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汽配交易百度网盘官网 会“内讧”背后


更新日期:2016-07-01 10:44:09来源:网络点击:540280
2月15日,北京某饭店,十几名记者被邀请参加媒体见面会,组织者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业商会。
商会在见面会上宣布,第63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将于2008年4月19—21日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这时,有的记者心生疑虑:自己第二天还被另一家机构邀请参加新闻发布会,内容也是公布第63届全国汽配会举办的信息,只是地点换成了黑龙江哈尔滨,举办时间是2008年5月18—20日,
这是怎么回事?一个具有40年历史的专业性展览交易会,难道将要一分为二?什么因素导致两家机构突起争端?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
主办方“变脸”
“上次在郑州举办汽配会时,主办单位的名字里没有我们,答谢会也没有请我们的人上主席台。当时,我坐在台下都傻眼了。”对《财经文摘》记者讲这番话时,商会常务副会长高建设的情绪有些激动。
他认为,作为多届全国汽配会的主办方,商会全面参与了展商的组织活动,理应继续是主办单位。而现在,“我们组织了半天活动,却靠边站了,让我跟郑州市政府都没法交代!”
在刚刚结束的换届选举中,高建设被推选为商会常务副会长。他来自郑州,是河南万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建设话中所提到的汽配会,是指2007年10月在郑州举办的第62届汽配会。据《财经文摘》了解,此届交易会在公开的宣传中,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皆为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公司。
此前,全国汽配交易会都是由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出面主办。但2007年8月,负债累累的中汽销被北京一中院宣布破产,这样,汽配会便无法再挂中汽销的名字。郑州汽配会是该交易会自举办以来,主办者中首次没有出现中汽销的名称。
在中汽销被宣布破产之前,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公司是其下属单位,多年来一直是全国汽配会的承办单位。据悉,中汽销破产后,其被上汽集团收购。不过,在郑州举办的汽配会上,上汽并未公开露面。
导致此事进一步激化的另一个事件是,不久前,原属中汽销后归中汽配的几个人,因对所签用工合同不满,突然集体宣布辞职。对汽配会来说,这几位是十分关键的人物,因为历年的交易会都是由他们组织实施。
更令人预想不到的是,这个一直负责整个交易会活动的团队,随后集体倒戈,投入了商会的怀抱。
知情人士透露,自商会5年前成立后,中汽销原总经理霍义光就一直兼任会长。后任总经理王笃洋上任后,与霍义光矛盾重重。
据工商联汽摩配商会新任会长刘纯济介绍,去年10月,中国汽车配件市场联合会在济南举行成立10年庆典,这位总经理带着法院、检察院的人追过去,声言要当场拘捕霍,后来经他们多方劝解才罢休。
高建设介绍说,就双方联手举办汽配会的事,他们曾想与中汽配沟通协商。“见过面,感觉说不到一块儿去。他想直接罢免原来的人,自己去当商会副会长,这绝对不行!我们的会长都是由大家公开投票,集体选出来的。”
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导致出现水火不容的局面。就在商会宣布在济南举办汽配会的第二天,中汽配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哈尔滨举办汽配会。两家的名称都是同一个:第63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
“骡马大会”的前世今生
“如果另一方也挂第63届全国汽配交易会的名字,我们就要走法律程序,起诉他们。”刘纯济肯定地表示。
他向在场的记者展示了一份协议,协议由商会同已破产解散的中汽销联合签订。这份于2002年12月24日签订的协议规定,双方联合主办“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和“摩托车及配件交易会”。协议没有相应的合作起止日期,但最后注明,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提到全国汽配会,汽车业界人士都很熟悉。这个主要针对汽车售后市场的交易会,自1965年就开始举办,,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一届,已成为中国汽车配件行业的传统盛会。
不过,汽配会还有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俗称:汽车骡马大会。
这个交易会,最早是原商业部和原一机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汽车配件平衡高度会”,后来演变成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全国汽车配件排产订货会”。几经波折后,主办方转换到中汽系统下属的中汽销,名称则改为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
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全国汽配会一下子火爆起来。当时,这个交易会就像个大市场一样,来自全国的汽车配件厂商聚在一起,把汽车配件就地一摆,就成了展览加交易的大会,有的小厂小店甚至是赶着马车参会。所以,在人们眼里,汽配会是名副其实的“骡马大会”。
1994年,由全国14家汽配市场牵头,在郑州市成立了中国汽车配件市场联合会。这样,从10年前开始,汽配联合会也开始组团参加,主办方由一家扩展为两家。据说双方第一次在济南联合举办“骡马大会”时,当地动用了900多名公安干警。
多年来一直为汽配会组织展商的商会秘书长韩春凤,还记得他们第一次组织进馆交易时的情景:“当时800多个摊位,参展商不愿进馆,轰都轰不进去。”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原来的“摆摊式”展销。
