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路面水毁卸载360 成因与防治措施


更新日期:2016-07-06 09:52:44来源:网络点击:582838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各地修筑了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毋庸置疑。这对提高我国的公路路面质量。增强公路的抗灾能力,改善公路行车条件,提高客货运输效益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重交通荷载、超载、水毁、其它自然环境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近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后不久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程度的病害,导致路面的使用性能迅速下降,严重地影响了车辆快速、安全行驶,而且给养护和维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本文从分析水毁原因入手。提出了设计、施工、养护三个环节提出防治办法。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毁对策
0 引言
近几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们国家的城乡应用的都十分广泛,水泥混凝土路面受水的侵蚀,在综合因素及环境、气候等影响下基层失稳,会产生病害。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毁分析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水的来源水毁的防治,必须先了解积水产生原因。切断积水的产生渠道,及时处理、排除积水,增强对水的抵抗力,就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水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冬、春季节地下水位升高,路面设计标高较低;②路面水从路面“三带”、接缝和裂缝中渗入;③毛细管中的水位上升或相互连通水膜中水的垂直运动;④路肩、绿化带水的渗入。
1.2 路面积水原因
1.2.1 机非隔离墩机非隔离墩施工埋设时,两侧砂浆封闭不严、质量不合格,泄水孔标高不准,日久封闭口松动漏水;养护时泄水孔疏通不及时。造成积水。
1.2.2 非机动车道施工时,非机动车道横坡控制不好形成反坡:通车后,机动车道沉降量大于非机动车道,导致非机动车道偏高,产生积水。
1.2.3 接缝渗水填缝料剥落,导致路面雨水渗入基层。
1.3 路面结构层处于水饱和状态,在重载频繁作用下,基层条件恶化实践和研究表明,路面过早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水渗入路面结构层引起的。水渗入路面结构层,得不到及时有效排除和处理,就会使得路面结构层长期处于水饱和状态,这是引起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
受综合因素、环境、气候等的影响,使得混凝土路面基层条件恶化,导致面层唧泥、裂缝、断板、错台、拱起等各种病害的发生,进而造成混凝土路面破坏,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路面结构层长期处于水饱和状态,在重载、水泥混凝土板块收缩应力、翘曲应力等重复作用下,使得路基发生唧泥、冻融现象,路基土不均匀膨胀和沉降,细粒材料的冲刷及流失,导致基层脱空,使混凝土板块支承条件恶化。
1.3.1 唧泥作用在路基基层处于水饱和状态时,重载压低了受弯的路面板边缘,重复作用就会产生唧泥现象。在重载车辆的作用下,车轮使得后板回弹时形成真空,这种负压进一步将水泵入业已形成的原始空隙中,车辆载荷再一次作用,挤出空隙中的水和粒料,这就是唧泥现象。唧泥使得细粒材料发生冲刷、流失、移动等产生唧泥病害。细粒材料移动积存在路面板的末端,导致路面的错台、不均匀支撑以及路面板破坏、断裂。细粒材料冲刷、流失,使路面板底沿横向接缝位置脱空,路面板受弯产生横向裂缝;沿路面外边缘位置脱空,使路面板产生纵向扭距而产生纵向裂缝;板角位置脱空,产生板角断裂缝、沉陷等。
1.3.2 冻融作用 路基基层在冻融作用下松散、破碎,失去支撑能力,从而产生各种病害。
1.3.3 水冲刷路堤作用一侧为沟、渠的高填方路堤,由于沟、渠中的水对路堤浸蚀坡脚,造成边坡下滑,基层失稳,引起路面纵向裂缝、侧移等病害。
1.3.4 基层失稳护规范中提到的常见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形式,根据其原因分析基层失稳是板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水的作用则是造成基层失稳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具体的防治措施
