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啥土壤才能长出“中国的乔airodump 布斯”


更新日期:2017-03-10 06:59:45来源:网络点击:696438
摘要 【啥土壤才能长出“中国的乔布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首发此问是在2005年,据传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四年后钱老病逝,随后11位教授联名公开上书教育部部长及全国教育界: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此后,2010年至2014年间,每次的全国两会都要重提此问,今年两会前夕,中青网一篇《“钱学森之问”不能永远在路上》的评论,又使其重回热点榜。

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一样。可是,“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为什么中国目前还没有培养出乔布斯式的企业家?”这些问题被媒体统称为“潘刚之问”。他还在《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署名文章《企业家需要执着于品质和创新》。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到,中国不缺少勤劳刻苦的优秀企业家,30年来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力量也正是这个群体。但为什么难以产生乔布斯这样能够推动产业变革的企业家呢?

  对此,笔者表示深度认同。想我等泱泱大国卧虎藏龙,不会没有“乔布斯”这样的“种子选手”。可是有了“种子”,就能自然而然发芽破土、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吗?

  如果不是跟国际化接轨的“沃土”,而是特色的“厚黑土”,“江南为橘江北为枳”的剧情怕是很难逃得掉。如果是死海呢?或盐碱地、沼泽地,别说水土不服,恐怕再好的种子都发不了芽、破不了土。

  发起此问的潘刚大概也考虑过类似问题。他觉得,要想培育“中国的乔布斯”,这片沃土得是企业土壤、政府土壤、社会文化土壤的优等集成品。他的建议也很中肯:首先要有扶持青年企业家创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国家应出台财税激励、保护知识产权等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也要积极营造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等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

  “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样的观点,在华为掌门人任正非那里也见到过。人家就敢放话:公司要具有理想,就要具有“在局部范围内抛弃利益计算”的精神,固守成规是最容易的选择,但也会失去大的机会!

  万一遇见“中国的乔布斯”这样的好苗子,先大喊一声:你给我站住!然后请他/她耐心再等一等,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原标题:啥土壤才能长出“中国的乔布斯”)

(责任编辑:DF319)


相关:

全国人大代表闫希军:建立中药国际化补偿制度摘要 【全国人大代表闫希军:建立中药国际化补偿制度】从第三方检测体系、药品数据保护到新药创新鼓励政策,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表示,应该采取..

风电:怎样才能“扶摇直上九万里”摘要 【风电:怎样才能“扶摇直上九万里”】当前,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积极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寻求..

上一篇: 如果特朗普和希拉里_性别互换,_谁会赢得大选
下一篇: 国企改革落地见效还需抠细节 配套政策要跟上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