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浅谈外墙安全阀校验报告 渗漏的质量保证


更新日期:2016-07-01 14:26:47来源:网络点击:542098
摘要:外墙渗漏水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施工技术人员,成为工程质量的通病。通过学习和借鉴有关技术资料,根据长期以来的施工经验,对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渗漏水通病,阐述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只有满足必要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就能根除渗漏水通病,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渗漏 原因 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增多,大部分建筑物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了减轻钢筋砼框架、框剪结构楼体的荷载,填充围护墙多采用轻质砌块、砼空心砌块等。这些材料具有容重轻、隔热保温性能好、施工方便,且能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因此,在框架、框剪结构填充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常出现外墙渗漏造成质量通病。每当大雨过后,外墙面上出现一片片的湿印迹,使外墙面层脱落开列、空鼓,室内墙面变色、发霉、涂料起皮,面层起粉,严重地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了业主对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产生不满情绪,给业主生活带来了烦恼与不便。
1 质量方面造成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1 原因分析
1.1.1 外墙选材不当,采用了吸水率大的轻质砌块,砌块几何尺寸不标准,砌筑不挂线的一侧凹凸不平,有的块体之间平整度差20~40mm。这样,极易造成抹灰砂浆厚度不一。如厚度大于25mm,施工过程中会形成自坠裂缝,墙体底层灰便会造成漏水隐患。
1.1.2 砂浆强度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就差,容易渗水。砂浆质量控制不严,砂中的含泥量大及砂过细,致使砂浆和易性差、收缩大、强度低。
1.1.3 饰面砖质量达不到使用要求,存在外形歪斜、掉棱缺角、脱边、翘曲和裂缝现象,有的吸水率和干缩变形大,抗冻融能力差。
1.2 防治措施
1.2.1 设计时外墙填充墙应优先考虑采用低吸水率的轻质砌块材料。
1.2.2 轻质砌块的几何尺寸和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外填充墙应采用标准的规格砌块,砌筑前先清除砌块表面污物。
1.2.3 砌筑砂浆应选用洁净的中砂,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砂浆,严禁用泥砂、石粉砌墙。有条件的宜采用防水砂浆,确保砂浆强度,提高砂浆的抗渗性能。
1.2.4 饰面砖应向有资质厂家采购,要上等级、质量优的产品,保证表面光洁,四角方正,厚度一致,颜色均匀,边缘整齐,低吸水率,干缩变形小的面料,抗冻融能力强。
2 砌筑质量方面造成渗水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2.1 原因分析
2.1.1 施工时贪方便,砌块未经挑选,将缺棱掉角、翘曲变形的砌块用于外填充墙,而且反手砌筑,使外墙平整度差,造成表面凹凸不平,使外粉刷厚薄不匀,产生干缩应力,使外粉刷面开裂,有的起壳,雨水极易渗入砌体。
2.1.2 干砖砌墙,砌体质量较差。由于干砖易吸水,砂浆标号降低,造成砂浆与砖体粘结性差,从而在灰缝与砖之间有渗水缝隙,且肉眼看不到,不易修复,造成长期渗水。
2.1.3 砌体组砌方法不当,形成通缝。砌体的水平缝,头缝及竖缝中的砂浆不饱满,在砌体中形成许多空隙,渗水机会多,流向复杂,难以查找。
2.1.4 抹灰前基层处理不当,砌墙脚手洞、模板预留洞、穿墙洞等未按规定嵌补密实;砼墙体与砌块搭接处没有处理好,造成外墙渗水。
2.2 防治措施
2.2.1 应提前做好砌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材,喷水湿润,砌块表面清污、盘角挂线工作,砌块应提前浇水,水应浸入块体内10~15mm。
2.2.2 应重视砌体质量,把干砖浸水、砂浆强度及砌体灰缝饱满度作为重点来抓。墙体砌好后,应经施工员及质检员检查,发现通缝亮点,应修补后,再进行外墙抹底灰。
2.2.3 正确掌握组砌方法,注意砌筑的块型排列,不得产生通缝,以增强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砌体的灰缝砂浆饱满度应达到90%。有条件的可在砂浆中掺入一定的外加剂,以增加砂浆的保水性和和易性,提高抗渗性能。
2.2.4 除不允许留有脚手洞等的砌体外,原则上尺量少留洞。抹灰前提前检查外墙面的空头缝和孔、洞并做好记录,要专人负责清除缝、孔、洞的杂物和灰浆,并冲洗干净,然后按要求嵌缝、补洞、检查,把好外墙防水的第一关。
3 外粉刷处理不当造成渗水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3.1 原因分析
3.1.1 砌体浮灰清理不干净,没有浇水湿润,砌块界面没有“毛化处理”,造成粉刷层空鼓、裂缝、脱落。
3.1.2 突出墙面的腰线、门窗、阳台的滴水线处理不当;外墙饰面分格条采用木制分格条,宽厚不一或分格条变形。起条时间不当,起条方法不对,使分格条边棱受损,缝底没有用水泥砂浆勾平抹光,造成渗水。