水毁原因特别复杂,要想有效防治,必须从设计、施工、养护三个环节入手,加强重视。
2.1 设计阶段
2.1.1 横断面为了保证路面水能够及时排除,机非隔离墩最好不要设置,即使设置也应采取放在路表面的隔离体系。非机动车道路面标高要比机动车道标高低5cm为宣,因为通车多年后,机动车道沉降量大于非机动车道约3cm左右。非机动车道横坡要大。以3%为宜,目前横坡设计多为1.5%-2%,由于下沉和施工等原因,常出现平坡甚而反坡现象。
2.1.2 排水体系路面下排水不足是引起路面性能不佳和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所以,设计时应考虑一个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排水体系来及时排除路表、路面下各层次的水,以及切断地下水浸入。
2.1.3 接缝必须选用满足功能要求的密封、接缝材料,选择合理的接缝构造尺寸,以切断路面水的浸入。
2.1.4 基层为了增强对水的抵抗力,提高结构的整体效能,必须设计合适的基层体系,提高基层的水稳性。
2.2施工阶段
2.2.1 把好“四关”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关、施工工艺关、现场旁站监理关、各环节验收检测关,必须严格按照公路有关规范、标准要求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2.2.2 接缝施工必须做好接缝的清洗和表面处理工作。一方面,低质量的密封材料受热时流淌,受冷时脆裂、粘结性低,使接缝丧失防水性。另一方面,施工不当也会使密封材料的性能降低,甚至丧失防水作用。如果接缝壁上粘附有水泥浆、灰尘或潮湿,即使性能好的密封材料也难以粘结牢固。接缝璧粗糙有利于提高粘结强度,混凝土强度低时切割的缝壁会具有较粗糙的表面:强度高时,切缝表面较光滑,所以切缝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2.2.3 基层施工提高基层的施工质量,在路基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检验。每层质量指标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以提高基层的水稳性。
2.3 养护阶段对于出现的病害,采取了灌浆、开设横向排水沟、凿除重浇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1 凿除重浇。对于破损成3块以上的严重破碎板,可凿除后重新浇筑混凝土板块。对于基层松软的问题,可使用素混凝土和夯实相结合的补强方法,局部设置钢筋网进行补强。
2.3.2 灌浆。对于板底脱空积水的板块和严重裂缝板块进行灌浆处理。对于孤立的一块板采取钻4个孔,对于许多连续板块的,考虑到板块之间的相互联系,采用3孔或2孔的形式。每个孔距板边大约0.5m左右,钻孔深度大约比板厚深4~5cm,成孔直径为42—45mm,压浆压力控制在2Mpa以内,保养时间约为5~7天。
2.3.3 设置横向排水管。对于排水不畅的地方每隔10m设置一道横向排水PC管,与机非隔离墩相接处设置一小积水井,将水排到路基以外,定期进行疏通。
2.3.4 灌缝。加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养护灌缝的控制,采用水泥混凝土灌缝机灌缝,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灌缝的养护,尤其要加强雨季之前的养护工作。
鉴于目前的体制,养护部门不能参与道路的设计和交竣工验收,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通车后道路出现的问题往往不甚了解,因而造成了许多工程遗留问题。建议今后能让养护部门参与到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卫的各个主要环节中去,以有效地解决道路的养护和长效管理问题。

相关:

股指重回“1”时代固定收益基金拼稳健三年“熊”途A股重回“1”时代,这使得投资者对股票等权益类产品的投资变得小心翼翼,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一些每年都为投资者带来正回报的基金,表现出强韧的生命力。正是看到了投资者迫切的需求,基..

走近非洲系列:悄然兴起的南非电脑市场南非为南部非洲最为重要的经济大国,也是非洲IT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南非政府加强黑人经济实力政策的执行,造就黑人新贵及中产阶级崛起,使得南非经济高速成长,国民购买力也逐年提升。南非信息产业近几年..

上一篇: 加入地铁文化之友俱乐部有礼
下一篇: 沥青拌和楼成套设备易地安装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