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孟子的“仁政”与现代硖 企业管理


更新日期:2016-07-06 15:28:42来源:网络点击:585781
[摘要] 孟子的“仁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对我国的管理理论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的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就必须了解根植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这些“仁政”的管理理念,然后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对我国企业的有效管理。
仁政 制民之产 与民同乐 尊贤使能 善教 反对暴政
由孟子首先提出来的“仁政”,是中国“仁政”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按照思想自身发展的逻辑,从纵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横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他的人性理论发展而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亦即仁政。
而历代君主帝王,都以“仁”视为明君所为。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仁君的“仁政”思想,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社会的道德舆论中。作为中国的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就必须了解根植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这些“仁政”的管理理念,然后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对孟子的“仁政”思想,我们今天需要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制民之产”
衣、食,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孟子看到经济生活对社会安定的重大作用。要施仁政也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因为 “恒产”是“恒心”的基础。要想让老百姓不违法犯罪,首先必须是其有“恒产”。让他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是人民安定富足的基本保证。
对我国的很多企业而言,人员流动频繁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他们的一个难题。借鉴孟子的观点,衣、食,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要,“恒产”是“恒心”的基础。作为企业,要想让员工安心工作,必须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解决其后顾之忧。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人才的流动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待遇问题是大部分人才选择从业企业的首选条件。
首先,物质方面的需求,是员工的基本需求。作为领导者,你要先替员工考虑到了他们的这些物质方面的需求。要让大家树立这样的观念,企业不只是老板的,是他们所有员工赖以生存的地方,是所有员工共同的利益所在。这样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生产潜力得到全面的发挥。企业发展员工富裕,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而且企业也是最终的大赢家。
其次,员工希望得到尊重,认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民之产”也不只停留在物质的角度了,员工希望得到尊重,认可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比如,张瑞敏看到了普通工人创新改革的深远意义,并想出了一个激励员工创新的好措施“命名工具”,即用工人的名字来命名他所改革的创新工具。“启明焊枪”、“晓玲扳手”等的问世大大激发了普通员工在本岗位创新的激情,不断又有新的命名工具出现,员工以此为自豪!海尔对员工创造价值的认可,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和激励,对员工的及时认可和激励,能让员工觉得工作起来有盼头,有奔头,进而也能让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与民同乐”
民本思想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孟子认为,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君主必须做到“民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即是说为人君者应该按照人民的愿望施政,决不做人民所反对的事。
“以人为本”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理念。领导者要实现“以人为本”,首先要去了解“人”,能够与民同乐。说明领导者、管理者要想得到别人的爱戴,必须要先学会去爱别人,能够“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也就是要求领导者们表现出良好的情商,能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配合默契的关系,甚至做到情同手足。然后广施“仁政”,以德服人,赋予人们权力,使人们受到激发、鼓舞,工作更加尽心尽力,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也会得以激发,使他们实现个人和集体的梦想。
做到与民同乐,感情管理相当重要。《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时运不佳,厮杀大半辈子,只得偏安新野小县一隅。照理,人才应当纷纷离去。反而情况恰恰相反,众多名将死心塌地,同甘共苦,为之效力。徐庶被曹操诓去前,还推荐出诸葛亮以报知遇之恩。靠什么?靠的是感情。高明的领导者就是最大限度地影响追随者的思想、感情乃至行为。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情绪、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现代情绪心理学表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组织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感情管理应该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领导者要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与员工建立起相互信任,同生死共患难的亲情关系,这是做好企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点对技术创新型企业尤为重要。
作为企业,要减少人员的频繁流动,要留住人才,关键要留住人心。我们的企业要创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做到事业留人;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系统,做到待遇留人;营造亲和的人文生活空间,做到情感留人。
三、“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延伸。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有善于治国的贤才能士。一国之君务必要尊贤使能,任人唯贤。仁政需要“仁人”去推行。一个国君,如果能做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那么“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这样,就会治国有方,国家就会日益强盛、安定,无敌于天下。
在一个企业中,在一个组织里,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人则会一事无成,尤其是企业发展所急需要的人才。所以,如何正确地选择、任用组织成员,调动成员的积极能动性,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气氛,是领导者行使领导职能的关键,也是验证领导职能是否合适的“试金石”。
