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策小米8 略


更新日期:2016-07-06 11:29:24来源:网络点击:583769
摘 要:本文首先阐明了加强礼仪教育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和意义,然后分析了中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礼仪教育的途径及方法,包括建立教师文明礼仪准则、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营造校园礼仪文化环境、实现家校联合互动和为建设文明社会志愿服务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中职学生 综合素养 礼仪教育 途径
礼仪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了表示相互尊重、友好、敬意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既包括重大活动中的各种仪式,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节。加强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素养和求职能力的提高、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礼仪教育对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和意义
1.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立,就是立身。古往今来,在人们的行为规范中,礼仪是最起码、最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中职学生,要立足于社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立事业,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必须学礼、知礼、用礼,明白如何做人,懂得怎样与人交往。
加强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中职学生,为将来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礼仪教育能塑造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用人单位愈来愈重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察。而言语得体、服饰得当、礼仪到位的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中职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就必须加强礼仪教育,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的使命。
3.加强礼仪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教会他们关于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交往原则,这些教育措施必将极大地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也使校园充满和谐与温馨。
4.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实施礼仪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等外在形象,也可促使其文明素养、精神面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这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招生政策的放宽,当前中职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在校学生多为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生活习惯较差,礼仪教育被部分家长漠视甚至放弃,而社会的诸多消极因素也对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如拜金主义、懒惰消沉、垃圾文化等等。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中职生礼仪缺失,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三、对中职学生加强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1.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制定教师文明礼仪准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言行并重,为学生树立可以终身效仿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和言行,对学生有着最生动、直接、具体的影响,因而必须严格规范教师言行,提高教师的礼仪素养。基于这个理念,笔者学校把教师礼仪培训作为文明礼仪教育的切入点,利用每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正昆主讲的《教师礼仪》视频,并提出明确的学习内容和礼仪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礼仪教育。在《教师文明礼仪准则》制定以后,还要求每位教师签署承诺书,强化对这一制度的执行。
2.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开设校本礼仪课程
学校组织礼仪专业教师编写了《校园生活礼仪》《饭店服务礼仪》《导游服务礼仪》《职业生涯礼仪》四本礼仪校本教材,内容涵盖服饰、仪态、升旗、课堂、用语、谈话、问候、行走、迎宾、就餐、做客、握手、递名片、自我介绍、应聘等多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专业技能、工作相关的礼仪,涵盖了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方面面。通过礼仪选修课、班团活动课、德育课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将礼仪知识贯穿于各项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礼仪之美。
3.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
学校不定期举办礼仪专题讲座、礼仪操比赛、礼仪知识竞赛、礼仪主题班会、校模特队礼仪风采展示等活动,明确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丑陋现象进行披露和教育,帮助学生认清美丑。利用主题班会,定期开展学生“礼仪之星”、“微笑之星”、“文明使者”评比活动,倡导学生“讲文明话、做文明人、行文明路、做文明事”。
4.全面实施养成教育,营造校园礼仪文化环境
宣传礼仪规范,渲染遵礼氛围:在校园内设立礼仪画廊和板块,在班级板报中宣传 “每日一则”、“每周一规”、“一日文明规范”等礼仪规制;在楼道墙面及教室墙上,设立“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的大型标语以规范学生的仪表礼仪;充分利用橱窗、宣传栏、校广播、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宣传、普及礼仪知识,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值周班礼仪培训:学校实行学生值周制度,每周有一个班级值岗,负责当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工作。学校要求值周班学生每天定期检查、监督学生礼仪规范,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以促进广大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
5.实现家校联合互动,让学生把礼仪带回家中
学校积极开展有利于家校互动的各种主题活动。例如号召每位学生做文明礼仪的使者,把“文明礼仪带回家”,将自己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与父母进行交流,并做父母的监督员,纠正父母不正确的言行,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学生把礼仪教育延伸到家庭;充分利用家长会,加强家校共建活动,呼吁家长重视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也能在点点滴滴中,在举手投足间,做好孩子的榜样,从而形成学校主抓、家庭配合、双方联动、三方受益、互利共赢的局面。
6.延伸礼仪活动,为建设文明社会志愿服务
学校将校园行为规范延伸到社会行为规范中,并让他们彼此相互促进,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学校多次组织共青团志愿者到绍兴福利院或社区,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到街道社区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帮助社区清理卫生死角。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把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中。
总之,个人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相互配合,中职学生才能成为礼仪形象良好、让用人单位和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李莉.实用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李兴国,田亚丽.教师礼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王小净.关于学校礼仪教育的几个问题.武汉江汉大学学报,2009.

相关:

对社会公平问题的探讨【摘要】 市场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最基本手段,但市场不能保证出现使效率和公平都满意的结果。收入分配中要注重公平分配,特别是社会公平。本文对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表现及其实现对策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经济..

浅析财会人员素质提升随着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煤炭企业发展速度的快与慢,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的资源扩张、联合和重组,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的资本运营,在内外部竞争和..

上一篇: 47岁女歌手冻龄神话终结 面部僵硬长细纹(图)
下一篇: 汽车消费:今非昔比的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