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完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对策班级宣言 探讨


更新日期:2016-07-01 10:01:48来源:网络点击:539885
摘 要:和国外相比,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起步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但这些问题只是暂时的,是能够克服和解决的。而且,目前国内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已经大大加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其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文章就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现状、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06-074-0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固定场所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成交后,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确定的价格买卖标准数量的某种商品的合约。期货市场是现代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农产品的贸易方式也亟需突破传统,一种新的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应运而生。国际经验表明,期货市场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成为农民生产经营的“晴雨表”和“避风港”。中国的期货市场,从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在小麦交易中引进期货交易机制算起,至今已有20年了。1993年5月28日,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推出小麦、大豆、玉米等期货交易品种,这标志着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建立。在各种因素的促进下,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
在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中,农产品期货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1997年至2002年,农产品期货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均在80%以上。2002年全国农产品期货交易量为1.5亿手,占全国期货交易量的80%。特别是2000年以来,大豆期货交易规模稳步增长,2001年-2003年总成交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4%、79%、69%,并成为世界第二大大豆期货市场和最大非转基因期货市场,为中国期货市场的恢复性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三大期货市场全面活跃、交易规模大幅度增长。全年共成交期货合约27986.43万手,成交金额总108396.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76%和174.52%。2003年三个期货交易所全面实现赢利,期货经纪业也实现了扭亏为盈。2003年8、9月份,大豆、小麦等期货品种的价格开始触底回升,10月份现货市场的粮食价格随后大幅度上涨。2006年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量与成交金额较2005年均有所增长,其中玉米期货交易13529.01万手,成交金额为20366.71亿元;大豆期货交易量为2164.45万手,成交金额为5866亿元;豆粕期货交易量为6309.93万手,成交金额为14719.75亿元;豆油期货交易量为2066.60万手,成交金额为11200.64亿元。2006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硬麦期货交易量为28052万手,成交金额为8.40亿元;强麦期货交易量为14676238万手,成交金额为5067.20亿元。
问题
1.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不健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全国统一有序的农产品大市场,但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信息网络建设以及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仍然滞后,农产品总量平衡、季节平衡、区域平衡、年际平衡的能力较低,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功能远远没有发挥。虽然我国已经有了农产品期货市场,但由于发育不够,影响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机会,而农户和农业企业更难利用期货市场回避农产品市场风险。虽然我国建立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但这些批发市场和一般的集市没有多大的区别。另外,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也是制约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投资主体尚需进一步完善,许多潜在的投资者入市积极性不高。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以家庭为单位,农户生产分散,规模太小,同集中而大宗的期货交易相矛盾,一个标准的农产品期货合约规定的交易一般每次不得少于一手,一般的农户显然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小农经济难以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也无法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生产的标准化,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农民的农产品只能进入初级农贸市场,很难直接进入较高层次的粮食批发市场,更不要说期货市场了;对国有企业入市的限制过多过死,造成国有企业无法自由进入期货市场,致使我国期货市场缺少国有企业这样的保值者主体;国内期货投资基金尚未起步,私募基金得不到法律法规的认可。我国期货市场不允许外资自由进入,对国内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国际期货市场交易实行管制,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具有外盘交易资格,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基本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与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现货市场不相称。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上近95%的交易者是中小散户,只有5%是机构投资者,影响了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3.期货市场专业性强,风险程度较高,社会各界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尚不统一。尽管近年来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但人们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一直存在误区,尤其是我国粮棉企业在国际期货市场发生了一些巨额亏损事件后,如“中储棉”、“大豆风波”、“中盛粮油”事件等,加深了人们对期货市场的偏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不够。其实,正因为这些事件,我国才更应该重视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另外,期货市场是一种“零和博弈”,在期货市场的损失,一般会在现货市场有所收获,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
