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央行工作论文:货币政策不能包打天钟祺 下


更新日期:2017-03-21 01:50:48来源:网络点击:702419
摘要 该论文提出,针对近期短期宏观调控政策用力过猛,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执行力度不到位等问题,提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正是认识到货币政策有其边界,不能包打天下,不能代替结构性改革,货币政策有效实施需要其他政策配合,尤其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础。

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采用多目标制度,但并不意味着能够包打天下。并不能仅仅依靠货币政策的宽松、“放水”来维持经济的高增长,经济的提质增效需要改革来推进。

  银行依然实施多目标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就是典型代表。中国兼具一个大的转轨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特征,这也决定了中国央行要采取多目标的货币政策。

  上述论文指出,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既要以控制通胀为主,还要兼顾转型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

  李超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被赋予的目标比较多,包括物价、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和金融稳定等。去年6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举办的中央银行政策研讨时,还提到了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金融市场这两个转轨时期的特殊目标。

  论文指出,货币政策各个目标的重要性并不相同,在不同时期也会有所侧重。但货币政策的多目标难免重叠并相互干扰,这与复杂货币政策规则一样,容易引发相机抉择倾向。

  李超表示,当工具不足以完全应对那么多目标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抉择。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到底哪个时间段更适合以哪个目标为主,这是首先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而言,李超表示,表现最突出、需要重视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金融稳定,即防风险、抑泡沫;另一个是国际收支。目前货币政策面临资本流出与货币贬值之间连续的、负向的影响,打破两者相互负向的逻辑或预期还并不太容易。另外,美联储加息、美国经济向好等,都可能会导致资本流出压力加大,所以货币政策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上述论文指出,作为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中国央行应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效果,这在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由于准备金调整可能形成资产负债表效应且信号意义较强,考虑到流动性条件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更多地借助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性流动性管理工具,在满足市场不同期限流动性需求的同时,通过适度“精准滴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

  文中表示,未来应进一步深入探索、丰富适应中国以通胀为主要政策目标、兼顾其他目标的货币政策理论,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目标框架。

   (原标题:央行工作论文:货币政策不能包打天下)

(责任编辑:DF309)


相关:

203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报业绩预告 八成预喜   据统计,截至20日午间,沪深两市共有203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报业绩预告,其中164家公司预喜,占已预披露公司数的80.8%。  据新华社3月20日消息,一季报业绩预..

苏奥传感拟10转20派3 多家公司发布年报

上一篇: 傅克友:潘功胜之警告与苗圩之焦虑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下一篇: 优步二把手本周日辞职 公司近期纷乱不堪投资者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