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与上师饮茶:要惜福,不要百无聊赖的意思 太享福


更新日期:2016-07-01 10:18:19来源:网络点击:540021
上一篇,我们说过了苦难。这一篇,我们来说说惜福。
2007年初,影星陈晓旭罹患癌症香消玉殒。陈晓旭在世时对佛法的传播做出了很多贡献,加上她最后是以出家人的身份病逝的,这些因素使得很多亲近佛门不太久的佛教徒,产生了深深的疑惑:真的是善有善报吗?修行真的能带来福气和好处吗?
我们不妨静一下心灵,或许可以解读发生在陈晓旭身上的事。
诚然,陈晓旭在出家以前有过很多功德无量的善举:出钱印刷佛教经典、赞助慈善事业等;在她心里,也一定相信自己的所为会给自己带来健康幸福的生活。那么,她的英年早逝,问题出在哪里呢?据悉,皈依前的陈晓旭在息影后走进了广告界,生意异常顺利。她开的广告公司是全国广告业五十强之一,“五粮液”就和她的公司有长达11年的合作。从影星到成功商人,陈晓旭有意无意间享受了巨大的福报——红遍大江南北,生意场上心想事成,出入有豪宅房车……无论是出名还是挣钱,对她而言都是如此简单。
那陈晓旭是大福之人吗?陈本人说她与林黛玉很相似,性格孤僻,情绪容易波动。传统道教和中医理论里,人的性格和情绪对身体有最直接的影响。信佛后的陈晓旭说:“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真正地想清楚,并且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全都赎掉,然后做一些好事。”她还说,“我希望生活尽快过去,希望现在就过老年人的生活,希望过我爸爸妈妈那样的生活。”佛教里把基于这种思想而去做的善事称为福德,而不是功德。
从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来说,做福德也会功德无量,因为佛教认为每个人本来都是佛,最终必将成佛,到成佛出离六道轮回的时候,原先做的福德就是功德了,所以佛教只说“功德自然在”。
既然陈晓旭做善事积累的是福德,那么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就符合六道轮回的基本法则——因缘果报。“因”就是思想言语行为的造作,“缘”就是环境等各种因素,“果”就是各种的造作所形成的结果,“报”就是形成的结果对当事人的影响。举个例子,把一颗南瓜种子种在土壤里,喻为“因”,“缘”就是阳光、空气、雨水、空间、肥料、土壤里的微量元素,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结出南瓜——“果”,“报”就是南瓜的用处,拿来吃或是派其他用场,还有吃南瓜的人的感受,这都属于“报”了。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也需要相当的时间和因素才能完成。
陈晓旭在信佛后,做了大量的善事。但我们知道,陈居士做的善事今生就能马上成为福德果报的,毕竟是少部分。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有限的,要惜福,更不能造恶业。如果你把福享尽了,哪怕还有万贯家财,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民国年间著名高僧印光长老,卒后被尊为佛教净土宗第十三祖,他教导弟子们:要惜福呀,不要浪费粮食,不要太享福。修行高绝、通晓佛理的大师,居然说出这么平实的语言,可见惜福的重要性。印光大师一生不遗余力地倡导因果教育,他抛开宗教门户之见,大量印刷《安士全书》、《太上感应篇》等儒家道家劝善书籍。有一次仅仅为了一粒米,他老人家就声色俱厉对弟子说道:你有多少福报够你挥霍的?
看看现在的父母都怎么对小孩的,计划生育以后生的都是独苗,父辈祖辈都围绕小孩子转,当佛菩萨、上帝一样供养着,不让小孩子受一点委屈、受一点苦,这样的孩子长大了真的很令人担忧。父母长辈究竟是在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家里有老人的都知道,很多老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这辈子就是干活的命,一闲下来,享点清福就生病,还是让我做点事吧。”老人都是宝呀,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比我们这些年轻人看得透。
儒家圣人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古德言:大器晚成!道家祖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这些看似不相干的话,如果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来思考,也许能得到一点启发。

相关: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浅析新准则对债务重组业务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从范围上看窄于旧准则。新准则指出,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实质上债务重组是债务人通..

浅析西安市城中村改造中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文章通过对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着缺乏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土地转变及改造过程中资金压力大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

上一篇: 试论医院行政性经费与物资的综合管理
下一篇: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