4.农村市场信息闭塞。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信息闭塞,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未来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都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掌握市场信息将成为关键。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地域分散,仅依靠期货市场对农民进行培训的范围太过狭窄,市场知识单一。因此若想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市场意识,推广农业技术,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对农民进行全面的培训。
5.风险监管力度不够。农产品期货市场自创建以来,风险事故频出,主要是因为管理层监管力度不够,没有统一的期货法律,对交易所的数量、布局、运作缺乏规划,对经纪公司的数量、运作、组织形式等缺乏有效管理等。目前中国期货交易所的规章制度正逐步完善,大户报告制度、涨跌停板制度等均在各交易所实施,但是各交易所仍然风险事故频出。其主要原因是风险监控和处罚力度不够。大户分仓、借仓交易,使交易所的大户报告制度形同虚设。有些交易所不公开大户仓量、仓单量,人为破坏期货市场信息公开的优势,客观上为大户操纵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对经纪公司缺乏有效的管理。不法经纪公司不仅在自营业务中蓄意违规,而且帮助不法投机者转移持仓、分仓或提供不实交易记录以逃避管理部门的检查,投机者的这些行为往往造成较大的交易风险。虽然2003年诸多市场风险得以化解,没有引发大的社会问题,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但也暴露出市场风险预警和事前控制能力的缺陷,在市场风险苗头出现时缺乏有力措施化解,待到矛盾激化时才被动地出台风险控制政策,以致造成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
6.上市品种不完善。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上的上市交易品种只有十几种,造成很多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风险没有转移的场所和机会,远远不能满足众多需要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生产经营者的需求,制约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作用的发挥。而且在现有的十几个交易品种中,交易活跃的仅占少数,这样会导致众多的投资者将资金集中在几个期货品种上,容易出现垄断价格和操纵市场的现象,由此产生的期货市场并没有真实预示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反而制约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7.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联系不紧密。目前全国数十家农产品现货批发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辐射面窄,市场价格没有对未来的预期作用,指导性不强;而能够反映未来价格变化趋势和规律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则只有大豆、小麦等少数期货品种。无法反映农产品整体市场价格信息,不能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比较价格,加工企业无法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现货市场风险,他们为保障自身利益,也必然在现货市场与农民争利。
二、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对策建议
1.创新农产品期货品种,发展农产品期权,完善市场品种结构,健全期货市场功能。品种是期货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三家期货交易所所保留的上市品种只有十多个,其中农产品交易品种只有7个,而当前国际期货产品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就有上市期货期权品种90多种,其中农产品期货期权交易品种20个,印度的农产品期货有100多种。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数量仅相当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期货品种的40%,差距还比较大。在此,可以积极稳妥地推出玉米等大宗粮食期货交易品种。就玉米而言,现已具有进行期货交易的必备条件:玉米已上升为全国粮食第三大品种,年产量约有1亿吨;玉米使用价值主要是充当畜牧业的饲料或制作乙醇的工业原料,玉米使用单位多是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单位;玉米主产区集中在商品率较高的东北地区,而且相当一部分玉米已退出政府的保护价范围;畜牧产品市场早已放开,供求完全由市场调节。此外还可以考虑进行试点的,如加快推出稻谷、油料等农产品期货,农用塑料、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期货,生猪、肉鸡等畜产品期货,尽快建立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积极探索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天气指数期货,锁定农业自然灾害成本;尽快推出农产品期权,有效规避期货风险,健全期货交易机制。
2.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将上市农产品期货品种的机制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改变目前多部门参与的品种上市审批制度。美国期货新品种的审批权集中而明确,负责审批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如果未能在新品种上报材料中找出与相关法律相违背的内容,必须在45至90天内批准申报的新品种。而我国目前期货新品种上市机制环节较多、程序较为繁琐,往往导致新品种推出的时间周期过长,失去最佳上市时机。为此,建议决策权限集中而明确,成立权威性强、专业化程度高、审批权限集中而明确的上市决策机构;还要对不同的品种分类指导,对市场化程度高、不影响国计民生的小品种可考虑实行备案制,报经期货监管部门备案并监控风险,然后由市场来决定品种的前途。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品种实行审批制,还可考虑实行上市品种试运行制度,对将要上市的期货品种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成功后再报期货主管部门批准转为正式上市;最后要有上有下,让市场选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选择作用,只要产品有市场,就可以开发新品种,如果上市后发展前景不好,立刻摘牌,形成良好的退市机制,让市场自由选择和淘汰交易品种,提高市场效率。
