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纯色背景图片


更新日期:2018-08-31 15:01:10来源:网络点击:110981

上网冲浪,欣闻一位商界成功人士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开放自己的私人书房,他20余年坚持每天阅读6万字。忽然想起一位读书人曾自称一天读一本书,一年读了400多本……

通常情况下,读书不像写文章那样可以有字数统计。一个人一天、一年或20年读了多少字,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回答得上来,因为很少有人较真到一边读书一边统计读了多少字的地步。坦率地说,读书真的是不太好统计字数的,特别是在当下读图时代,随便翻翻的书用北京时兴的话说“简直了”,真要弄清每天读了多少字、一年读了多少本书,不要说这样的读书有多乏味,就是光统计字数都忙不过来。

其实,我理解这里只是想表明读书速度之快而已。毫无疑问,日读6万字,而且是坚持了数十年,确属读书达人。读书多,好读书,嗜书如命,当然令人敬佩,但一定要一天一本书,未必就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毕竟不是赛跑,越快越好,巴不得打破世界纪录。读书的功夫并不在速度。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他认为有些人读书之所以收效甚微,就在于“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朱熹的读书之法,印证了一个道理:求快是读书的一个大毛病,读书的功夫是在连绵不断的慢阅读里,而不是在速度中。

有些人书读得快,或许是得益于对文字的敏感,因而读起书来飞快。不过,细查恐怕也有可质疑的地方。比如首先请问阁下到底怎么个读法,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一目十行,随便翻翻前言后记,囫囵吞了一个大枣,还是认真阅读、仔细咀嚼、反复揣摩,这很关键。倘若泛泛而读,一天6万字,一周几本书委实不难做到。其次须看读的都是哪一类的书。比方说,如果读的是既无知识又无思想内涵的劣书,只需一扫而过,不要说是日读一本,就是一大摞亦可以三下五除二搞定。但是假如是篇幅浩繁、内容深奥的书籍,也读得那么快,我想一定是读得太潦草肤浅了罢。而且有些书,哪能是一天一周就可以享受完的呢?

读书还是要慢慢来的好,这个慢不是没有紧迫感,而是要慢慢消化书的内容。对于一些有高度、有深度、有品位、有张力的好书,只能慢慢地玩味,而且在读的过程中,多做笔记甚至有必要写写书评,如此深度阅读,想快都快不起来。总而言之,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读书要讲求进度适当,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相关:

上一篇: 爱丁堡公爵杯高尔夫邀请赛中国区选拔赛完美收杆
下一篇: 《燃烧的梦想》唱响青春的梦想 传递网络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