而经过主办方的数年努力,当年的“骡马大会”渐成气候。后来,他们不断提升展会档次,甚至设立“特装展位”,来吸引那些有实力的大零部件商,这使汽配会的档次越来越高。据说,原来一次交易会的收入只有20万元,后来发展到1600万甚至2000万元。
然而,据《财经文摘》了解,风风火火的“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本身,却不具有在工商局注册知识产权的资格。主办方突起纷争,有可能导致一场争夺交易会名称的知识产权官司。
商会发布公告宣称,自己是拥有“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名称的惟一合法权利人。任何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未经商会授权,擅自使用该名称,将被视为侵权。
中汽配也发布声明称,近日,有单位发函称汽配会于4月定在济南举行,私自使用了中汽配传承原中汽公司所属企业精心培育起来的品牌会议名称,涉嫌严重侵权。
此前,国内最大的汽车展会北京国际汽车展的几方,也曾因为争夺展会主办权而兵戎相见,甚至惊动了国务院。最后,有关主管部门不得不出面说和,强制双方继续合作下去。考虑到汽配会的巨大影响,有关主管部门最后是否也会如法炮制?
转型带来的伤痛
“此事反映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一些机构和企业所必须经历的阵痛。”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界人士对《财经文摘》记者如是说。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否可以理解为:如果没有中汽销的破产,也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事件;如果中汽销早些撤销,或许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局面?
中汽销2007年8月破产时,曾被全国各大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因为它是新《企业破产法》出台后,中国第一家被宣告破产的企业。
原上级单位撤销,作为下属机构的中汽配,必然受到很大影响。其自身划归上汽集团,虽然是长期承办方,然而,想再拥有“全国汽配交易会”的资源并非易事。
而商会如果不是及时转型,早早投身到全国工商联旗下,或许今天会面临更尴尬的局面。因为其成立的主体基础,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全国汽配市场联合会”。
2002年,在有关领导明确表态将解散中汽销的背景下,为了保住当时其旗下最优质的资产——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中汽销向全国工商联申请成立了商会,由中汽销总经理霍义光兼任会长。双方联合主办汽配会的协议,也正是在这年年底签约。
实际上,由于原中汽系统被撤销,受到重大影响的绝非仅这两家。如前所述北京国际汽车展的主办方,其中一家自中汽撤销后归到国机集团,而这个集团,又不得不吸纳了来自原中汽系统的十几家机构和企业。
虽然众多机构或企业后来皆各有所属,但原来遗留的一些问题却一时难以拆解,如合作举办的一些活动,共有的一些知识产权,共同创造的知名品牌,联合获得的收入等。
无论是在北京国际汽车展上,还是在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上,都可找到原来存留的这种难拆难解的痕迹。
商会的几位会长,现在就把眼球盯在了原来双方办会的获利上。“这5年来,每年的收入仅利润就有2000多万元,而现在账面上只有4000万元。那么剩下的钱哪里去了?我们很想弄个明白。”刘纯济表示。
据韩春凤介绍,虽然商会年年参与主办,年年帮助组团、采购、举办新闻和信息发布会,但商会从没有从展会中拿过一分钱。商会仅仅是为会员服务,每年从会员那里收取2万元会费。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界人士表示:一些机构改制或转型的后果,是为其下属单位或部门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在多年之后,这些伤痛还会再次发作。揭开旧时伤疤,往往使这些单位苦不堪言。
有的机构或企业由国家下放到地方后,甚至一直适应不了现实,导致多年找不到自己的应有位置。如南汽集团,从中汽系统划归到江苏省,多年徘徊在失落中难以振兴,最终导致被上汽集团并购的结果。
从商会和中汽配的今天看,能早些走向市场,才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改变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然而,中汽销当时却并未随着整个中汽系统消失,而是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苟延残喘了数年,直到无力支撑。
或许,是中汽销破产得太晚,才有了双方今天的“内讧”?不管怎样,一场争端已在所难免。人们只有在万分感慨中拭目以待。

相关:

论企业战略联盟伙伴及模式选择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战略联盟的产生背景和组建战略联盟的动因。阐述了如何挑选合适的战略联盟伙伴,在介绍了战略联盟种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怎样选择正确的联盟模式。最后给出了我国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发展方向的建议。..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摘 要:为更好的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指示,企业党组织要用新的思维和视角来认识当前党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改革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使党建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式下发展的要求,..

上一篇: 遏浪飞舟 砥柱中流
下一篇: 古琦公司的“急冻奇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