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成洗选煤 因分析


更新日期:2016-07-06 15:56:21来源:网络点击:586023
我国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迅速,截至2006年底已达到10663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但迅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规模也给我国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克服不利影响,把外汇储备规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上,就必须搞清楚高额的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过度规模形成的直接原因、制度原因和根本原因。
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 双顺差
外汇储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也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一直受到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2001年至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共净增加8541亿美元,年均增加超过1400亿美元,增长速度相当惊人,这在发展中国家是不多见的,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一、我国外汇储备近年大幅增长的直接原因
从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看,我国外汇储备近年大幅增长直接来源于:贸易顺差连年增大,外商直接投资不断上升,短期外债大幅增加及国际游资大量进入四方面。
1.贸易顺差连年增大
贸易顺差连年增大是造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直接原因。我国自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从中国1994年~2005年外贸情况看,中国外贸均为顺差,进入2000年以后,由于出口贸易急速增长,外贸顺差继续加大。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
2.外商直接投资当前全球国际分工体系所形成的贸易格局
目前的贸易格局是什么?“美欧消费、亚洲加工”。这样的贸易格局是由当前全球国际分工体系所决定的。近年来,全球化下跨国外包与供应链重组的发展趋势加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劳动成本密集型生产和服务,外包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而创造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服务,以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导致贸易不平衡在这一阶段不断扩大。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全球贸易格局。加上由于美国国民储蓄下降,国内储蓄小于国内投资,不得不从其他国家大量借债,表现为美国因经常项目持续逆差成为全球最大的借债国。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东亚国家则由于高额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国内投资而成为美国高额逆差的融资来源,表现为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成为国际债权国,这造成全球收支的不平衡。
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只不过是全球收支不平衡在我国的外在表现。在这种国际分工体系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因而由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长也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国际货币体系的安排
国际货币体系的安排使得我国面临“高储蓄两难”。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仍然是事实上的本位货币,也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几乎所有东亚国家的区内贸易和大部分与区外国家的贸易都是以美元计价。按照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农的说法,任何无法以本币提供信贷的国际债权国都将出现货币错配问题,产生“高储蓄两难”:一方面,随着美元债权的积累,美元资产持有者会越来越担心美元资产不断转换成本币资产,迫使本币升值;另一方面,贸易逆差国也会抱怨贸易顺差是由于货币低估和货币操纵所致。中国作为国际债权国,不能以本币提供信贷,债权也不能以本币计值,只能大量持有美元资产,储备资产的累积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下,资本大量流入,使储备资产进一步增加。而人民币一旦升值,巨额的储备资产不得不遭受汇兑损失。
因此,在目前这种国际货币体系安排下,为了维持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币值的信心,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最好的保障,而其代价就是要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
2.我国外汇储备近年大幅增长的内部原因
强制结售汇制是体制性原因
从体制上来分析,1994年中国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制度之后,外汇储备增长便有了体制基础。在强制结售汇制下,企业出口所得的外汇收入要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又要如数卖给中央银行。因此,强制结售汇制成了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一个体制性原因。
在国际收支顺差向外汇储备增量的转变过程中,制度因素是促使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原因。这里制度因素是指中国外汇管理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人民币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等制度因素。
首先,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调整与改革促使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在1979年至1993年底期间,中国实行外汇留成制度的管理体制。与1979年前的外汇收支分离的体制相比,外汇留成制度考虑了外汇的收支结合,刺激了企业创汇的积极性,促进了外汇储备的增加。1994年1月1日,中国实行新的外汇管理制度,即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实行新的结售汇制度。这种新制度实行强制结汇和有条件售汇。强制结汇制度使得居民和企业所创造的外汇必须按同期汇价出售给国家,使得所有的外汇资源集中于央行,因此促使了外汇储备的增长。另外,在实行强制结汇的同时,实行有条件售汇,这相比以前较大地满足了企业的用汇需求。因此企业创汇的积极性加强,从而促使外汇储备规模增加。
其次,中国承诺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制度也促使了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增长。1994年中国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取消经常项目下尚存的其他汇兑限制,宣布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这一制度使企业在经常项目交易,即商品和劳务贸易的交易下,可自由兑换人民币和外汇。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有效刺激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加之强制结汇制度,使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保持持续快速的增加。最后,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也促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急剧增加。中国的汇率制度名义上是盯住美元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但其实质却是固定汇率制。中国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表现为,在外汇零售市场上,企业的外汇收入绝大部分转化为对外汇银行的外汇供给,而企业对外汇的需求则受到较大的抑制。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如果出现国际收支顺差,那么对于外汇银行来说,出现外汇的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中央银行出于维持汇率稳定的需要只能被动地动用基础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吸纳外汇。这种被动吸收的局面,尤其是在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大量顺差的情况下,促使了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
通过以上分析,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增长的制度因素的根源是强制结售汇制度,这一制度默许了中央银行被动吸收外汇储备的可能性,同时也限制了商业银行、企业,以及居民持有外汇储备的空间,使外汇储备的分流效应不能实现。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通过外汇市场的买卖来调节外汇储备的功能很难实现,因此也决定了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相对较高。
外向性的外资和外贸政策是政策原因
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和我国长期执行的是外向性的外资和外贸政策密切相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长期实行外向性的外资和外贸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关税政策、外资优惠政策、内外资差别所得税政策等,造成大量优质要素资源流向外资和对外经济部门,产生了经济对外需和外资经济的过度依赖问题,我国外汇储备的激增,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计代价大量出口资源类、低附加值等初级产品取得的。在资本项目管制方面,我国“宽进严出”的不对称管制结构,以及对汇兑的限制使得外汇需求受到了压抑,助长了国际收支的失衡。
三、我国经济的长期迅速发展是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从宏观角度来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度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快速的发展,以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
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1979年~2005年间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8%。尤其是2001年~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8.3%、9.1%、10.0%、10.1%、9.9%、10.7%,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增长的局面。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迅速提高,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日渐提高,已经被公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
在这一经济环境下,中国对外经济交往日益扩大,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吸引力日益提高。这种对外经济交往反映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方面。在1979年~2006年间中国进出口规模年均增长达25.0%,其中出口规模年均增长达26.7%,进口规模年均增长达到23.0%。在1990年~2005年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额年均增长达到21.8%。而外汇储备作为一种存量,正是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来往的流量累计的结果。因此,伴随着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也日益扩大。
参考文献:
刘振彪朱向文欧显兵:我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实证分析.中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王贝尔: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管理.浙江金融,2004年第7期
李超:我国适度外汇储备测算模式选择.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高丰:中国外汇储备对经济的影响及适度规模分析.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6期
方亮王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实证和政策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21卷
襄平等:国际金融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相关:

柞水“整合”出五大价值作为财政人,我们往往存在一个思维误区。认为财政创新应该率先在经济发达、财力雄厚的地区取得突破。然而,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很多落后地区,常常能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柞水,一个人均不足8分耕地的农业小县,硬把“..

统一收银电子卖场试水商场式转型中关村向来不乏新闻。“电子卖场也要统一收银?”海龙电子卖场此次将目光聚焦在了零售卖场最为核心的售中环节,认真学习居然之家、百思买等其他行业卖场的模式,这是2009年中关村IT卖场运营模式的又一新尝试。这再次..

上一篇: 高等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下一篇: 做一个帮助学生提升记忆效果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