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赵网球王子全国大赛 履宽:创建中国特色的劳动科学知识体系


更新日期:2016-07-08 00:29:22来源:网络点击:591405
【赵履宽:创建中国特色的劳动科学知识体系】在HR领域,有过相关教育经历的人提及赵履宽,无不将他视为当今人力资源业界的泰斗。作为中国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教育的开拓者,正是如赵履宽这样的一批经济学者的不懈努力和参与,才逐渐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科学知识体系。

  在HR领域,有过相关教育经历的人提及赵履宽,无不将他视为当今人力资源业界的泰斗。作为中国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教育的开拓者,正是如赵履宽这样的一批经济学者的不懈努力和参与,才逐渐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科学知识体系。这其中,赵履宽的贡献极其突出,他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劳动人事学院,参与创建了劳动力学会,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劳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他的教学和研究,对中国劳动经济学说的创建以及劳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等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记得在1984年到1985年间,出于劳动人事学院教学的急切需要,我不自量力,写了《人事管理学概要》一书,1986年出版,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本人事管理学教材。当时,像我这样一个既缺乏人事管理理论知识、又缺乏人事管理实际经验的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滥竿充数,竟成为中国内地人事管理学的初创者,每思及此,深感愧疚。”赵履宽说。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开山者,赵履宽的谦逊不能掩盖他对这一领域的影响力。从第一个劳动人事学院的建立到劳动力学会的研究,几十年过去,人力资源管理学在中国已经成长为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全系列的专业和重点学科。同样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工作者之一,赵履宽亦足以因此而感到骄傲。

农产品比价、商品差价等方面的论文,并在贸易系首次讲授《价格理论》课程。

  粉碎“四人帮”以后,赵履宽迎来了学术创新高潮。如前文所述,1977年他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驳“四人帮”在劳动报酬形式问题上的谬论》,这是一篇较早批判“四人帮”的有力文章之一。1980年前后,我国城市中出现了严重的失业问题。1980年8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编者按》,提请读者注意该报当天第五版发表的“重要文章”,即赵履宽撰写的《我国当前劳动就业的几个问题》。文章从“统包统配”制度、人口政策、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等方面对导致我国就业问题尖锐化的原因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983年9月7日,赵履宽在《人民日报》发表《论劳动合同制》,明确提出劳动合同制是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和劳动管理法制化要求的制度,在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993年,赵履宽发表《我的经济改革观》、《关于市场经济与劳动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等论文,标志着他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迈进了更为深广的领域。

  在不断探索研究的同时,赵履宽将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科学知识体系之中。1984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赵履宽和潘金云合著的《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标志着这种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8年,赵履宽与杨体仁等合著的《中国劳动经济体制改革》一书出版。该书在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领导部门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劳动部原部长专门到学院来座谈此书的内容,四川省劳动厅特意为全省劳动工资主要领导干部办了研讨班,学习这本书。《中国劳动科学》杂志载文评论此书:“这本书在方法上和视野上有新的突破:第一,劳动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突破产品经济的旧框框,服从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第二,劳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于建立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职能分离、利益制衡的权利结构;第三,我国大中型企业目前实行的企业工资总额随本企业利润挂钩的做法,弊大于利,它导致企业目标向个人收入最大化倾斜,即导致行为短期化;第四,开放劳动市场,才是劳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第五,产品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体制,因此,‘双轨制’不仅不能导致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反而会造成经济运行的混乱。”

  赵履宽的第一位研究生董克用评价说,这本专著的问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劳动经济学新学派的确立,对今天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充分体现了理论研究的合理超前性。

  基于劳动科学知识体系的不断拓展,赵履宽在劳动经济与人事管理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1986年,他与伍岳中等同志合著了《人事管理学概要》一书,成为该专业第一本教科书,获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同时,他作为学术带头人,劳动人事学院开创的人事管理专业也获北京市高等院校教育成果奖。

  随着劳动问题的深入研究,把赵履宽从经济学领域引入了社会学领域,他和学生王子平合作,写出了《劳动社会学概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为此书作序说:“作为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的劳动社会学,在宏大的社会学体系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评价:此书具有三个特色,一是在马克思主义有关劳动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建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劳动社会学理论体系;二是从现实问题出发,力求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三是汲取一系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多种方法对劳动问题进行了跨科学的分析。认为“本书是我国劳动社会学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

(责任编辑:DF208)


相关:

王毅潘基文举行联合记者会 就南海等问题交换立场7月7日下午,中国外长王毅与联合国安理会秘书长潘基文一同出席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联合记者会,双方就朝核问题、南海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交换立场。潘基文称上任以来已有10次访华经历,期待出席杭州的G20峰会;潘..

美联储详解为何6月没加息:担忧英国退欧和中国债务水平  北京时间7月7日2:00,美联储公布了6月14-15日的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的与会者即使存在意见分歧,认为若无发生重大市场冲击,美联储会继续加息,但并未给出具体加息时点。   然而,在美联储6月会议一周后,..

上一篇: 审计常态化利于水污染防治
下一篇: 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