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北京民族乐团民乐市场中顽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强生长


更新日期:2018-09-14 10:12:16来源:网络点击:145612

本周一(9月10日)晚的中山公园音乐堂,大型民族音画《燕京八景》北京民族乐团成立三周年音乐会上演。台上是一支近80人的大编制民族管弦乐队,台下,北京民族乐团团长李长军心里在想:三年前我们只有二十几人,现在这乐团里有四十多人是我们自己的团员,其他都是从外团“借”来的演奏员。“明年我们争取把乐队的编制配齐。”他暗下决心。 

这场演出是北京民族乐团成立三周年的音乐会,著名音乐家关迺忠创作的大型民族音画《燕京八景》首演。关迺忠是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老北京人,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创作了《燕京八景》,内含“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等八个乐章,表现了北京一年四季的景色。

在演出界,遇到编制大型演出上演,团里人员一时难以凑齐而向其他艺术院团借人,这种情况较常见。但对于成立刚满三年的北京民族乐团来说,“借人”的经历更像是“辛酸史”。三年前,隶属于北京演艺集团的北京民族乐团成立,是全国首家企业化运作的独立法人民族乐团,自负盈亏,当时团里只有25人。“想办大型音乐会,这点儿人根本不够。”李长军说。

借人必然会提高成本。外借人员多,排练费也会增多,一天的费用过万元。“再加上一场八万元左右的场租,核算一下,如果票房不能覆盖这些费用,一些团干脆就不演了。”李长军说,“但我们是北京的民族乐团,还要弘扬传统文化,不能说不演就不演。”    

三年来,北京民族乐团白手起家,委约作品、创排音乐会,先后推出《北方情思》《五行》《疯狂动物城》互动体验音乐会等多部作品,把传统民乐演出与新鲜的表演方式结合,吸引更多年轻的民乐爱好者,同时也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北京艺术基金以及北京市财政相关政策的扶持。令他们高兴的是,经过短短三年的努力,北京民族乐团的经营能力在北京演艺集团旗下院团的排名已经名列前茅。

北京民族乐团成立伊始只有25人,第二年达到四十几人,到了今年,算上行政人员已有56人。“三年我们多了31个人,还聘请了青年指挥张鸣做驻团指挥,这之前都不敢想,乐队人都不齐,指挥来了给谁排练?”在李长军的计划中,乐团明年可以把基本的编制配齐,但他依旧把艺术水准放在第一位。


相关:

见或不见残冬。已随寒气。退走。春的气息。慢慢的渗透了。这个多情的季节。心随着昨日的阴霾。踏出了春天的味道。好一个春光无限的世界。不会因为一点点的不舍。而慈悲。那些错爱的梦。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年代。守望的只剩..

仰望。那片天不知从何时。习惯性的条件反射。让我们变得很有规律。只知道每天第一缕曙光升起的时候。就会伸个懒腰。悄悄地爬出被窝。索性的看着时间。马马虎虎的刷牙。洗脸。如果有什么特殊的安排。就会偷偷的照照镜子。抹一层..

上一篇: 亲友故知追忆盛中国 琴声中送别小提琴大师
下一篇: 傅莹新作《我的对面是你——新闻发布会背后的故事》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