3.1.3 穿外墙管道周围砂浆堵塞不严,造成渗水。
3.1.4 外墙抹灰时,两步脚手架接搓处处理不当,擀压不实,亦会留下渗漏隐患。
3.1.5 外墙打底砂浆不管厚薄均为一遍成活,造成开裂,砂浆强度太低,施工不精细。
3.2 防治措施
3.2.1 在粉刷前应将砌体表面浮灰清理干净,提前浇水湿润,并做好砌块界面的“毛化处理”,有条件的可在抹灰前用胶质水泥浆向砌体上刷1~2mm厚,以增强砌体表面与外粉刷的粘结性,随即开始抹灰。
3.2.2 突出墙面的窗台,腰线应预留足够的高度,使流水线的坡度正常;滴水槽嵌条必须拉通施工,深度、宽度不小于10mm,距外墙面不小于20mm。外饰面分格条的规格应为宽度20mm左右,厚度12mm左右,最好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制品。采用木条时,要保持不变形、干净、湿润。掌握好起条时间,刮清分格条面的多余砂浆,用小锤轻打分格条,使其与抹灰层分离后取出,注意不要损坏缝口。清除缝内灰浆,清扫干净,灌柔性防水材料,防止沿缝渗水。
3.2.3 穿外墙管道周边宜用干硬性砂浆分层堵实,外饰面做完后沿管周边注上玻璃胶或密封胶。
3.2.4 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搓时,应在搓端抹实压平,定浆后,可用尺板压逼再用铁抹子切成反搓。当下层接搓抹灰前,应向搓口充分洒水浸润,然后再泼一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接搓。这样便于衔接,不易出现斑痕,且接搓处密实,不会有缝隙。当墙体平整度差≥30mm,应分两次或几次预先进行补抹,达到与墙面基本相平后再统一抹灰。
3.2.5 外墙抹灰较厚部位应分2~3层施工,抹灰砂浆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调配成浆,不得偷工减料。
4 外墙饰面砖施工质量方面造成渗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4.1 原因分析 ①外墙面砖镶贴不牢,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经过冻融后易脱落。②面砖勾缝砂浆标号太低或勾缝不认真,形成很多毛细孔或缝隙,遇到雨后会从毛细孔或缝隙渗入。③面砖镶贴时压住门窗框,玻璃胶打得不严密,玻璃胶质量差,不到一年就老化脱落,失去防水功效。
4.2 防治措施 ①外墙面砖镶贴要牢固均匀、整齐,面层施工前应检查基层抹灰层,遇有裂缝和空鼓处必须铲除处理,并修补后方可施工。②面砖勾缝宜用1:1干硬性水泥砂浆进行勾缝、压光。一般缝宜凹进3mm,形成嵌缝效果。拆架前应全部仔细检查。发现漏勾、压光不匀,立即修整,不留隐患。③外墙面砖镶贴应离开门窗框5mm,缝隙内满打玻璃胶,严禁采用伪劣的玻璃胶。
5 温度裂缝和不均匀沉降造成渗水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5.1 原因分析 ①框架、框剪结构与填充墙交接处受温度影响收缩不匀,产生开裂而渗漏。②外墙门窗框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翘曲变形,使窗框与墙体间产生缝隙,造成渗水。③框架、框剪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应力变化,在填充墙阴阳角或门窗洞口、窗下墙体及一些薄弱部位,产生水平或45°方向裂缝而渗漏。④伸缩缝沉降缝未按要求处理,特别是水平缝和竖向缝交接处最易渗水。
5.2 防治措施 ①砼框架、框剪结构与填充外墙交接处,沿高度方向每600高设2φ6拉结筋,伸入砌体内不小于700mm,当砌块砌至最后一层时,可用填实的空心砌块或用90mm×190mm×190mm的砌块斜砌塞紧。有条件的可在交接处及一些薄弱部位贴一层≥300mm宽的钢丝网片,以避免受温度影响收缩不均而产生开裂。②伸缩缝、沉降缝应认真处理,做到既能伸缩、沉降自由,又能防水。
综上所述,轻质填充外墙渗漏水通病,应着重从砌块材料,砌筑,粉刷,镶贴及构造处理等每一个环节来消除外来水源浸湿外墙面而渗水的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加强现场全面质量监督管理,认真执行有关砌体的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要求施工操作人员按工序道道把关,控制细节,就能够基本杜绝框架、框剪结构填充外墙渗漏通病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相关:

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体验教学【摘要】好的数学教学方式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关键词】小学数学 体验教学 教学方式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

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摘 要: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如何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是每个基层党务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本文是笔者在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根据自己工作体会探讨高校基层党组织..

上一篇: 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讨
下一篇: 建筑幕墙施工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