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上调竹马翻译官 MLF和逆回购利率 货币政策在收紧?


更新日期:2017-03-18 00:56:52来源:网络点击:701163
摘要 美联储如期在周四宣布加息后,中国央行上调MLF和逆回购利率10基点,此举是否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收紧?

  美联储如期在周四宣布加息后,中国央行上调MLF和逆回购利率10基点,此举是否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收紧?

  利率10基点,其中,2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由2.35%上调为2.45%,20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由2.5%上调为2.6%,400亿元的28天期的逆回购中标利率由2.65%上调为2.75%。同时,央行对17家金融机构进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3030亿元,上调MLF操作利率10个基点,六个月和一年期利率分别升至3.05%和3.20%。央行的举措也引发市场关注与热议。货币市场加息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开始收紧?对资本市场影响几何?

  此次上调中标利率仅仅属于货币市场的加息,与存贷款利率的上调(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加息)是存在区别的。央行上调存货款利率,往往是一种主动的调控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的范畴。而货币市场中标利率的上调,背后往往更凸显出市场化的一面。其实,中标利率的上调,也并非什么新闻。如央行1996年以来每一期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就经常在变。

  另一方面,央行上调中标利率的时点也颇为“微妙”。美联储在北京时间16日凌晨宣布,将指标隔夜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75-1.00%的区间。这是美联储自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三次加息,也是三个月内第二次加息。今年美联储还会加息几次或不再加息,目前都还是未知数。而央行上调中标利率,背后却也不无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因素在内。如果美联储没有加息的话,中标利率即使是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或许也不会上调。

  针对央行此次货币市场的加息举措,某财经网站发起了“央行上调MLF和逆回购利率”的投资者调查活动。其中,有65.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货币政策收紧信号,有57.5%的被调查者认为央行今年会加息(上调存贷款利率),而认为利空A股的投资者则占比47.8%,利多A股与没影响的分别占比24.9%、27.3%。数据的背后,其实也表现出投资者的某种担忧。

  尽管央行声称中标利率上行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但背后无疑也存在防范金融风险以及去杠杆的目的。毕竟,在2015-2016年间,由于货币市场利率较低,导致资本市场杠杆过高,货币市场加息有助于去杠杆。像资本市场上的杠杆收购,杠杆增持等,在加剧了相关个股股价波动的同时,客观上也放大了整个市场的风险。而在去杠杆的情形下,将有利于市场的平稳运行,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更能防止股市“野蛮人”与资本大鳄鱼肉投资者,并从市场中大肆窃取巨额利益。

  尽管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央行货币市场加息的举措利空A股,但实际上或并非如此。如周四在消息出台后,沪深股市均高开高走,上证指数甚至创出今年以来的新高点,根本没有看到利空的“影子”。因此,货币市场加息,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至少是中性的。目前的股市,正按照其运行规律在走。无论是美国加息,还是央行上调中标利率,股市都表现出“视而不见”的特性即是最好的证明。

  人民币汇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却不断地在发生着贬值的情形。对此,周小川行长这样解释的,他说,正常的汇率波动是一个常态,也是一个正常的情况。因此,他自然不妨理直气壮地在两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坦然引用这个网络热词说道:“‘人无贬基’,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

  无可否认,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仅与特朗普当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有关,跟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在某些方面的过于冒进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说前者主要表现为资金缺乏自信所造成外流,那么,后者则不免容易出现较多的失误。这不仅充分说明,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资本项目有管理加强的必要,同时也说明了,应对外部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与其说是随机应变,不如说是以不变应万变。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关键的关键就在于稳得住自己。对内而言,央行此次货币政策的调整具有较为明显的“靶向治疗”意味,一方面是为了控制近期再度出现升温趋势的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续保持适度的去杠杆力度,保证机构不会出现流动性缺口。考虑到防风险、抑泡沫的因素,国内货币政策即使短期内或难言宽松,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对外而言,对于所谓的“特朗普冲击波”,也有必要一分为二。一方面,对于特朗普给美国内外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其对中国贸易政策的潜在变化,有可能是会有较为严重的杀伤力的,对此,决不能过于大大咧咧地当它是纸老虎;另一方面,当然也不能不看到,他对一些问题的政策主张,毕竟还不容易摆脱来自各方不同利益势力包括美国法律制度方面的掣肘,不确定性也有可能成为其与生俱来的致命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次美国加息的似鹰似鸽或非鹰非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一厢情愿地将美联储加息的有所节制当成什么利好,未免有失轻浮。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三去一降一补”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比较稳定、更加健康,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有关政策也不会出现太大变化,但无论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还是经济发展的“稳中有进”,尽管不妨更多地视为对稳得住自己的有信心,也都绕不过这样那样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来自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在这方面,任何的掉以轻心,不免将事与愿违。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银行存贷款利率,另一条是新的央行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政策利率来影响存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两次上调OMO、MLF和SLF利率来实现稳汇率、去杠杆等货币政策目标,标志其已成为新型货币政策框架下的重要政策工具。

  此次央行上调政策利率的目的在于对外稳汇率,对内去杠杆、防风险。当前美国经济走强、就业和物价数据向好,美联储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倾向加强,推动联储加息进程加快,必然会给中国造成外溢效应,增大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目前,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已降至77bp附近,接近2012年以来的历史低点。为了防范资本外流、稳汇率,叠加国内金融去杠杆、防风险任务,采取调节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方式间接引导利率上行是当前的最优选择。

  上调政策利率对经济影响有限,维持中国经济L型下周期复苏判断。上调政策利率将会直接抬升短期资金价格,进而对长端债券收益率带来压力。但由于中国利率市场存在的分割,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灵活性欠佳,债券价格的变动难以直接传导到信贷市场,其对于存贷款利率的直接影响有限。从非金融部门融资情况来看,以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仍然是主要渠道(2016年占比69.9%),债券融资占比相对较低(16.85%)。因此政策利率调整对于实体部门融资需求的影响较小,维持中国经济L型下周期复苏判断。但是仍需警惕房贷利率等广谱利率上行对经济带来的结构性影响。

  维持经济L型下周期复苏、战略看多A股结构性牛市:新周期+低估值真成长+改革判断。此轮经济复苏持续的时间和力度超预期,美国经济周期从复苏走向过热,中国经济周期正从过去长达6年的衰退走向经济L型下的周期复苏。供给出清企业业绩持续改善“新5%比旧8%好”,剩者为王、赢者通吃的时代来临。中国在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结构性加息,存贷款利率不会上调,但公开市场利率和再贷款利率会结构性上行,流动性环境边际收紧。紧货币宽信用仍然利空债券,但债市最困难的时段已经过去。

(原标题:上调MLF和逆回购利率 货币政策在收紧?)

(责任编辑:DF309)


相关:

你是哪种类型的伴侣?华夏经纬网 2017-03-17 08:16:13克里斯朵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法..

啥星座男在情场是两面派华夏经纬网 2017-03-17 08:13:36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坏人不怕,恶人不惧,对..

上一篇: 联储从鹰派地不加息到鸽派地加息
下一篇: 今年经济突破6.5%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