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资兴新闻网 吕胜中个展开幕 新旧作集聚“上世纪”


更新日期:2018-05-25 17:21:24来源:网络点击:1277

近日,今日美术馆年终大展“上世纪-吕胜中个展”开幕,展览共展出吕胜中作品11件,展品遍布1号馆的二、三、四层展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距离吕胜中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首次公开亮相的《吕胜中剪纸艺术展》已过去了近30年,与2005年最近一次在纽约举办的个展《推陈出新》也已整整过去了10年。而本次“上世纪-吕胜中个展”将再一次全面呈现其艺术实践性作品与学术性艺术思考。 

提及本次展览的主题,吕胜中表示:“对中国来说,上世纪是社会性质转型的启动,是所谓新文化的发源地,是‘现代化’的开始。我们在百余年来试图解决的问题,都是上世纪的问题,这期间历经坎坷,代价巨大,所要的却并非今天的结果。可以说,实际意义上的新世纪还没开始。”鉴于此,艺术家希望借由本次展览与社会与公众互动的关键词和核心问题意识就已经被强调出来,它们是“中国”,“现代性与现代化”,建立在生命文化视野中的“民间与传统”,通过回溯特定的历史而展开“重新言说的现在与未来叙事”。

展出的11件作品中,包含了吕胜中早期的代表作和首次公开亮相的新作品。其中,吕胜中1988年代的作品《彳亍》是旧作新做,重新展现作者通过确立大型剪纸装置这一现代媒介形式语言以传达自我对民间文化亲身体验的反思与转译。新作方面,创作于2015年的巨幅油画作品《大公鸡》是根据一位早已被世人遗忘的年画家杨馥如先生的旧作开展的当代“新说”。这幅年画中的大公鸡形象是艺术家童年记忆里的重要文化符号。画中大公鸡形象虽然雄风仍在,但却已失去了原画中引颈高歌的生存图景。按照艺术家的自述,大公鸡的形象一直是他内心一个悲伤的剪影,是他对乡土田园的无尽怀念,是他面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怅然。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月1日。


相关:

李敖小说《北京法源寺》改编话剧由田沁鑫编导、国家话剧院演出的话剧《北京法源寺》,改编自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同名长篇小说,12月5日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昨日剧组首次邀请媒体探班。 记者了解到,话剧《北京法源寺》的创作,缘起于田沁鑫与李敖..

名人故居二维码“就是做做样子” 近日,北京首次历史园林遗址普查工作结束。调查人员透露,全市范围内,历史文献、典籍曾有记载的园林共计1094处,目前园林风貌尚存的有423处。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园林中,被占用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已经被改为餐馆..

上一篇: 百余件新作亮相 中国写实画派赴十一年展之约
下一篇: 叫兽拍《万万没想到》压力大 韩寒送"鸡汤"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