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社会工程学 中国养老金的忧与解


更新日期:2016-08-04 07:38:40来源:网络点击:605593
强大的养老金管理体系既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也是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压舱石。目前我国养老金体系面临两大困境和难题:一是养老金储备比较薄弱,二是养老金生态比较脆弱。

  ■强大的养老金管理体系既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也是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压舱石。目前我国养老金体系面临两大困境和难题:一是养老金储备比较薄弱,二是养老金生态比较脆弱。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首要任务应是进行制度整合,一方面是公共养老金与私人养老金之间的制度整合,另一方面则是补充养老保障之间的制度整合。前一个问题就是要适度调低公共养老金给付替代率,相应的,就要大幅提高私人养老金给付替代率。后一个问题就是要“三金合一”(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简化补充养老保障制度,做大做强私人养老金。此外,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是优化养老金生态的重要一环。只有稳健、规范、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才能为庞大的养老金储备提供保值增值、安全托管的重要通道。

GDP比重,二是养老金缺口(潜在缺口或动态缺口)的测算。

  目前,我国养老金储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掌管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它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储备;二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掌管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三是由雇主发起设立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如果说,第一、二部分基金的总结余便是公共养老金储备,它属于第一支柱,那么,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积累总资产则是私人养老金储备,它属于第二支柱。从统计可行性来讲,我们一般所说的“养老金储备”通常是指第一、二支柱的总和,它们是制度化、规范化的养老金储备形式,易于统计与比较。

  截至2015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结余1.9万亿元,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3.99万亿元,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总结余0.95万亿元。相比之下,公共养老金总储备接近6万亿元,而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总储备却不足1万亿元。将两者相加,我国养老金总储备不足7万亿元。与欧美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养老金储备水平偏低。

  以美国为例,截至2015年底,美国社会养老保险(OASDI)基金总结余为2.81万亿美元,全美私人养老金(相当于我国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总资产为24万亿美元。相比之下,近年来美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储备一直维持在2万多亿美元,并无太大规模增长,但美国私人养老金储备早已超过美国当年GDP,并且仍在快速增长之中。由此可见,美国养老金储备主要依赖的是第二支柱,而我国养老金储备则主要依赖的是第一支柱。

  根据加权平均方法计算,截至2014年底,OECD成员国私人养老金储备占GDP平均比重为84.4%。其中,养老金储备比重较高的国家,除美国外,还包括荷兰(159.3%)、冰岛(146.8%)、瑞士(120.3%)、澳大利亚(110.0%)、英国(96.0%)、加拿大(76.3%)等。即便在OECD的三个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私人养老金储备水平也远高于我国,比如智利为68.3%、墨西哥为15.7%、土耳其为5.5%,而我国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占GDP比重仅为1.4%。

  一般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基本定位是广覆盖、保基本,它主要体现的是社会公平与底线保障原则,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现收现付制,还是我国现行的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其社会统筹账户的平衡都是由国家财政兜底埋单的,公共养老金储备只要满足近年养老金支付需要、并拥有一定规模结余就可以了。因此,公共养老金储备达到一定规模积累后,并不需要太快的增长。相反,私人养老金是对公共养老金的重要补充,它是养老保障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可以分担国家财政的养老支付负担,另一方面也是雇主对雇员养老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说,公共养老金储备强调的是公平、均贫富,那么,私人养老金储备强调的则是效率、激励作用。因此,私人养老金储备水平应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事实上,我国两个支柱的养老金体系构建的历史不长,但公共养老金储备的历史欠账和动态缺口比较大。目前我国公共养老金储备至少存在两次转制成本或历史欠账:第一次是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创建,凡是在该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人,均称为“中人”,对中人以前没有缴费的工龄均视作“缴费年限”,这批中人究竟有多少,一种说法是6000万人,另一种说法是8000万人。

  第二次是2015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单位和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凡是在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此后退休的人,均称为“中人”,同样,对中人以前没有缴费的工龄视作“缴费年限”,这批中人约为4000万左右。

  上述两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带来的转制成本或历史欠账,也就是“中人”视同缴费的年限,超过一亿“中人”应计缴费是多少,最终由谁来埋单?当然,从理论上讲,应由国家财政统一埋单,但在现实操作中,我们直接动用了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抵补社会统筹账户的支付缺口,这正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制成本导致的历史欠账以及做实个人账户的未来欠账,一起构成了公共养老金储备的潜在缺口或动态缺口。

  由此可见,我国养老金储备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私人养老金储备规模太小,二是公共养老金储备历史欠账及潜在缺口较大。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人们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而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就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工程。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首要任务应是进行制度整合。一方面是公共养老金与私人养老金之间的制度整合,另一方面则是补充养老保障之间的制度整合。

  前一个问题就是要适度调低公共养老金给付替代率,相应的,就要大幅提高私人养老金给付替代率。目前国务院正在全国范围内下调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比率,从长远来看,这是降低公共养老金给付替代率的一个制度准备。

  现在降低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将来也应相应降低其替代率。比如,我们可以逐步将雇主缴费调低至12%,雇员缴费仍维持8%,双边缴费合计为20%,这与现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总负担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为雇主创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留下制度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将社保的名义高费率降下来,让它更接地气,并将覆盖面和参保率真正做实到位。

  后一个问题就是要“三金合一”,简化补充养老保障制度,做大做强私人养老金。目前我国有三个补充养老保障制度并行,这就是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其中,住房公积金具有住房保障及养老保障的双重功能,而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是同一个东西(补充养老)的两个名称、两个制度。因此,为了减轻雇主负担、简化福利制度、提升私人养老金储备水平,有必要将三个补充养老保障制度合并为一个统一名称的私人养老金制度形式,这更有利于提升私人养老金的社会地位及作用。

  此外,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是优化养老金生态的重要一环。只有稳健、规范、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才能为庞大的养老金储备提供保值增值、安全托管的重要通道。据此,我国公募基金至少还应该扩容十倍,这既是机构投资者群体培育的需要,也是养老金组合投资的需要。与此同时,A股IPO注册制改革将是市场化、法治化精神的最集中体现,只有注册制能够解决IPO的高成本和低效率,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堰塞湖”;只有注册制能够终结“垃圾股死不退市”的尴尬,让垃圾股的壳资源分文不值。这是一个可以期待的改革效果,也是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成人礼,它将为A股形成“长牛短熊”的运行格局,以及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责任编辑:DF305)


相关:

马不停蹄自筹资金 投顾类私募忙转型面对已发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和征求意见中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此前通过银行优先级资金发行结构化产品的大量投资顾问类私募机构将转型。目前不少私募的产品..

上市券商半年报业绩下滑成定局继西部证券和国海证券在7月下旬发布半年报后,多数上市券商将在8月陆续发布半年报。业内人士预计,整体来看,利润下滑将成为多数券商半年报的关键词,尤其是经纪和自营业务遭遇重创。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推进..

上一篇: 中概股回归对跨境资本流出压力有多大?
下一篇: 美军F-35A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小问题无法掩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