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论谢娜微博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新日期:2016-07-06 09:48:44来源:网络点击:582794
摘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内涵。因此,高职院校在注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经济内涵、管理模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践表明,创新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乃至命运,创新是当前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继续蓬勃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内涵。能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亦已成为评价一所高职院校地位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在注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培养创业型人才,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 高度重视高职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此,有关部门对推动大学生创新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全方位地进行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不少高等学校也为推动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举办了相应的教育活动,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如清华大学早在1998年5月即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由于实施了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从而产生了如视美乐公司、博创公司等一批高新创业企业,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的较好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在我国大学生中超过一半。高职院校学生所具有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特点以及其所面临的社会形势决定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大量的创业型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层次相对较低,他们安于习成,独立性较差。不愿意冒风险,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领悟和感受能力较差,普遍较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压力又较大,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时候,更应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必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2 树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
“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首先要赋予教育对象以谋生的手段:其次,要最大限度第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我们应树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教育对个体成长作用的观点,全面考虑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当前,尤其要注重创造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环境,鼓励发挥特长和勇于创新,在合格基础上鼓励拔尖,在规范的原则下增加学生的自由选择、自由发展。从单纯以知识、能力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转到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评价标准上,树立融知识传授、技能传承、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价值观念。
3 优化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学改革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环节。要围绕”实基础、宽口径、重个性、善创新”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同时要努力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如美国大学的理工类不论哪个科,进校以后,《会计》、《成本核算》、《基本管理》等是一年级的基础课。这些课程学生学得不是很深,但以够用为目标。这样,学生在以后自己创业时能懂一些,并能根据自己的创业需要去进一步深造。二是处理好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实现现代技能教育与现代人文教育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用技能当中有许多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不是只指高新技术或某一产业,而是贯穿于工作中的新理念、新概念或新创意。三是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高职教育进行的是一种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所以理论教育要为能力培养服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在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中技术的能力,使人才培养不囿于书本与学校范围,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在学生评价标准中的分量,给学有专长的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与发展空间,形成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如对于部分优秀学生,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允许校内选择专业方向:允许有专长的学生减免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对在专业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就业时给予特殊的政策。
4 营造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把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全面渗透创新教育,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型人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突出创新教育的主题,广泛开展创新教育的宣传工作,营造创新教育的浓厚气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立志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学生社团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是开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和实践的基地。学校应增强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教育实跋中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品位与质量。各社团要围绕创新教育广泛开展活动,诸如举办创新论坛、创新体会讲座,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再次,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活动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如举办学生课外作品展、组织学生参观成功企业,开展创新计划竞赛等。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
5 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环节,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对塑造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具有核心作用”。我们应该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相,在专业教育中全面渗透创新教育,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教育是基础,创新教育是实践、应用与发展,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但必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结合各专业的实际和特点,根据创新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较完善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高职院校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创新,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增设一些创新教育课程或选修课程,如“创造学”、“科学方法论”等,并在相关学科课程中增加创新教育的教学内容,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如对管理类、经济类、营销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有效的实践锻炼、丰富的案例研讨对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创新教育oX如结合相关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创新活动。模拟创新是刨新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创新教育的其他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都将在这一环节得到具体应用和体现。尽管参与这一过程的资金有限、时间有限,但却有助于学生创新经验的积累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经济急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和竞争激烈的时代,创新水平的高低和创业人数的多少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念。从挑战中抓机遇,不断探索与实践,努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断为祖国的昌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

24只基本面良好的超跌股“市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在市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现在市场正处在极度的恐惧之中,市场的成交量低迷,在这个时候,投资者是否可以考虑贪婪些?当然,现在可能谁也不敢保证,这就是最低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和过去3000点、..

现代企业管理策略分析摘要: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把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

上一篇: 诚信铺就创业之路
下一篇: 菊花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