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用统筹误入白虎堂 兼顾的根本方法推动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


更新日期:2016-07-06 18:01:37来源:网络点击:587009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有统一筹划、全面照顾的意思。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统筹兼顾,要通过更新观念、推进改革、加强管理来提高效益,要通过遵循规律、加强规划、盘活资源来提高效益,要积极探索投入少、质量高、效益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有统一筹划、全面照顾的意思。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和全面系统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坚持统筹兼顾,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之一,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进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就高等教育来说,坚持统筹兼顾,也是科学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的根本方法。世纪之初,中国高等教育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依靠发展振奋人心,依靠发展凝聚人心,依靠发展树立信心,依靠发展开创局面。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分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动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也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辉煌,正是得益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三大论断,将改革发展稳定定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支撑点,缺一不可。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三者内在统一,是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学校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总体说来,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改革。而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坚持统筹兼顾,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才能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取得发展实效。
改革是强校之路。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有改革才有突破,有改革才有发展,有改革才有新气象。多年来的探索,使我们初步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但并不完善或者不健全,当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些体制机制必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必然要有一套新的“规矩”来帮助我们实现突破,这就需要改革。因此,我们认为改革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必由之路。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要求,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高等学校的发展一是要显著提升办学实力,显著提高办学质量,二是要显著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高自主创新知识水平,三是要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也是为了人民群众,发展成果应由全体人民共享,在实现全局利益的同时,保证个体利益,还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稳定压倒一切。维持社会稳定,是获得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的改革不是成功的改革,不会推动科学的发展。在高校,稳定是正常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教职员工根本利益的前提。任何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这样的改革才能把握大方向,才能取得成功。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必然要求,而统筹兼顾正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根本方法。高校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内在统一的结合点是全体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无论是综合体制改革、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分配制度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上,必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兼顾,统筹谋划。改革要切合实际,发展要着眼未来,稳定要首先考虑,离开了稳定的改革是“无本之木”,最终会成为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统筹兼顾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精髓融入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不断调研新情况、分析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统筹兼顾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兼顾各方面利益,并以此充分地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和力量,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也必须坚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必然结果和检验标准。统筹兼顾的改革发展既要注重完善改革措施又要注意与其他措施的协调联系;既要注重解决突出矛盾又要解决后续“增生”问题;既要加快改革发展进程、加大改革发展力度又要考虑到师生员工的承受力。
2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关系。
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主体地位是在不断演变的。从新文化运动到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科学研究处在起步阶段,人才的需求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这一段时期,人才培养职能占据主导地位,但科学研究并不偏废。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首先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其次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主张大学兼有科研、教学两项功能。文革以后,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研究的主体功能地位逐渐显现。近现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邓小平同志1977年在有关教育工作的重要谈话中指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进一步提高了科研的分量。特别是在199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重点建设100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力争到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点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先进的水平。至此,已经从政策上将科研工作已提到了及其重要的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上,社会服务的功能日渐重要。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克拉克·克尔先生指出,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是现代美国多元化大学存在和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如何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融入国家和区域的发展建设,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高等学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高等学校育人、研究和服务的关系很重要。普遍观点认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既要有完善的教学基础来承载育人功能,又要有优质的科研平台满足社会服务需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必须同时有教学和科研水平要求,教学和科研是基本功。最新的高水平大学理念,不外乎三类,一是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二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三是服务型大学理念。按照统筹兼顾原则,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培养创新型、宽视野、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要提供能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高水平师资和一流学术环境;在服务社会方面要通过核心创新技术促进和推动行业进步、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职能的统筹兼顾,既要通过人才培养为科学研究提供智力储备,又要通过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上二者的结合点就在于社会服务功能上。社会支持高等学校的生存,高等学校也要通过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技术输出“反哺”社会,实现良性循环。高水平大学的办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这一点。
3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高等学校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20世纪末期,为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5月毅然作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战略决策。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办学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提高;高等教育在一些重大改革上取得突破,激发了办学活力;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教学质量工程不断深化,成效显著;高校的办学潜力充分发挥,办学效益大幅提高。
尽管如此,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长期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办学条件紧张,教师总量结构性短缺,毕业生质量滑坡,短期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高校向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各地高校为最大限度的保障扩招工作的顺利进展,可谓殚精竭虑,“疲态百出”。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强调,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领导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把握节奏,抓紧解决、消化现存的问题与矛盾,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高等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正确处理高等学校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强调,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领导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把握节奏,抓紧解决、消化现存的问题与矛盾,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规模、质量、效益相互联系,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没有足够的规模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又难以体现办学效益,片面强调办学规模,如果教学资源满足不了教学需求,质量必然下降,就难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规模、质量、效益三者必须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才能切实发挥高等教育的最大效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质量、效益之间的统筹兼顾,平衡点是保持适度发展规模,关键点是提高人才质量,着力点是提高办学效益。保持学校规模、质量的协调发展, 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效益,一是要坚持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相协调,二是要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相协调,三是要坚持学校发展与办学条件相协调。
统筹兼顾的原则下,适度的办学规模是指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吻合,与学校办学条件相匹配,与学校师资力量相适应的办学规模。在确定办学规模时要广泛开展市场需求调研,把这宏观外部形势与所处的地域和服务范围等情况综合考虑。办学规模的确定还必须对学校现有的硬件条件、场地环境、后勤保障、师资队伍等因素做出客观评价,对办学条件改善的中长期规划了若指掌,规模太小会造成办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不能充分获取办学效益。当然,规模也不能太大,不能超出办学条件的负载,否则将导致办学质量下降,损害办学效益。因此,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确定合理的办学规模,才能有效地提高规模效益。
统筹兼顾的原则下,优良的教育质量是指宏观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微观上符合学生个体成材的科学质量观。创新型、宽视野、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高等学校要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深化综合体制改革,同时需要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优秀人才。
统筹兼顾的原则下,显著的办学效益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量的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二是大量的推动社会进步、解决重大需求的科研成果;三是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的资金支持,四是良好的办学声誉。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与办学规模和质量密切相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统筹兼顾,要通过更新观念、推进改革、加强管理来提高效益,要通过遵循规律、加强规划、盘活资源来提高效益,要积极探索投入少、质量高、效益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冯刚.科学发展观高校读本,人民出版社,2009.
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与党员干部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建读物出版社.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相关:

科学谋划 建设京南近海强市名城保定地处环京津、环渤海区域中心地带,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谋划推动科学发展,抢抓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崛起和我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历史机遇,立足打基..

方正科技:靠管理变革翻身传统IT的最大问题就是过度竞争。多年来不仅是方正,全世界所有的PC厂家都在这种过度竞争的格局下寻找生存路径、发展路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2008年年底是方正比较低谷的时候。这就必须具有改变、创造和转型的思考。..

上一篇: 猎头教你如何减轻压力
下一篇: 探究民办院校的校企合作培养物流人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