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构建和谐百客家加盟 企业


更新日期:2016-07-01 10:30:33来源:网络点击:540138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和科技手段,探索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新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手段,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手段。坚持科学发展,以发展促进和谐。
任何一种理论思想用于指导社会实践,都需要科学的表达形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用加快发展的环境,优化员工成长空间。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而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构建的和谐环境,就是为了谋求最大的正效应。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群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而用发展的环境凝聚人心无疑是最佳的途径。俗话说,企业无人就成止;反过来说,企业发展“止”了,人也失去向“上”发展的台阶。企业只有通过加速发展,才能破解各种难题,缩小员工渴望成才与现实条件下的差异,才能满足员工展示自我价值、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和员工的同步发展中发挥最大效应。
借鉴科学的管理理念,积极规范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用协调发展的环境,磁化员工不懈进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表明,员工身处讲政治的环境,政治意识就会明显增强;身处公平竞争环境,就会主动挖掘自身潜力;身处团结和睦环境,就会感到心情舒畅;身处企业持续发展的环境,就会越干越有劲头。针对当前企业体制改革,不少员工既盼改革,又怕丢了位子;既盼薪酬改革,又怕降了工资;既盼公平竞争,又怕风气不正;既盼走向市场,又怕难以存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在形式上创新,更重要的是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建设的实际,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投入,支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用全面发展的环境,强化员工素质立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个“人”既指个体又指群体;既涵盖人的数量,也涵盖人的素质。随着国企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企业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愈加显现,员工队伍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成才意识普遍得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构建员工全面发展的环境中有所作为,应充分发挥“三大激励”的效能,为员工素质立身提供持续进取的动力。一是用真理的力量激励员工,努力增强说服力。通过理论武装、政治导向、思想免疫等,使员工在物质、精神追求中得到同化,成为一支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员工队伍。二是用目标的力量激励员工。要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追求单一的目标。要积极推动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立体化,职业技能的市场化,从偏重当前的岗位能力,向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和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方向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以稳定保证和谐 ,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营造和谐企业作为价值取向,必须在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多点人性色彩。首先,要多点人文素养,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升文明、体现员工智慧和素质的创造性活动,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员工干成事业的企业环境。其次,要多点人文关怀。把关心人与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和成就人统一起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的“零距离”,达到员工人生修养的“零缺陷”,有效实现个人与群体、员工与企业发展需求的最佳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融洽和谐的企业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做好政工生产结合文章。改变以往政工干部单纯抓政工,生产干部单线抓生产的状况,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工作的有机结合。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有形的服务、无形的引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民心,增强向心力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维护社会和企业的稳定,防范与及时化解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既是当前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对此,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其特殊的功能,一方面,注意引导员工在确立个人愿景时,要充分看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是一体的,个人与企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各种因素都处于互动之中,只有把个人的愿景融进企业的共同愿景,才能通过组织的力量来增强自身的力量,最终实现自己个人的愿景。
坚持自我创新,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孕育和谐 ,着重做好三个关系的协调。企业的前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科学地整合文化资源,努力培育与时代相适应、与企业发展相吻合的“合金”文化。当竞争无处不在,员工更加期盼有一个温馨的和谐企业。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以人为本”,还是企业文化推崇的“人性化”管理、情感式管理和“人际关系”的管理,都要求以诚信为原则,妥善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通过互相尊重,换位理解,使上下级关系更加融洽,在和谐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不断强化团队精神,促进员工把管理规范从“束缚”变为自然,从“他律”变为“自律”的一种养成教育,保证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的有效落实。三是企业及员工与社会和服务对象的关系,加强企业对社会和环境必须承担责任和义务、员工就是企业形象等行业道德教育。
在培育“三大文化”方面狠下功夫。一要精心培育“学习文化”氛围,把员工的文化素质作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视作企业决胜的法宝,积极倡导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工作态度和劳动方式,努力提高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技术构成和知识含量,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二要精心培育执行文化,教育员工充分认识事业成功的艰巨性和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超越以往的模式、超越现成的经验,把工作任务的接受视作承诺,在兑现自己的承诺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决不找任何借口。三要精心培育创新文化,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思维,通过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任务而异的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使企业文化既充满科学精神的理性,又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温情,既富有历史的积淀,又不失时代的特色,使全体员工都成为和谐企业的营造者和受益人,鼓励职工对企业经营、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批评,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

创新拯救危机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说:“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正因如此,创新并不只是来源于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兴趣与热情,也发生在面对威胁的时候。面对金融危机,为求生存,企业未必胸有成竹,但必须力求创新,摆脱..

当代西方区域金融研究摘 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运行和发展既反映区域经济的特点,自身也呈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依赖于金融推动?西方区域金融研究已广泛而较深入地涉及到货币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效应?区域货币..

上一篇: 浅谈企业道德文化
下一篇: 对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