领导者要敢于提拔超过自己的人。《三国演义》的刘备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出山,帮自己实现宏图伟志。江西武夷山贡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为了请到“能人”,就上演了现代版的“三顾茅庐”。可见,领导者们始终在践行着“尊贤使能”。古往今来,凡是胸怀坦荡、智慧超群、具有远见卓识的用人者总是千方百计启用可能超过自己的优秀人才,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己。以此发现和培养潜在人才,在驾驭超过自己水平的人才时使自己的领导才能、知识水平也得以提升。实践证明,敢于和善于使用超己者是检验用人者气量的试金石,是衡量企业兴衰的标志。
四、“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明君制民之产之后,还要“驱而之善”,这就必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他甚至把教育看得比政令还重要。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善政只能使人民敬畏,善教才能使人民喜爱。为了得到民心必须实现好的教育,而作为统治者,只有受过一定的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才能有渊博的知识和做好政事的本领,才能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
企业在“善教”方面,立足于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是用人的有效途径。企业的内部人才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他们熟悉内部情况,知道企业生产营运中的每一道工序,若改变对他们原有的使用方式,变蜡烛式的消耗性使用为充电式的开发性培养,他们将会很快地茁壮成长起来,并将其所学得心应手地用于工作实践中。企业在这种“开发—使用—再开发—再使用”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解决了人才供需矛盾,形成了人才资源的良性循环。
同时,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只是某项技能的培训,同时也是企业创建自己企业文化的过程,能增强公司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对员工的培训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公司与员工之间建立起可靠的信任关系,使员工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是公司的主人,产生为公司做贡献的责任感,焕发出了员工高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极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在商战中制胜的软实力,也是决定性的实力。通过良好的培训,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企业,聚人心、拢人气,形成员工认同的企业愿景和价值追求,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合力。企业要和谐,就要从“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管理理念出发,关心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搭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平台,让员工享有应有的权利、应得的利益,使员工在祥和的气氛中愉快、积极地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实现员工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
五、反对暴政
孟子对统治者的暴政可谓是痛心疾首。“暴其民甚,则身弑国灭;不甚,则身危国削。”凡暴虐百姓的国君,都将受到应得的惩罚。故曰:“仁者无敌”。
大家都知道秦朝的暴政,秦朝在经历了连年征战建立新政之后,没有给老百姓喘息的机会,而是继续推行他们的暴政,一方面,大量地大批地调用民力,修各种各样大规模的工程,同时还调兵攻打匈奴;另一方面,秦朝的各项法度,非常苛,非常严,使人民感到喘不过气来,使人们动辄就犯法,让人们生活在惊恐的一种气氛当中,整天心理非常不安,负担又重,又感到惊恐,精神上感到不安定,精神上感到非常紧张。所以秦朝这种所谓的暴政很快就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发生了秦末农民大起义,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几乎每一个王朝的亡国之君都且暴且昏,所以亡身亡国。
隋炀帝杨广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暴君,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对他的荒淫暴虐都有很清晰的印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所作的诗、文章文彩斐然,顺理成章;他的言论和他所颁的命令都大义凛然,无懈可击。连文才武略空前绝后的李世民大帝也从心底佩服他的聪明和教养。杨广以其超人智慧本应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帝王,只可惜他缺欠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灵魂和情操,因此他的聪明才智只能增长对国家和人民的伤害,正所谓“流氓的武功越高,对社会的危害性越大”。正因为杨广具有绝顶的聪明和精力,所以只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把一个空前富裕强大的王朝消灭。
我们解读中国的历史,由此得出了“修德则兴、败德则亡,仁政则兴、暴政则亡,任贤则兴、近佞则亡,民附则兴、民背则亡”的结论。所以,每一个统治者都应反对暴政,广施仁政。这是国富民强的必要条件。
企业也是同样道理,如果领导者、管理者恃强凌弱,自以为高人一等,好像别人都欠他情似的,而且不注意维护员工的利益,为员工考虑,那员工的绝大部分精力就会从做好工作转移到如何应付领导上来,可想而知,国家内讧会亡国,企业内讧也会亡企业的。所以,我们在企业管理中一定要反对暴政,广施仁政。把离心离德变为众望所归,齐心合力。结果就是大相径庭了。
“仁政”,这一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管理理念,在根深蒂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下,已深入人心,入骨入髓。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必将可以通过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进一步有机结合来指导中国企业的管理。使中国管理在保留地域管理特色的基础上,朝着辩证的、系统理论方向发展,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现代管理理念。我们坚信,它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起飞。
参考文献: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张立环:《孟子》的民本、认证思想及其启示.《现代财经》,2002年
王光耀:中国式管人之道.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朱学恩:“仁政”真义诠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9月
方军:公司管理的6支标杆.中国货桥出版社,2006

相关: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摘 要:20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开始风行客户关系管理。我国加入世贸后,外资银行必将运用其成熟的客户关系管理来竞争优质客户,国内商业银行面临优质客户流失的挑战。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存在..

家庭投资也要全球化2012年9月26日,上证指数盘中跌至1999.48。而在刚刚过去的两年中,2011年度上证指数下跌21.68%,2010年度上证指数下跌14.2%。此时无论是长期投资的美妙理论还是个别牛股、牛基带来的收益,都无法安慰众多投资者失落的..

上一篇: 现代企业营销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 海西概念激活福建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