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交通运输职业教育体系xvideo.com 创新探讨


更新日期:2016-07-01 18:06:35来源:网络点击:543906
◆ 中图分类号:U11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交通人才的需求出发,以青海省为例,分析其交通专门人才发展状况及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青海省交通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与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其发展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职工素质的高低,又取决于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只有建立一支专业结构比较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才能为交通运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与智力支持。本文以青海省交通行业为例,分析其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为创新交通运输职业教育体系有所启示。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选择青海省交通厅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研,调研涉及全厅各单位从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调研内容涉及专业技术人才“外流”现象、对目前人才政策和工资福利待遇的满意度、对事业发展前途的乐观度、对再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满意度等问题。采用单个人才调查与单位调查相结合、查阅文献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人才需求预测具体方法采用专家调查法、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自适应过滤法等。
调查结果与分析
人才状况满意度分析
据调查统计,青海省交通行业专门人才中接近50%的人对继续留在青海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对目前人才政策的满意程度则更低,只有35%的人表示满意,65%的人不满意。这与目前青海省交通行业的人才政策有很大关系。有38%的人才对目前工资福利待遇状况感到满意,39%的人认为一般,23%的人感到不满意。尽管他们的工资待遇已大大改善,但与期望值还存在一定差距。只有31%的人对自己的事业发展前途感到乐观,57%的人认为一般,12%的人认为不乐观。仅有30%的人对目前的再教育和培训工作满意,70%的人则认为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这些调查结果仅针对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相比而言,这些单位在工作环境,工资、福利待遇方面较好。如果加上州、县的各级交通部门,其满意程度则会更低。
从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学历状况分析
截至2008年底,青海省交通直属单位职工总数为11047人,高中文化水平及以下占42.75%,技校毕业占4.40%,中专毕业占15.22%,大专毕业占27.72%,本科毕业占9.69%,研究生毕业占0.22%,低学历者占绝大多数。青海交通行业直属单位拥有各级各类专门人才583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18.76%;大专学历占52.45%;中专占28.79%,本科以上学历比重小,大专学历所占比例较大。
职称比例分析
职称是行业对专门人才所拥有的专业水平的一个评价标志。它与学历不同,职称代表着人才当前的技术水平,所对应的人才水平是动态的。青海省交通行业专门人才队伍中,高级职称占9.11%,中级职称占36.89%,初级职称占53.99%,从职称结构看,初级职称比例大,中高级职称比例小,尤其是高级职称人员过少,缺乏学科带头人、知识和技术创新人才、高层高级管理人才。
专业结构分析
青海省交通人才专业结构中公路工程管理专业占3.13%,运输管理专业占0.67%,道路桥梁专业占17.30%,经济管理专业占10.38%,其它专业占68.52%。青海省交通行业中从事交通主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人才相对较少,而非交通主专业人才占比偏大。交通人才中辅助系列人员过多,专业结构不合理。
专门人才密度分析
所谓“专门人才密度”是指某统计范围内的专门人才数与职工总数之比,反映一个地区的科技水准。青海省2001-2008年的人才密度由原来的10.37%上升到13.48%,但与交通运输部要求的人才密度标准26.88%差距甚远。
年龄结构分析
青海省交通行业人才的年龄结构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38.72%,35岁到45岁的占31.77%,45岁以上的占29.51%,老、中、青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现代管理学表明,科研人员最佳的年龄区间是35岁到45岁。在此期间,可形成一定的创造高峰。青海省交通行业人才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的发展态势。
结论和建议
结论
青海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青海省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人才队伍的结构不优、层次不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掌握现代物流及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严重短缺。公路交通建设第一线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技能型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在目前我国教育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条件下,必须依靠具有行业特色的交通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来缓解交通领域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局面。
建议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只有依靠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核心的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技能是什么必须交由市场决定和检验。职业院校要树立牢固的“市场意识”,必须针对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青海省交通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依托行业、紧紧围绕交通事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调整办学布局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2.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关键。青海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要采取切实措施,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术带头人,推进青海交通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双师型”教师数不低于学校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0%。应按此要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行业进行专业实践或技术服务,提高教师实践和动手能力。
3.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交通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际训练是培训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交通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要根据青海省交通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以建在职业院校或校企结合的企业。企业是打造高技能人才的熔炉,校外实训基地是产学结合、实习就业结合的最好场所,两种基地的建设应该并举。
4.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青海交通事业的发展必须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必须优化从业者的知识结构,提升从业者的创造力,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制订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计划。要构建以职业院校为基地,以继续教育为纽带的终身学习体系。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为交通行业培养大批亟需的科研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使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造就一支与青海省交通事业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职业教育也进入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交通行业新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交通产业结构调整和交通科技进步等新形势对交通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交通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和交通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培训满足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工作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重任。为了适应交通运输业新的跨越式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适应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和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的需要,促进交通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建立与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交通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郭瑞军,朱国宝.对湖北省公路客运量预测模型的探讨.交通科技与经济,2003
2.陆莎,黄鸿春.广西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预测模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
3.王香菊,顾涛.专门人才预测模型的应用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3
4.谭亚婷,罗瑾琏.上海市科技紧缺人才预测.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

相关:

白手起家创业者:付出总有回报13岁做生意、3000元起步资金、18年创业艰程,开办的企业年产值从不到2万元上升至超亿元……这些都是王大安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业履历”,其“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经历与品质成为广大创业青年的楷模。曾先后获得..

为何中国选择放弃Millicom翻译:曹 谦直接导致中国移动与卢森堡millicom谈判崩溃的一次会晤很有可能是最近中国移动在北京召开的一次高层会议。对于中国移动的退出,并不能像某些人一样持简单的批评态度,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在合作的战略层..

上一篇: 金友华接任荣事达三洋董事长等
下一篇: 关于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