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专业建站公司 幸福职业为何这么少


更新日期:2018-05-25 17:57:51来源:网络点击:1691

近日发布的“2015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中,自由职业者成为“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榜首,其次是教师、政府官员、艺术工作者、普通公务员、导游、民营企业家、健身教练、演员、创业者。

毫无疑问,有闲、有钱、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人们羡慕自由职业者最重要的原因,但自由职业者真的都如此幸福吗?显然绝非如此,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忙碌,越来越没有闲暇,真正的自由职业也在逐渐变少,专业的作家、艺术家、自由撰稿人等职业渐渐消失,编辑记者变成朝九晚五的白领,互联网创业变成24小时网店,设计、营销等被公司化所主导,真正体面的自由职业还剩下多少?

自由前面应加“成功”        

自由职业者成为“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引起了人们对于自由职业的好奇和讨论,矛盾在于,自由职业本身并非是一个严格的职业分类,更多是对某些职业的一种形容,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就概念上来说,这个榜单中排名前十的职业,有的是相互包含的,比如艺术工作者、健身教练、创业者等,一般情况下都被认为是自由职业者。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一些东西需要先厘清”。

究竟什么是自由职业?哪些人群是自由职业者?李河说,“自由职业者,从定义上来说,是自己雇佣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所说的双创人员,即从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员肯定是自由职业者,此外,还有个体经营者,企业家、艺术家、作家、媒体的编辑记者、软件开发者、平面设计等等,这些都是自由职业者。”

那么,自由职业者为什么能被认为是“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李河说,“其实这个问题需要更细致的分析,首先,以定义而言,自由只是对职业的一种形容,而不能算作一个比较严格的分类,所以,公众对于自由职业的感觉,可能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如何描述自由职业。其次,自由职业的情况究竟如何,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比如说自由职业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究竟多少,比如说自由职业者的平均收入是多少?这些都很重要,没有这些数据,很难进行更深入的讨论,甚至这样的调查本身都有问题”。

即便以常识来判断,事实也不是那么乐观,李河说,“任何职业,有干得好的也会有干得不好的,自由职业也一样,有成功也会有不成功,比如说画家村,一般来说,一个画家村,通常只有少数几个画家能够脱颖而出,绝大多数能够保障基本的生活就不错了。再比如说个体经营者,干得下去就接着干,干不下去就得关张。所以,自由职业收入未必很高,同时也未必有更多的闲暇,比如农贸市场卖馒头的店主,他们可能早晨三四点就起床,一直干到深夜,休息时间都很少,更不用说闲暇时间了。所以,人们羡慕的,其实不是自由职业者,而是成功的自由职业者,人们看到他们从事体面的工作,收入不低,又有有大量的闲暇,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一步的,比例是极少的”。

自由即是幸福么        

如何才能算是自由,自由和幸福之间存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人们不再向往“稳定的工作”,而是向往“自由职业”呢?在网上的讨论中,“自由安排时间,不必朝九晚五”、“不受办公室政治困扰”、“不受企业规矩约束”等等成为崇尚自由职业普遍的原因。

向往自由是人类的本能,固定而无限重复的工作模式,沉重的工作压力让太多人不堪重负,自由职业被推崇并非无因,李河说,“时间,在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不是自由职业的必须条件,但却是幸福感的必须。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今天,成功的自由职业者,实际上是许多人的一个梦想。”

自由职业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李河说,“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普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特定的经济环境,高端的双创人群会变多,中国每年有5、6百万大学生毕业,但是就业率只有60%-70%,剩下的这部分人群,就是产生自由职业者的温床。从这个意义上,自由职业者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自我选择的,他们有一定的禀赋、能力,自己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第二类是在就业大潮中被挤出来的,进不去国企、私企、各种职业领域,只好成为自由职业者。一般来说,第一类未必都成功,但成功的大多是第一类。第二类想要成功会很艰难,想必也不会是大家所羡慕的”。

事实上,成功的自由职业者极少,但却是更多其他职业者以及未成功的自由职业者所羡慕的对象。李河说,“首先来说,公务员、国企员工这些传统的职业依旧是人们就业的首选,为此不惜付出种种努力,过关斩将,面对数以亿计的竞争、面对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也在所不惜。但是一旦进入之后,朝九晚五、各种职业责任、升值压力、普通的收入,都在不断地压榨着人的心灵,使人变成套中人,这时候他就会有新的梦想,而自由职业这么一个乌托邦式的职业形式,光鲜亮丽的外表、高收入、自由而闲适的生活就会格外吸引人。其次,对那些还没有成功的自由职业者来说,成功的自由职业者会成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梦想,他们只能梦想着成功,没有别的出路”。

