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班名 状与对策


更新日期:2016-07-01 10:01:20来源:网络点击:539879
摘 要: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巨大的经济潜力已经为众多国家所认同。中国自1999年首次提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以来,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云南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并开始探索一条走特色创新的文化发展之路,这也是云南省确定的跨世纪发展三大战略目标之一。十几年来,云南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云南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云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要兴起文化建设新热潮,努力实现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转变。目前,云南正处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承上启下、推进民族文化强省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云南 文化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06-046-02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各地掀起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文化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我国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全国各地相继掀起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云南作为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局面。
一、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996年,云南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开始探索一条走特色创新的文化发展之路。围绕这一目标,云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崛起的强劲势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媒体和专家誉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
1.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储备。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的久远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始于春秋的古滇文化、魏晋的爨文化、宋元时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20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云南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从横向来看,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共有26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独有。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民族歌舞资源、民间传说故事、民族乐器资源、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和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云南在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宝贵财富。
2.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开展一系列“走出去”的实践活动。按照“立足云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三步走”战略,以举办和参与大型活动的方式,把单纯的宣传云南变为整体营销云南,增强云南文化的吸引力,塑造和提升云南的整体形象。
二是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提升,协调发展。通过旅游业发展为文化产业开辟市场空间,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业的内涵及品质,形成了双赢互动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是以点带面推进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在把丽江确定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之后,又把大理州、腾冲县以及省图书馆、省杂技团、昆明市电影公司一道作为云南改革试点。2005年,又扩大了试点范围,昆明、红河、楚雄、曲靖、保山、迪庆6个州市被确立为试点地区,同时鹤庆等10个县市区被确定为文化特色县;巍山、建水等15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县域文化建设试点县。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发挥文化品牌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艺资源丰富的特色和优势,逐步树立起以《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为代表的演艺品牌。并充分发挥云南历史文化名镇众多的优势,以腾冲和顺历史文化名镇整体开发为龙头,带动全省村镇文化旅游发展。
五是不断探索和加大投融资的力度。按照“以资源吸引投资,以项目依附资本”的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同时,始终坚持“社会资本投入、政府引导扶持、企业经营运作”的发展思路,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使社会资本在文化产业投资领域充分涌流,并已开始在部分产业类别中充当主导力量。
3.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较快。云南省按照“文化产业兴则文化大省立”的思想,要求各地都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按照“主业拉动、基地促动、项目牵动、龙头带动、文旅互动”的思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积极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网络、文艺娱乐、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等主导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二、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目标,这是对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曾经一度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云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彻底,政策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政府职能定位还不明确,主要表现在政府的职能部门仍然没有完全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没有完全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企事分开,多头管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此外,由于体制改革中政事不分、管办分离还没有真正到位,一些政策性的制度安排存在改革滞后的问题。同时,一些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也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上各个部门在政策的执行上还存在偏差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使得政策的引导作用并未完全发挥。
2.文化体制改革进程滞后。云南文化体制改革几乎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起步,并且以丽江文化体制改革为代表开展了多个地区、多个部门的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尽管改革不断推进,企事业单位市场主体的身份一直未能完全落实到位,作为新型市场主体体制和机制的设计远未完成,优质文化资源仍然被现行“事业单位体制”所束缚,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不能充分伸展。应该清醒的看到,云南的文化体制改革,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相对于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不相匹配的,也没有有效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文化产业精品项目少、质量不高。近年来,云南虽然相继推出了像“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一系列演艺品牌,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个单一的剧目,距离产业化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而具有较强市场运作能力的文化经纪人、文化中介公司也没有建立起来。而那些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文化企业,也没有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竞争力,产品科技含量,自主研发能力,企业整体规模等都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可以说,云南真正拿得出手的文化产业精品项目实质性成果并不多。4.投入不足。由于云南属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但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尽管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资金,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资金不足的局面。同时,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社会比重低、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现有的云南文化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大理等旅游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不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贫穷山区,投资极为匮乏,导致群众连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还不能得到满足,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产业,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还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5.人才不足。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是对人才提出了质和量的新要求。然而目前,云南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的机制也不顺畅。尤其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更显滞后,如网络文化及相关娱乐服务,动漫游戏,创意涉及等产业项目,在云南文化产业中比重很低。而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也由于创意人才的缺乏,依据这些资源创造的产品不多。事实上,云南大多数文化项目和产品都处在文化含量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低的“三低”状况。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云南省文化产业的思考和对策
为实现由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向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迈步,云南正在全面规划,力图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推进并实现新的跨越。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政府是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的主体,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云南省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实现从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管理政府文化单位向管理整个文化行业的转变。
2.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深化云南文化体制改革,要对原有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按其性质及其所承担的功能进行科学分类,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激发活力,改善服务;又要坚持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走集群化的发展战略,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3.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回顾几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一个显著的成效是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联姻互动,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旅游业逐渐从单纯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科学考察、生态游历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要充分利用旅游产业链长的特点,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休闲度假、娱乐演艺、节庆会展、体育、工艺品、报刊出版、影视音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市场平台,可以把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依托云南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字的民族风情,不断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旅游做大做强,既是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途径,优势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主要内容。
4.积极扶持和塑造云南文化产业品牌,发挥先进性示范作用。对文化企业来说,一个最大的战略途径就是最大限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因此,要充分利用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资产资源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抓住重点,分步实施,创立、维护、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推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结合各地实际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方式,积极扶持和塑造云南文化产业品牌,使其成为宣传云南文化产业、带动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名片和招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通过深度策划、推介、包装和营销,把这些文化品牌逐步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产品系列,真正打造成全国甚至全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再通过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5.实施人才提升战略,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云南发展文化产业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缺少人才的支持。复合型、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了制约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目前云南文化创意、营销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一方面要改革不利于文化人才组合和流动,不利于人才培养的认识管理制度,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的人才使用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努力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使云南成为最能体现人才价值、最适合人才干事创业的地方之一;还要重视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努力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省各地的高校和各级培训部门,都应该把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来抓。要以高校为依托,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高层次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批动经营、会管理、具有国际眼光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一批文化经纪人及文艺专门人才,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云南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有赖于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措施进行调控和引导,有赖于建立健全开放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有赖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带动,有赖于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形成的文化产品品牌的示范和影响,有赖于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提供的智力支持,只有走出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才能使云南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欣,纳麒,王亚楠,范建华.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009
2.尹欣,纳麒,王亚楠,范建华.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2008
3.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汤莉萍,殷俊,殷瑜.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6.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7.胡惠林.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8.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施惟达.态与势——云南文化产业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黄小军.云南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文化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11.刘佳云,张世庆.云南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07
12.周斌,杨清心.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焕发新活力.2006
13.王亚南.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云南社会科学,2006
14.范建华.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学术探索,2004
15.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东岳论丛,2009
16.字如祥.论云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
17.孙建成.文化产业的特征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齐鲁学刊,2008
18.杨燕同.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云南社会科学,2008
19.马玉秀.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思考.产业研究,2009
20.常晔.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
21.马衍伟.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2008
22.吴声怡,许慧宏等.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2007
23.王新红.昆明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陕西职业学院学报,2006
24.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
25.王新红.昆明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陕西职业学院学报,2006
26.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北京出版社,2005


相关:

吉林:投资主体发生变化民间投资占2/3经过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吉林省的投资主体悄然发生了变化,民间投资已成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主力军。据吉林省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已占到66.5%。上半年,吉林省累计..

各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掠影广东省: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广东地税部门明确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8条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其出台的政策具体内容为: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的中小..

上一篇: 特别关注:新丝绸之路
下一篇: 房地产集聚风险与政府政策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