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由香港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引发的思办公oa 考


更新日期:2016-07-01 09:51:02来源:网络点击:539788
一、香港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的主要特色
香港银行外部风险监管制度科学规范,有效促进了香港银行业长足发展。香港金融管理局于1999年推出了风险为本的监管架构,2001年全面应用。与传统的合规主导监管以及资本为本监管相比,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注重银行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注重评估资本充足水平。注重监管制度与银行自身管理模式并进,鼓励更全面的营运管理和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监管制度之一。香港金融管理局对香港的银行业实施了严格的监管,其监管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整体稳定和有效运作,提供措施保障存款人利益。监管的内容包括机构的认可,银行的股东,管理层,信贷风险管理,充足的准备金,会计制度,财政资源,财务资料披露,流动资金管理,业务经营方式等。香港金融管理局采用的是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包括规范化的监管模式,对认可机构的风险状况作前瞻性的评估,就每家机构专门制定一套监管计划,将资源集中在风险较高的业务范畴。建立了银行所面临一、香港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的主要特色香港银行外部风险监管制度科学规范,有效促进了香港银行业长足发展。香港金融管理局于1999年推出了风险为本的监管架构,2001年全面应用。与传统的合规主导监管以及资本为本监管相比,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注重银行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注重评估资本充足水平。注重监管制度与银行自身管理模式并进,鼓励更全面的营运管理和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监管制度之一。香港金融管理局对香港的银行业实施了严格的监管,其监管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整体稳定和有效运作,提供措施保障存款人利益。监管的内容包括机构的认可,银行的股东,管理层,信贷风险管理,充足的准备金,会计制度,财政资源,财务资料披露,流动资金管理,业务经营方式等。香港金融管理局采用的是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包括规范化的监管模式,对认可机构的风险状况作前瞻性的评估,就每家机构专门制定一套监管计划,将资源集中在风险较高的业务范畴。建立了银行所面临,的八大主要风险:信贷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流动资金风险,运作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的监控体系。在监管的方法上,实施了现场审查与非现场审查相结合,三方联席会议,法定指引,与外聘审计师合作,与其他监管机构的信息交流等综合监管制度。
二、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尚未形成。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薄弱,大多工作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风险复杂多变的需要。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一方面,过分地、片面地追求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不注重盈利水平,忽视风险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在考察银行业绩时也基本上依据业务的发展为标准。这种以片面发展业务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使得一些无利可图甚至危及到银行生存的业务屡见不鲜。如有的银行把存贷款规模作为考核主要指标,而把资本指标、利润指标放到次要位置。另一方面,包括领导层在内的相当一部分群体认为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业务发展必定排斥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就会阻碍业务发展。“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对立论”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根除。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两层皮”。
第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漠视风险,片面地追求暂时的眼前业绩的扩大,很少有将市值的稳定增长纳入工作目标。如个别国内商业银行片面地扩大贷款规模,不计成本追求存款份额,这种疏于风险管理的眼前业绩很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负面作用。
第三,风险管理的意识在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体现得还不够充分。一方面,银行内部员工认为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对资产的信用风险进行防范。而非信贷岗位风险管理的意义则不大,工作中只要按部就班不出问题就可以,没必要事事“草木皆兵”。另一方面,部分业务表现的流程不合规、操作不规范、常规管理混乱的情况,说明了国有商业银行在过程管理中风险管理状况的松散。
第四,内部纵横联动缺乏。国有商业银行将风险管理看成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业务部门只关心业务指标完成与否,部门间缺乏沟通合作和协调机制。而国外银行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全过程,业务部门和风险部门相互合作,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配合得极为默契。客户经理办理业务时总是主动沟通,希望得到风险经理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风险经理也是风险前置,积极配合,双方是互动的。第五,相关制度执行不力。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有比较庞大繁杂的规章制度,但是执行程度较差,常常出现员工在权利、私欲、面子面前抛开制度违规违章操作,风险控制效果下降的情况。
2、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健全。先进的银行一般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良好的、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具有真正意义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职责分工明晰,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也较完善。与之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体系还不够健全,基础还不够坚实。主要表现为:
第一,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控制权的垄断很难避免“所有者缺位”,商业银行治理架构不健全,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构有效性不足,从而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薄弱,风险管理体系“先天不足”。
第二,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是以分行为经营单位的体制,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也都是横向的。这种横向的管理体制与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纵向式特征相比形成了金融低效率。
第三,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计划性。香港银行业一般实行垂直领导的风险管理组织模式,独立性、权威性强。同时,风险管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一是风险甄别系统,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二是风险报险系统,主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三是风险决策系统,确立、行使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等职能;四是风险避险系统,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或转移;五是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实现了全过程风险监控。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的重要保障。而这些方面正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虽然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执行中体系对银行活动的监控作用体现得不显著。