时间都去哪儿了        

自由职业者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有关,但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社会生产模式的变化,使得自由职业者的空间越来越小,也就是说,自由职业者在变少,而不是变多。

这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却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李河说“在今天,各种生产资源越来越被体制化的组织所垄断,比如国家、企业,而留给个人的缝隙越来越少。算起来无非两种,第一种,大企业不愿意做的,不划算做的那一部分,第二,技术更新时代产生的某些特定的机会,使得有眼光的人可以占据先机,比如马云这样的。但这样现象有一个普遍特征,一个马云出来,后面跟着几个小马云一般的人,在后面是一大堆跟随者,但是后来者成功的几率极小,因为空间就那么大,有人占据了,后来人就没了”。

事实上,更普遍的现象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变得越来越忙碌,高昂的生活成本,沉重的工作压力,激烈的人才竞争等,都在不断地催促人们更快一点,更忙一点,而不是让人更闲一点儿。李河说,“按理来说,现代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日渐强大,物质产品的更加丰富,人们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工作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人们会越来越空闲,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悖论在于,就业并非如此,进入市场以后,资本的逻辑会推着他不断地向前,更加忙碌”。

正如一位作家的书所言,资本消灭睡眠。发达的生产力并没有让人们生活得更加从容,而是更加紧迫。李河说,“资本的逻辑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它不是达到一定程度就足够了,而是永不满足,永远在索取,这要求人们不断地把工作时间最大化。因为资本要求扩张,别人在进步,自己不进,必然会退,甚至被淘汰。这样的焦虑让人必须越来越忙碌,不可能自由,不可能自主的时间更多,只会更少。”

这正是现代性的代价之一,李河说,“人们批判现代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资本的逻辑对人的控制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此,想要自由,想要时间,必须对资本的逻辑加以制约”。

真正的自由是对待时间的态度        

摆脱繁重而无止境的工作,自由支配生命、支配时间,从来都是人类幻想的目标,科幻作品里,机器人代替了体力劳动和重复性的劳动,人们从事着各自最感兴趣的工作,绘画、音乐、写作、雕塑、研究等,而这些,其实都可以看做是自由职业。

这样的幻想是否真的要等到技术的高度发达,等到摆脱了常规的劳动才有可能?李河说,“首先,从理论上来说,越是发达的社会,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比如经济衰退,自由职业者的比重就会越高。其次,文化的传统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美国这样的国家,有崇尚自由的传统,他们的自由职业者比例,根据数据显示,超过30%,而东方国家,特别是有儒家思想传统的,对家族、企业等共同体有忠诚感的,让他们离开共同体从事自由职业就有些难,比如日本,数据显示只有6%。”

事实上,自由职业者是否会成为更好的选择,和社会发展的水准也有重要的关系,李河说,“自由职业者比例要增长的话,和社会的信用体系,保障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信用体系,一个人从事创意职业,受雇于各个公司,和不同的生意伙伴合作,他们凭什么获得别人的信任,这就需要一个好的、可查询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就很麻烦。再如社保体系,假如在美国这样社保健全的社会中,一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后顾之忧很少。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保尚不完善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自愿选择自由职业,那么他的家庭、他的亲人朋友可能会有焦虑感,觉得没保障”。

在李河看来,真正的自由,并不仅仅是时间,而是对待时间的态度。他说,“真的自由,和参加游戏的态度有关,如果说自由只是完全自己支配时间,那么在资本的逻辑下几乎不可能实现。想要这样的自由,必然要引入别的逻辑,比如赚一大笔钱后不再工作、甚至出家之类,但这不是自由职业,而是没了职业,这个结局不是在职业中游刃有余,而是被挤出去了。所以有,在今天,最重要的是,时间不是简单的空闲,而是热情和兴趣,如果一个人投入热情,获得回报,也会有幸福感。有人喜欢纯粹的闲暇,但也有人闲不住,愿意把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享受成果。这样的以忙为闲,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李河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

小改款保时捷911谍照曝光 造型小幅改变凤凰汽车讯 近日,国外媒体率先曝光了2015款911车型的测试谍照。据悉,小改款版保时捷911车型将拥有Carrera 4 GTS版本。 小改款保时捷911谍照 小改款保时捷911谍照 当前款911车型于2011年9月发布。在上市销售两..

大众途锐X美国售价公布 约34.23万起售凤凰汽车讯 据海外媒体报道,大众公司于近日公布了途锐X车型在美国的官方售价,起售价为56170美元,该车将在美国限量销售1000台。大众途锐X车型是为庆祝途锐推出10周年而特别设计的,新车基于途锐TDI柴油版车型进行打..

上一篇: 女冒险家罗宾·戴维森自传《轨迹》将出中文版
下一篇: 《鬼吹灯》拍出多版 陈坤自信最具颜值胡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