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制造rownum 业强国关键在人才


更新日期:2017-02-20 07:07:34来源:网络点击:687352
摘要 近日,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体系全部发布并全面转入实施阶段,开启制造业强国之路。《指南》强调要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近日,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体系全部发布并全面转入实施阶段,开启制造业强国之路。《指南》强调要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目前来看,中国的制造业强国之路面临问题不少,诸如直观上的创新、制度环境、法制建设等,以及深层次的资金“脱实入虚”现象,而最为关键的则是人才问题。当前,全球正进行新一轮产业变革,各国纷纷将发展制造业作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把人才作为实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且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经验来看,人才乃制造业兴衰的重中之重。

  以美国为例,之所以能成为制造业强国,其人才战略功不可没。诸如借助福特基金会吸引各国优秀人才,进入大专院校和各类机构搞科研;利用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之类的机构,吸引全球数十万科学家为其工作;利用微电子技术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即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

  传统制造业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的德国,透视其工业化“弯道超车”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结构合理,即从顶端出思想的科学家到底端操作层面的技术工人,呈完整的正金字塔结构。而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寡民”,则同时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上用力。

  反观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上世纪90年代两地均位列“亚洲四小龙”,近些年经济增速有所停滞,与韩国等差距渐大,制造业尤甚。很大程度上在于,两地制造业人才培养失策,其中香港金融、地产膨胀,台湾服务业独大,年轻人对金融业趋之若鹜,甚至宁愿去服务业也不做技术工人,导致制造业停滞不前甚至衰落。

  从中国技术人才的现状看,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浮躁这一副产品随之而来,令人力涌入贸易、金融等流通领域,制造业的吸引力有所下滑。特别是传统制造业领域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转型、解体,制造业人才问题日益显著。

  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制造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结构不甚合理,领军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制造业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制造业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因此,《指南》为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制造业人才问题,着重提到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7项核心任务。

  与此同时,对于制造业以及从业者遇到的现实问题,也不应忽视。众所周知,当前中国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尤其技术、技能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这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影响不小。因此,诸如进一步提高企业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应在制度设计和实践者得以体现。

  总之,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升级为制造业强国之路开弓没有回头箭,欲完成如此宏伟的使命,人才无疑是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DF155)


相关:

三星“太子”狱中生活曝光:住6平米单间 没有小灶原标题:三星“太子”狱中生活曝光 被关押一晚后,韩国三星电子副会长、三星集团实际掌权人李在镕18日下午被带往负责调查“亲信干政”事件的特别检察组办公室接受问讯。抵达后,他径直走进特检组办公地,没有回答..

朴槿惠请求推迟弹劾案最后一次庭审日程原标题:朴槿惠请求宪法法院推迟弹劾案最后一次庭审日程中新网2月19日电 据韩媒报道,韩国宪法法院相关人士19日透露,总统朴槿惠18日正式请求宪法法院将原定于本月24日的总统弹劾案最后一次庭审延至3月2日或3日。..

上一篇: 意大利出手救助银行业 200亿仅能解燃眉之急
下一篇: 定增收紧壳股承压 两万亿再融资临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