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安徽大学教务系统


更新日期:2016-07-01 14:58:42来源:网络点击:542389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同样,在经济生活中,普遍观点认为,中国贸易顺差的变动方向将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方向相反。因为人民币汇率上升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外国商品更便宜,从而增加进口;对外国人来说则是中国产品更贵,因此减少购买并在宏观意义上降低中国的出口。这两方面的效应叠加将直接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
然而,现实情况却背离这一常识,人民币汇率上升与中国贸易顺差扩大两“虎”共存。2008年1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市场汇价为1:7.28,相较于2005年6月的1:8.28,人民币累计升值12%。同时,对2005年以来中国进出口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汇改后中国贸易顺差增长趋势明显。2007年1-11月中国贸易顺差的累计值高达2381.2亿美元,是2005年全年贸易顺差1020亿美元的2倍多。
为何“一山能容二虎”?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对“虎”的认识就存在问题。目前习惯用人民币与美元的双边名义汇率来衡量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这一方法本身就存在重要缺陷。2005年7月以来,美元相对于欧元、瑞士法郎、澳元和俄罗斯卢布均有不同幅度的贬值,而对日元则有大幅升值。因此,在美元整体相对贬值的情况下以人民币与美元的名义汇率来考察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显然不太合适。另外,在中国出口中虽然以美元结算具有明显优势,但具体比例并不清楚。从中美贸易来看,2007年1-10月中国对美出口仅占中国出口总量的19.4%。因此中美双边名义汇率并不是衡量人民币币值的上佳指标。
相对而言,使用名义有效汇率将更好度量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概念上,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按照IMF以指数形式公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 2000年的指数为100,2005年6月为93.16,2007年7月为99.72,这意味着此期间人民币升值7%。而按照月度平均的中美双边名义汇率,人民币则升值8.5%。后一种方法明显高估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
原因之二则在于贸易顺差这只“虎”比我们认为的更加强壮。诸多研究指出,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是中国公司获利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有理由认为中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是,贸易品部门整体或部分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工资上涨和货币升值幅度,从而企业在成本上升情况下出口仍然有利可图。
由于制造业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部门,因而考察2005年以来该部门的数据,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否抵消工资、币值等成本上涨给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结果发现,2005和2006年制造业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于成本上升的速度。而且,出口交货值排名前20的重点行业绝大多数情况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重点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成本上涨间差距显著缩小,说明劳动生产率相对于成本提高给企业带来利润空间在缩小。即使如此,纺织服装制造、钢压延加工、棉化纤纺织加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棉化纤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金属船舶制造、水产品冷冻加工、通信交换设备制造和玩具制造等出口大户劳动生产率相对较快增长的趋势仍然明显。
最后,人民币汇率上升与贸易顺差扩大两只“老虎”的关系也远比通常认识的复杂。在开头所谓“二虎不相容”的推理中实际上漏掉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币值的相对变动会不会充分传导至贸易商品的价格上。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1%,那么在美国市场出售的、以美元计算的中国出口品其价格是否都同时提高1%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出于市场因素的考虑,贸易商品价格与交易货币币值的同时、同比例变动几乎不可能发生,特别是其中存在时滞和产品差异。当人民币升值时,出口商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愿意提高以进口国货币表示价格,而是试图通过降低利润率吸收贬值的负面影响。只有当人民币长期持续升值使利润率的缓冲作用显著降低时,出口商才会提高价格或停止生产。从长期看,汇率变动对中国商品出口价格传递程度较高的主要是“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这两大类,而在“杂项制品”上甚至还出现了逆传递现象。这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出口商品不一定更贵,进口商品不一定更便宜,贸易顺差也不一定降低。

相关:

投资非洲,你做好准备了吗?非洲大陆这块没有开发的宝藏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商人的目光。近年来,中国已经在非洲的49个国家建立了投资项目,总额超过10亿美元,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可以说,现在投资非洲正当其时,关键是您做好投资的准备了吗?非..

浅谈农村电气化建设对农村发展的作用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电气化建设对社会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农村电气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必要性。关键词:电气化 新农村 能源 经济发..

上一篇: 我国会计类鉴证服务业的社会责任披露体系研究
下一篇: 鞋类出口期待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