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欠发达地区农地非农化的经济效应研西游降魔篇 究


更新日期:2016-07-06 16:31:11来源:网络点击:586316
摘要:开发区已经成为许多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而它的土地来源通常是农村土地,因此调查了解开发区经济发展及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是反映耕地转变为非农利用效率最为直接的途径。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农地非农化 经济效应
0 引言
开发区已经成为许多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而它的土地来源通常是农村土地,因此调查了解开发区经济发展及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是反映耕地转变为非农利用效率最为直接的途径。目前阜阳全市共有省级开发区7个,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两种类型,其中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成立最早的开发区,创办于1992年,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尽管开发区是应时而生,但是由于政策、资金等多种原因,此后八年间开发区建设几乎没有启动,错失了许多机遇,直到2001年以后,许多开发区才真正启动。下面本文就2004~2007这四年阜阳全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状况作具体分析。

1 阜阳市开发区基本情况分析
1.1园区占地面积大幅增加,但建成率逐年下降2004年,阜阳全市开发区的区占地面积为36.7平方公里,到2007年已扩大为9813平方公里,增加61.6平方公里,面积增长了1.68倍,而建成区面积则是由2004年的14.5平方公里增加为2007年的28.9平方公里,增长了099倍,园区建设滞后于占地面积的扩张,2004年园区建成率为39.5%,2007年下降到29.4%。
1.2园区总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农业人口比重下降随着占地面积的扩张,开发区的总人口数也快速上升,2004年开发区总人口数为78691人,2007年增加为140634人,人口增加了61943人,增长78.7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35%。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开发区居民的身份也有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2004年开发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2.06%,2007年该比重减少为60.39%,下降了12个百分点,但是与安徽省其他城市开发区相比,阜阳市开发区农业人口比重仍然偏高。
1.3园区入驻企业快速集聚,以工业企业为主开发区入驻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04年开发区有企业289家,到了2007年增加到569家,企业数量增长了96 89%,入驻企业中工业企业数量增加,2004年有工业企业182家,2007年增加到457家,工业企业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62.98%,上升到2007年的80.32%。但应该注意到目前开发区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规模以上企业还较少,主导产业集群规模不大,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支撑力较弱。
1.4园区吸纳劳动力能力仍不强2004年全区有从业人员57370人,2007年有从业人员83586人,从业人员数量增加26216人,增长46.7%,平均年增长率为13 63%。在全区从业人员中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有平稳增长,2004年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为18632人,2007年增加为30756人,增长了12124人,增长65.07%,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17%,2007年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在全区从业人员中的比重为36.8%,工业企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与全省其它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07安徽省开发区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区从业人员的69.06%,可见阜阳市开发区在吸纳劳动力能力方面仍较弱。
2 阜阳市开发区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阜阳市开发区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表1所列的数据来看,增长速度最快的三项指标是工业增加值、区内工业销售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我们看到,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75.83%增长到2007年的91J90%,上升了16个百分点:全区经营收入这个总量指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 5%,其中区内工业销售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7.94%,可见开发区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快于经济总体发展的。再从工业总产值来看,2004年阜阳市开发区工业总产值为315110万元,2007年增长为746681万元,增加了431.571万元,增长136.95%,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32%。
从阜阳市开发区的收入状况来看,税收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财政收入呈波浪式上升。2005~2007各年税收总额的增长量分别为2645万元、5566万元和8090万元,税收总额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而开发区各年的财政收入并不是稳定增加的,在2004~2007这四年中,有2005年和2007年两年的财政收入是下降的,究其原因在于财政收入过分依赖“土地财政”,通过测算我们发现,2004~2007这四年,土地收入在开发区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分别为:59.91%,4544%,66.19%和46.80%,远远高于全省其它城市开发区的水平,由于财政收入过分依赖于房地产行业,那么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必然带来财政收入的下滑,由此暴露出阜阳市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弊端,也折射出土地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2.1单位土地创造收入将2004~2007各年的税收与财政收入指标分别与建成区面积和区占地面积进行对比,得到的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2004~2007阜阳开发区地均税收变化不大,2007年的地均税收与2004年基本持平,而其余三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2007年以全区占地面积分摊的财政收入仅相当于2004年的57.6%,可见单位土地的创收能力在降低,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不容乐观。
2.2单位土地吸纳劳动力从建成区来看,每平方公里吸纳从业人员数量由2004年的3957人下降到2007年的2892人,减少1065人,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了2691%,从园区占地面积来看,每平方公里吸纳从业人员数量由2004年的1563人下降到2007年的850人,减少713人,吸纳劳动力能力大幅下降,降低了45.62%,当然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这种状况不仅受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影响,也与入驻企业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不能仅凭数据上作结论。
2.3单位土地投资强度2004~2007年阜阳市开发区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是逐年下降的,2007年,阜阳市开发区每平方公里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83万元,比2004年减少1749万元,仅相当于2004年每平方公里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0.54%。基础设施投资方面,2007年阜阳市开发区单位土地的基础设施投资额为739万元,比2006年少461万元。
3 对开发区的简要结论
3.1阜阳市开发区园区占地面积大幅增加,但建成率逐年下降,入驻园区企业中工业企业的数量快速增长,工业经济成为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入驻园区的工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主导产业集群规模不大,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支撑力较弱。
3.2从阜阳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来看,单位土地产出、单位土地创造收入、单位土地吸纳劳动力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四项指标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这反映出土地的产出和效益下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容乐观。

相关:

团队学习中习惯性防卫策略在很多组织中,团队学习效果不佳、团队学习力低下、组织业绩平庸的现象比较常见。主要是这些组织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其中制约团队学习的最重要智障就是习惯性防卫。这种障碍会造成过度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封闭,..

家庭消费市场第二次青春期的消费行为及营销对策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迫近,老年人市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在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在孕育着一个潜力无穷的巨大的消费市场。本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以空巢家庭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

上一篇: 任重道远的建筑节能技术运用和发展
下一篇: 当前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