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禧福汇 状况研究


更新日期:2016-07-06 15:46:30来源:网络点击:585918
【摘 要】师范教育是我国中等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90年代后,师范学校相继陷入了办学压力大、招生困难、生源素质急剧下降、培养合格毕业生难度加大、毕业分配就业率下降等困境中。许多师范学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转变招生模式乃至进行网络创新以力图有所突破,就这一问题如何解决,作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师范学校 小学师资 状况研究
随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出大专学历层次以上的人才越来越多,小学新课程改革深入,要求知识复合型人才进入小学教师队伍,为此中等师范学校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迫使中等师范校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努力采取应对措施。
一、师范学校面临的办学困境
1.办学政策压力大
计划经济时期,师范学校严格按计划招生,教育行政部门一般根据招生地区所能消化的师范毕业生情况,给师范学校下达招生计划,并每年按计划招生数拨款给师范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经费,学生毕业后都由学生所在籍县教育局统一分配,这段时期,师范学校在招生、办学经费和学生毕业分配等方面都很正常。然而到了9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调整师范学校的布局结构,缩减师范学校的数量,局部撤并了一些师范学校,并促使师范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充实师资力量,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学校过渡,目前江西省已有三所师范学校独立升格为专科学校,仅剩下的七所师范学校也将会被撤并或升格为师范专科学校。
2.招生困难
90年代中期以前,师范学校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办学历史,师范生计划培养,毕业后包分配,而高中招生数量少,高考录取比例又小,初中毕业生很热衷报考师范学校,被录取的都是初中中考的学习尖子,经师范继续培养后,基本都能成为专业素质过硬的小学教师,顺利步入小学教师行列中,许多人都很快成为小学教学一线的教学骨干,这段历史时期可以说是师范学校的黄金期。此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学教师数量趋于饱和,基础教育要求更高层次的人才,这时师范学校的招生陷入困境,办学何去何从,一时陷入“迷惘”。
3.生源素质急剧下降
师范学校处于辉煌时期时,进师范学校学习的门坎很高,许多初中的学习尖子踊跃报考师范,因此师范学校招录到的都是中考高分学生。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中考尖子生转向报考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师范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师范学校成了无希望考上高中的学生的无耐选择,这必然导致师范学校生源素质急剧下降。
4.培养合格毕业生难度加大
好的材料才更易加工生产出好的产品。生源质量的下降,学生基础普遍偏差,没形成良好的养成教育,就读到师范学校后,对开设的许多课程知识又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不够主动,不能苦练基本功。与此同时,师范学校的教师所任学科的教学计划也要作出调整,对学生在校的学业要求有所降低,学生管理的难度加大,抑制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如此种种原因,加大了培养合格毕业生的难度。
5.毕业生就业率下降
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没有就业率就没有生命力。由于小学教师基本饱和,地方政府为节减财政支出,限止和缩减新进小学教师的数量,而此时的大中专扩招又使其毕业生越来越多,人才济济,就业难问题便出现了。地方政府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教师的招聘对象拓宽了,不仅吸纳师范类毕业生,也欢迎非师范类毕业生,各地教师公开招聘时,往往竟争十分激烈,越来越少的师范毕业生能闯入小学教师队伍行列,师范毕业生就业越来越艰难。
二、师范学校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1.提升办学层次
中等师范学校办学仍应秉承“培养小学堂之教员、管理员”的宗旨,坚持“面向小学、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四大块”和“3+2”办学模式为特色,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广知、多能、一专”的小学所需要的教师人才,才能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率,提升办学层次。
2.提高办学质量
一些师范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深化改革,从严治教,科学管理,优化师资,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坚决走逐步扩大规模,开创多元化办学模式、高质量、出精品的路子,专心培养小学教师,学校生存下来了,并获得了巨大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3.转变办学招生模式
依托挂靠高校,创出“3+2”的培养模式,后来又确立为培养五年一贯制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在原来三年制学习基础上,在校另多学两年,使学生能多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坚实教学基本功。新的培养模式同样是面向小学师资办学,提高了办学层次,为小学输送大专学历的人才。
依托地方政策,创出“定单培养”招生模式,使师范学校重新能招生到高分初中毕业生,通过这些定单生浓造更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学校管理朝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方向发展,并且这些学生毕业分配不需学校考虑。2005年秋季宁都师范学校率先创办特色“定单培养”招生,受此影响,2006年江西省拟定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完善非师范类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并对部分师范类专业学生实施定单培养。
4.通过网络挂靠名校改变招生就业状况
依托网络平台,搭建起中等师范学校与高校合作的桥梁,创新办学思路。许多中等师范学校在求发展中努力寻找合作办学或挂靠高校,利用高校、名校的优势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便捷的进行交流合作,辅助本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宁都师范学校先后挂靠赣南师范学院、井冈山学院和江西教育学院,使学校的招生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培养出去的毕业生也大受欢迎,就业率较高。
形势在变化,时代在前进,要使师范教育真正摆脱困境,不提高办学层次是不行的。 2008年3月,赣州市委常委会讨论并通过决定,将赣州师范和宁都师范学校整体搬迁合并为一所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所师范学校的办学出路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向东.2009年赣州市教育规划.赣南教育研究,2008,:23-24.

相关:

中国经济最坏时候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增速再想达到两位数增长是越来越难了,过去3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很可能是下一轮经济上升期的最高增长速度。中国经济于2007年第二季度见到了经济景气的高点,随后在三大动力作用下进入了下行周期。这三大动力分..

小心医保卡诈骗“您的医保卡使用异常已被锁卡,如有疑问请拨9转接人工服务……”你是否觉得这句话很耳熟?当心了!这可是近来兴起的新型电话诈骗方式。昨日,一市民报料称接到类似电话,险些被骗。社保局提醒,“医保卡被锁”、“领..

上一篇: 猪肉批发市场:终结or前行?
下一篇: 让学生轻松地“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