3.大力发展与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解决农民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很多地方实行订单农业。但订单农业的风险补偿却一直是困扰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问题。相对于普通订单方式,期货订单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机制和履约担保机制,化解由于粮食市场价格变化、订单合同不履约带来的双重风险,体现为风险管理社会化、市场手段多样化、内部运行规范化的重要优势,为粮食产业化发展等创造有利条件。这就是人们普遍认识的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先卖后种的“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生产经营方式。有必要在粮食主产区大力扶持和推动期货订单这一创新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各地发展起来的有关“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差别,有必要因地制宜,不断完善。
4.加强业务培训,有效地开展期货投资者教育活动。国家和农业主产地的新闻媒介,应加大对期货知识和典型案例的宣传,组织好相关企业的培训。期货交易所要坚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开展期货知识培训,坚持规范运作,诚信公正,为广大投资者,尤其是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提供良好服务。加强对农民的期货知识培训,加大对农民信息服务工作的力度。多年来,国家对农民培训工作极为重视,但培训内容多偏重于科技方面,市场知识方面的培训较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知识对农民更加重要,实现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是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关键。因此,应该切实有效推动期货信息的及时准确传播,这对于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把握售粮时机和价格都非常重要。
5.大力培育期货市场主体,改变市场投资者中小散户比重过高的格局,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农产品期市的流动性,保障市场稳定性。国外期货市场发展实践表明,合理的市场投资者结构是期货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强、功能发挥好的基础与保障。目前,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市场主体绝大多数为中小散户。统计表明,我国100万元以下的客户,占到交易量的80%以上。由于中小散户所占比例过大,缺乏稳定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不利于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
6.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管,保证市场平稳运行。牢固确立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监管观念,坚决打击市场操纵者,坚决依法打击违规行为。由于目前我国农产品交易品种少,市场规模小。相对充裕的资金容易阶段性集中在某些活跃或可能被操纵的品种上,不排除有少数机构或个人企图利用这些情况违规操作,牟取不正当利益,因此对市场操纵行为和违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另外,加强对现货市场秩序的整顿。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衍生市场,是为现货市场的生产、流通、资源配置和分散风险服务的,因此它应该与现货市场协调发展,期货市场只有与现货市场良性互动,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应该加紧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严格的市场经济秩序准则,消除目前日益严重的现货市场信誉危机,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订立的各类合同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却只有50%多一点。现货市场的信誉危机严重妨碍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充分发挥,许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企业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
7.建立动态的保证金系统,可考虑持仓头寸的差异,按照净持仓收取保证金;对于转移风险者、投资者和套利者,由于他们购买产品的动机不同、面临的风险不同,对他们应收取不同比率的保证金和手续费;对比较成熟的交易品种实行动态涨跌幅限制,以增强市场流动性;合理设置农产品期货交割的仓库,提高交易所对交割仓库的管理水平,降低仓单生成的费用,逐步引入现金交割、期货转现货、车板交割、无纸化仓单等多种交割制度,提高整个市场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放.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2.红花.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6
3.赵慧娟.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商场现代化,2009
4.龚国光.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
5.郭晓利.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中国流通经济,2009

相关:

在国土市场前沿拼搏濉溪县国土资源局的管理与服务独树一帜。2003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优秀单位、全国土地登记土地调查先进单位、安徽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第七届文明单位、濉溪县招商引资工作优质服务..

看放心病 吃放心药 住明白院随着新农村建设大幕的拉开,作为安徽省濉溪县“新农合”中坚力量的濉溪县医院,以其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医技,使濉溪百万群众受益匪浅。2000年以来,以院长王彦艾为核心的新班子,全力扭转行业不正之风,从完善各项规章制..

上一篇: 有限责任公司参股股东行使股东权利的法律途径探讨
下一篇: 如何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城镇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