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醒组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影响的计量分析


更新日期:2016-07-04 23:35:36来源:网络点击:581091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构建城镇、农村、城乡以及各省市间收入差距对总消费影响的计量模型,定量研究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消费的影响效应。并在杜贝森的相对收入假说理论基础之上,对计量模型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消费的影响效应在1995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20世纪80年代早期到90年代中期,适当地扩大过低的城镇居民以及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有助于促进总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农村居民间以及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缩小农村以及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可进一步提高总消费。而此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消费的负效用开始显现,此时必须把提高居民收入的重点放在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阶层。
关键词:收入差距 总消费 计量模型 基尼系数
收入差距对总消费影响效应研究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而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难题。最终消费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最终消费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有:政府消费率不低而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消费率不低而政府消费率偏低;政府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都偏低。我国政府消费率基本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我国最终消费率偏低是由居民消费率偏低造成的。因此扩大消费需求不是要扩大政府消费而是要扩大居民消费。而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促进国内居民总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居民消费不足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社会各阶层群体间的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分配体系总体结构失衡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缩小收入差距是否可以同时缓解中国经济当今面临的低消费以及过大的收入差距这两大严峻挑战,以及缩小哪类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可以达到此目的这一问题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收入差距对总消费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在现有的西方消费理论中找不到现成的明确结论,他们之间的关系隐含在消费函数逻辑推理的背后。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讨论了最早的消费函数理论。这一消费理论又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观点是:在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中,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取决于其收入的绝对水平C=α+βY。同时也表明,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即一个人的收入越高,消费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小。这就意味着收入差距扩大会对消费产生负作用。
1949年美国学者杜森贝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之间存在“示范效应”,而消费本身存在“棘轮效应”。根据示范效应,收入差距越大,示范效应越大,通过消费来维护自己自尊和社会地位的压力越大,进而增加消费。根据棘轮效应—消费的不可逆性,收入差距扩大会促进消费。之后发展起来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本质雷同,均认为微观主体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效用,因此其消费函数都建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理性的消费者不仅会根据当前收入,而且会根据预期的未来收入等信息来选择一生的消费,使之服从一条比较平稳的最优消费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一生总收入是多少,平均消费倾向都不会变,因此收入差距不会影响消费。然而,在广义的生命周期假说中,考虑了遗赠动机后,根据函数逻辑推理,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边际效用的弹性与遗赠边际效用的弹性之间的相对大小,而二者之间的大小仍未有准确的估计。之后的预防性储蓄假说和流动性约束假说是对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的修正,这虽然会改变消费函数的某些特征,但其对之前阐述的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效应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当前,西方消费理论仍不能明确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因此,研究收入差距对总消费的影响效应也具有理论意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度量
本文从《各地区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计算以及非参数计量模型分析》以及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报告中直接得出1980-2007年中国东、西、中、东北部地区的城镇基尼系数以及农村基尼系数。文章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采用计算基尼系数的比例法计算出1980-2007年中国东、西、中、东北部四地区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具体数据见图1、图2。
从图1与图2可以看出,城镇基尼系数整体上呈现上升的态势,且上升速度快,坡度陡峭。1990年以前,城镇基尼系数比较平稳,大体稳定在0.16左右,1990-2000年城镇基尼系数开始增大,进入2000年后,城镇基尼系数出现了猛然的骤增。可见,近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明显恶化。
从地区差异角度来讲,四个地区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上差异明显不大,都以同一态势增长。说明四个地区间收入的差异在城镇居民生活上体现不明显。
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见图3,农村基尼系数四地区间的均值与方差见图4。从图3与图4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也是逐年递增,但增速小于城镇基尼系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一小段明显的下降时期,在90年代初期有一小段明显的加速上升时期,其余阶段比较平稳。但总体上,农村基尼系数值要大于城镇的基尼系数值。四个地区在农村基尼系数地区差异上也不是很明显,不过从图3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受地区差异影响要大于城镇居民。其中东北地区的变动趋势明显与其他三个地区不同,波动幅度更大。因此,各地区间的收入差异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较为明显。

