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浅五花茶 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的探讨


更新日期:2016-07-06 19:18:25来源:网络点击:587693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信息失真 新会计准则体系 规范会计管理体系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我国财政部新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据调查表明,会计信息占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所以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衡量了经济信息的质量,从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实的现象,其做假手法多种多祥,从会计确认、计量到会计报表编制,都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行为存在,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金额也越来越大,影响面也越来越广,对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规范管理构成了严重威胁,损害了社会和公众利益。大量虚假的会计信息充斥,不仅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正确决策, 使经济信息被扭曲, 更严重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甚至于助长了贪污腐败之风。所以应加大力度遏制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
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规则性失真或行为性失真均能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规则性失真,是制定准则者的不完善形成的失真,由于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如个别企业利用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达到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如利用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违规会计处理,造成企业经济交易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有可能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对会计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以对外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另一种是行为性失真,是准则执行者会计信息的提供主体不明确
会计人员处于公司管理当局领导之下,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对管理当局实施监督,甚至受到管理当局的威胁和操纵,因而不可能完全对会计信息的最终生成负责任,缺乏供给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缺乏相关财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投资者的法制意识淡薄,造成信息需求方不能有效保护自己对会计信息所拥有产权的被动局面。从会计信息的供求状况来看,我国会计信息的供需能力总体水平不足,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各行为主体存在严重利益冲突
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受到不同利益的驱动,各行为主体的利己动机是普遍存在的。当出现信息不对称、监督与约束机制软化时,这种利己动机就有可能转化为现实行为,造成代理人之间的“合谋造假”,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合谋、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合谋、管理当局与某些以短期炒作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合谋。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会计造假案就突出反映了上述特点,可以看出,某些产权主体可能存在的对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内在需求,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进一步讲,国有产权代表在利益目标上与真正的所有者并不完全一致,他们更关注政绩、声誉及影响,对会计信息的关注也主要基于其个人的利益目标,这使得会计信息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政治内容。另外,由于编造和虚构会计信息的预期收益远远大于成本或风险,因而会计信息被扭曲和虚构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可以说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存在的利益冲突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动机。
4.寻租行为的存在亦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管理者的寻租行为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经济业务复杂多祥性,在这种经济环境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做出自己的职业判断。显然,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变的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会计人员对信息失真有直接的责任。但是,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受单位负责人的管理,在委托与代理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相关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代理人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在企业即将需要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时经常进行寻租。
中介机构的寻租行为
注册会计师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并出具书面的法定文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信息使用者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有些注册会计师在签证过程中往往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审计过程中有的注册会计师为了从被审计单位得到更多的利益,经常与被审计单位串通一气,致使“合谋”出具的审计报告含有很大的水分,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美国“安然事件”、我国“银广夏”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政府的寻租行为
由于政府的寻租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地方政府,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往往需要利用上市公司来体现本地区的经济水平或显示政绩。这样,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上市公司指标或者为了已上市的公司不被罚下,会对所属单位虚报及虚夸问题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或者层层摊派经济指标,或者指使几个部门联合起来造假会计信息。这样,地方政府这种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而进行的寻租行为,必然会使基层单位淡化会计信息质量意识,漠视法律的有关规定,最终使会计信息失真,进而滋生舞弊现象。
二、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1.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管理规范体系
要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有法可依。并且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对有关会计法规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以提高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另外,在加强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以《会计法》为中心的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会计法》对会计凭证填写、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的会计核算要求,保证会计核算内容的准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严格会计法律责任,对倚仗职权,强迫、诱使会计人员做假账、假报告的人,绝不姑息迁就,这祥将逐步培养出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2.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新会计准则做了以下主要变革:除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以外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存货管理办法变革,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革,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变革和金融工具准则变革等等,这些变革的核心都是为了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顺应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信息需求多元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 这对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不段提高其的专业理论水平
要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由于目前会计知识的不段的更新,对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应加强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后续培养与教育,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社会服务。同时应建立会计人员诚信考核体系,通过实行会计准入制度增大造假者的责任成本。会计信息的造假者都是被利益驱动的,当其发现所获利益小于责任成本时,造假者就会产生一种得不偿失的心理预期,失去做假的动力。
4.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用法制手段规范审计监督体制
作为维护经济秩序、公正鉴定财务报告的“经济警察”注册会计师,理应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股重要的力量,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使得注册会计师要加强其专业判断能力。专业判断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的重要性指标,企业内部控制的力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选择各类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及判断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能适当、公允地反映当前的经营状况等。更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那些违反职业道德、与企业勾结在一起提供虚假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保证这个行业的公正性,从而规范社会审计监督。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它能够有效地维护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确保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是改善单位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策略。
5.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构筑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监控体系,要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上下工夫,把可能存在的漏洞都堵死,使之无空子可钻。通过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构筑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监控体系具体在包括三个相互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层次是在企业“供产销”活动全过程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全过程,使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既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和周期性的检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三个层次是以稽核、审计为基础,成立独立的审计机构,通过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建立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建立以上三个层次的内控体系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建立科学、严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既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会计监督、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必要环节。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止内部人员舞弊行为、保障资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杨春盛: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监证..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李亚如黄立燕: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陈虎韩玉君: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治[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
马贤明郑朝辉:会计迷局解.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相关:

浅谈油田企业资本预算摘要:文章根据油藏经营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油田实际,对油田企业资本预算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油田企业资本预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油田企业资本预算制度编制的原则和思路,其中对油田企业资本预算..

狙击66只涨停股:沪指稳站3000点 黄金概念受追捧【狙击66只涨停股:沪指四连阳稳站3000点 黄金概念受追捧】今天是万科A复牌的第三日,伴随巨量抄底资金的涌入,该股从集合竞价阶段起就打开跌停板,开盘后快速上并强势翻红,涨幅一度超过5%。虽后股价快速回落,..

上一篇: 郑跃文觉悟与心有关
下一篇: 政府低碳理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