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走下神坛的特工 野心很大剧情装潢设计 很闷


更新日期:2018-05-25 17:46:35来源:网络点击:1566

走下神坛的特工

从肖恩·康纳利诠释的英伦绅士,再到商业大片时代皮尔斯·布鲁斯南演绎的风流情种,007的故事背景和假想敌一直在变换,不变的是007的传统:自带光环的主角优雅地化解一个个危机,和不同的美女谈情说爱。从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007开始,影片转向探究人物前史和内心世界,007也成为了冷峻硬汉。

007走下神坛,从“间谍”成为了“特工”。邦德虽然依旧自带光环,但是不再是头发不乱就能搞定敌人,高科技设备也不那么出人意料。尤其是最近这两部,只剩下可以识别指纹的手枪和炸弹手表。

萨姆·门德斯虽然在这部电影中表现不佳,但依然能看出名导水准,电影在场面和光影表现上确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开场的长镜头和直升机打斗,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几乎也成为了全剧唯一精彩的部分。此后,整体情节落入了特工片的传统套路中。

不过时到今日,间谍(特工)片也确实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上一次革命性的创新还要追溯到《谍影重重》系列,成为写实派经典。在主题被限定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好评的间谍片,大多另辟蹊径,比如今年的《王牌特工》。

其实,从上一部《大破天幕杀机》开始,萨姆·门德斯未尝不是做了新探索,把自己擅长的文艺范糅合进了老牌间谍电影。他让詹姆斯·邦德走下神坛,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甚至有点糙的人,在间谍片的外衣下进行了严肃的人性探讨,这也是上一部《大破天幕杀机》获得好评的关键原因。

从上一部开始,萨姆·门德斯就打得一手怀旧好牌,《幽灵党》更是如此,不过创新力量也就随之被磨灭了。为了延续怀旧风格,牺牲的是对人性深层次的触碰。这部《幽灵党》依然让007在神坛之下,却又不那么彻底。剧情弱、反派弱,一切看起来都浮于表象,詹姆斯·邦德又成为了那个自带光环的王牌间谍,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 (毛珺琳)

野心很大剧情很闷

《幽灵党》最大的野心就是想以回顾和串联的方式把克雷格的四部作品从007的整体系列中分离出来,在单集为故事的体系中形成一组情节连续的故事系列。而这一点,应该也是007“考据癖”的死忠粉们最津津乐道的特点了。但是对普通观众来讲,这样的设计实在是过于复杂、过于松散,进而导致过于沉闷了。

好不容易才搞明白开场中007杀的是什么人,情节就突转成“打入幽灵党内部”;还没弄明白幽灵党的秘密集会到底是个什么鬼,就立刻变成一个莫名其妙的老头讲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前史之后莫名其妙地自杀;电影进行了快一半,正式的邦女郎才刚刚出场,正期待邦德带着邦女郎跟反派大战三百回合呢,结果反派直接输给了自己的智商……

说到反派,在本片中弗兰兹·奥博豪斯的一切邪恶动机不是出自对权力的欲望,而是出于复仇,出于童年阴影和“恋父情结”。你在我儿时夺走了我的父爱,所以我要先杀了自己的父亲再用毕生的精力折磨你——这到底是什么逻辑?

以往的邦德电影,最精彩的华章就是“巧科技”的使用,一个领结、一把枪、一个烟头甚至一个打火机都充满了Q博士的智慧和典型的英式幽默。这次倒好,唯一称得上有此功能的就是那块号称报时很响的表,导演也确实对它物尽其用——就在反派张牙舞爪地展现自己的实力和神秘基地时,一块表就把一片沙漠武器基地直接炸上了天!试想,如果Q博士费费心,批量生产一下这种表,估计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恐怖分子,也就再也不需要詹姆斯·邦德出生入死了。

既没有一个欲求清晰的主角,也没有一个能力强悍的反派,更没有一个具有强大推动力的故事主线,就算拥有再多致敬、再多典故、再多“内行人的笑话”,一部电影也会显得沉闷。 (芝麻)


相关:

东野圭吾:“山寨理科男”的逆袭 “难以想象东野圭吾经历如此平凡的岁月,他接受了如此放任的教育,长大之后竟能写出如此精彩的小说。这件事情本身就像推理小说一样扣人心弦”。一位日本读者读完《我的晃荡的青春》后如此感叹。 东野圭吾是近年来..

《火星救援》:火星老掉牙了,有什么好看?《火星救援》 (美)安迪·威尔 著 译林出版社 火星,一个老掉牙的话题。 在很多年之前的网络舆论场上,火星的意思就是“消息闭塞、对新事物不知晓”。如果你对一个人说“你火星了”,翻译成现在还勉强算流行的网..

上一篇: 周雨歌:小歌星成计算机工程硕士 日本获奖
下一篇: “川琴遗韵”古琴音乐会奏响蜀派经典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