第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的人才队伍。与香港银行业相比,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队伍力量明显薄弱,虽然少数银行设立了风险总监、风险经理的组织架构,但统筹风险管理的能力尚显不足,特别是基层银行机构风险经理的设置和作用的发挥更显差距巨大。
3、快捷的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完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冗余,数据一致性差。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准确性不足,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使得即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由于数据的质量问题,导致分析的结果缺乏可信度,从而无法建立各种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风险管理中去。
4、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尚未采用。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非常丰富,与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依赖定性分析与主观判断截然不同,现代风险管理越来越注重定量分析,并广泛采用风险计量模型来度量风险,其风险控制技术已达到能主动控制风险的水平。而且分类科学、量化准确,大量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和数理统计模型。风险管理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摩根提出的市场风险管理中在险价值模型,目前在险价值模型受到国外金融界的广泛认可,被许多国外金融机构所采用。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程度还不高,加上分支机构和人员多、分布散,一些政策和相关信息难以全面、准确、快速传达和收集,导致基础数据不全、不实,国外银行很多风险管理工具至今尚未在国有商业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风险的评价以定性为主,更多地依靠风险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素质和经验,主观随意性大,风险控制效果差。
通过对香港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的研究思考,建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应首先解决以下问题:
1、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任何先进的制度和技术都是靠人来完成的,不抓人的管理,终将舍本逐末,事倍功半,甚至背道而驰。要通过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使风险管理理念根植于员工的思想深处,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当前,特别要树立以下几种理念:
第一,权威性理念:风险管理评价和监督应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二,一致性理念: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银行就是在控制风险中为股东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风险管理的过程同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第三,系统性理念:所有业务都有风险,风险隐含在业务的各个环节中,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处理好各个环节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发挥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实现银行各个部门和所有员工共同参与,以完成风险控制。第四,风险控制优先理念:银行推出任何新产品新业务时先要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才开展,而不是等出了失控风险再想措施。
2、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第一,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在董事会下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全行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审定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在管理层设立首席风险监察官,对全行的风险管理负责。
第二,建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对专职风险管理部门实行垂直领导,有利于风险管理理念的传导、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有利于加强对各级机构负责人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有利于各级风险管理部门独立行使风险监管职责,排除业务部门的干扰,客观公正地评价业务的风险程度,根据机构的风险状况和控制能力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从风险的事后处置向风险的前期控制转变;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银行面临的各项风险,使制定的风险管理战略更有前瞻性、风险政策更加及时和有针对性。
第三,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的分散管理有利于各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将各类风险控制好,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科学的考评体系直接决定了各分支机构和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由于风险隐蔽性强,风险的暴露有一定的时滞,因此对管理者的聘期要合理,不能频繁变动。
4、建立高效的风险评价预警体系。
第一,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要整合现有的各种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开发出具有前瞻性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使信息系统能够涵盖银行所有的业务活动,并具有准确性和一致性,为风险管理和计量提供数据支撑。
第二,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风险度量技术和模型,探索建立自己的风险计量模型,研究开发出易于量化、操作性强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法,真正发挥风险监测的功能,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5、实行风险管理体系化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运行体系,按照戴明循环模式严格从事各项银行活动。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对银行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形成一整套系统的、透明的、包含操作要求和控制要求的、可以持续改进的体系化文件。并要实现体系文件对银行活动的独立指导和控制,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6、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在整个社会个人信用体系还未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提高违规违纪的操作成本,防止银行职员铤而走险。要坚持“责权对等,责任到人,动态评估,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各经营单位实行事先定责、督导尽责、过错问责、尽职免责的问责机制。要通过严厉惩处违法违纪人员,达到整肃法纪、弘扬正气、规范运行的目的。

相关:

《孙子兵法》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摘 要:《孙子兵法》作为一部伟大的兵书,其影响力已超越国界,超越兵界,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领悟和应用东方智慧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工具。本文通过解读和领悟《孙子兵法》原意,并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

发展民族产业才能国富民强由财政部制定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近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民族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扶持民族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国富民强的必由之..

上一篇: 超市化经营是乡村零售业消费的主要方向
下一篇: 我国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