城乡间的基尼系数见图5,城乡基尼系数四地区间的均值与方差见图6。从图5和图6可知,城乡基尼系数也是总体上逐年上升的,但上升幅度远不如城镇以及农村基尼系数的上升幅度大,且其振动幅度比较大。1980-1989年这10年间城乡基尼系数先上升后下降,经历了一次峰值,而1990-1999年这10年间城乡基尼系数有两次比较明显的波动,经历了两次谷值。进入2000年,城乡基尼系数开始趋于平稳,稳定于0.54左右。地区差异在城乡基尼系数上表现得比较明显,从图5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基尼系数值波动的幅度很大,而东部地区的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因此,从基尼系数角度讲,地区间的收入差异主要表现在城镇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差异上。
因此,单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这二十几年的波动趋势角度来讲,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近10年来正高速递增,逐年恶化,而农村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省际间的收入差距在近10年趋于稳定。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省际间收入差距的数值相对合理,但城乡间收入差距的数值过大,超过世界银行的警戒线。
计量分析在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时,考虑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众多,主要有收入因素、物价因素、收入差距因素、地区差距因素、消费观念差异因素等。在考察收入差距对总消费需求的影响关系时,必须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建模时,把收入以及收入差距因素作为外生变量,而计量模型中的随机干扰项则可以用来反映那些由于物价因素、地区间差异、消费观念差异等次要或难以衡量的因素所导致的消费差异的影响。
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结论分析
利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以及杜森贝提出的相对收入假说消费函数理论,在我国居民实际收入以及实际消费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的计量模型不仅通过了经济意义检验,而且通过了统计以及计量经济学检验,且计量结果较符合现实情况,因此可以说这两种假说比较符合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计量模型结果表明:1995年为结构分界点。1995年以前,消费的“棘轮效应”更显著,但总收入对总消费的弹性系数略小于1995年后的值,说明1995年以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小于1995年之后的比例,大部分还是用于储蓄,但消费量正逐年随着前期消费的增长而迅速增长,进而导致1995年以后0.62的收入消费弹性系数。此后,消费惯性的作用减弱,说明总消费开始趋于平稳。1995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正作用于总消费,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负向地影响着总消费量,说明1980-1995年间,城镇居民以及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还比较小,但农村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因而在此期间,应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消费的增长,但同时应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1995年后,只有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的影响总消费,且是负向影响,但其影响力度小于1995之前。说明1995-2007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已增长并且数值过大,而城乡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已趋于稳定。此时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消费增长。从地区收入差距角度来说,1995年以前地区收入差异显著的负向作用于总消费量,但1995年之后,地区收入差异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1980-1995年间,地区间收入差距比较大,此时应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促进总消费。1995-2007年间,地区间收入差距缩小并且趋于稳定,此期间影响消费的主要是地区间不同的消费习惯、人文政策等。
此外,无论是改进前的还是改进后的计量模型,1980-1995年间还是1995-2007年间的计量模型,均存在严重的异方差现象。因而有必要就总消费量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间的异方差现象进行分析。1980-200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以及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的自然对数值与总消费支出的自然对数值间的关系见图7。
从图7可知,随着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增加,总消费量先是由低于总消费均值上升到高于总消费均值,然后再次下降,之后又经历了由低到高的阶段,最后再次下降到均值以下,因此为促进总消费,最佳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值应控制在0.17-0.18以及0.22-0.26左右。当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0.23-0.24左右时,总消费量普遍位于均值上方,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到0.30-0.32左右时,总消费量下降到均值下方,之后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总消费量分布比较分散,异方差现象严重,因此为促进总消费,最好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0.23-0.24左右。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0.48提高到0.52之后,总消费的分布呈两极化分布,且两极化现象严重,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0.52之后,高收入阶层的总消费量开始下降,而同时低收入阶层的总消费量也在下降,因此从促进总消费的角度来讲,最好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值控制在0.48-0.52期间。
四个地区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以及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的自然对数值与总消费支出的自然对数值间的关系见图8。从图8可知,地区间收入差距与总消费间总体上呈现出单调递增型异方差性现象,说明当各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小时,总消费量集中分布于均值左右,当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到较大时,各收入阶层的总消费量较为分散,且随着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总消费量的分散现象即异方差现象更加严重,再加上总消费均值随着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呈下降趋势,因此为促进总消费,应将地区间收入差距控制在较低水平。
政策建议
结合基尼系数走势以及计量模型结果可知:近十多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并导致了总消费量的增长缓慢。同时,进入2000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均趋向于稳定,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概稳定在0.35左右,而城乡收入差距稳定在0.54左右,其中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值不是位于促进总消费的最佳区间内,但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还相对合理,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值既超过了促进总消费的最佳水平,也超过了世界银行的警戒线。因而虽然1995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但仍应进一步加大力度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将其控制在0.4以下。同时为了促进总消费,政府也应加大力度进一步缩小城镇间的收入差距,最初目标将其控制在0.22与0.26之间。

因此,政府在扩大居民收入进而增加居民消费时,应大部分增加城镇居民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以及农村居民和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以有益于总消费量的增长。
以上结论分析以及政策建议说明1995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略见成效,1995年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已缩小且趋于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趋于稳定,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呈逐年缩小的态势,但同时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速度过快,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值过高,这两点仍需政府部门继续提高重视。政府近两年在扩大内需过程中,主要瞄准农村地区,视农村地区为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重点目标并继续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是正确的,但同时,政府也应将扩大内需政策向城镇居民中低收入阶层倾斜。此外,虽然地区间收入差距已缩小,但为了扩大内需,政府应采取措施进一步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尤其是促进极其贫困地区的发展。但重要的是,政府应认识到利用各地区的自身比较优势来发展当地的经济,从而提高其平均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蔡生.弹性分析在经济应用中的作用.沈阳大学学报,2001.6
2.陈昌兵.各地区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计算及其非参数计量模型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
3.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经济计量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相关:

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日前,从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获悉,今年1至5月份,我国食品工业已经实现1.82万亿元产值、14.6%的增速,高出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6.57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20.4%,预计今年总产值突破4.9万亿元。据..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法律顾问摘 要: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必须熟练掌握、应用法律。企业法律顾问作为企业的专职法律机构,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关键词:市场经济 企业法律顾问 职能中图分类号:DF411.91文献..

上一篇: “引产入校、以产促教”教学成果初探
下一篇: 一个产业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