喜剧艺术节来袭 陈佩斯、姜昆忙登台 陪伴京城观众四年的北京喜剧艺术节今年又如期而至,将于12月3日—2016年1月6日在北京喜剧院、京演民族宫大剧院登场。今年的北京喜剧艺术节可谓大咖汇聚、好剧云集,不仅首次请到了海外喜剧院团,更邀请到了姜昆、..

上一篇: 陈佩斯、蔡正仁为何要“让戏”?
下一篇: 三代文青《蔡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