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包装设计论文 广州市高职物流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调研


更新日期:2016-07-01 09:22:54来源:网络点击:539522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是教育的质量的直接反映。近期通过对广州市高职物流专业教师、毕业生、在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调研,本文指出了当前高职物流毕业生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了高职物流教育存在的主要缺陷。
高职教育;物流专业;问题
G64
A
1D05—643206—0137—03
目前,广州市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都开设了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招生历史都很短,最早是从2002、2003年开始,2004年以后才有大量院校招生。据调查,物流管理专业较多,而物流工程专业偏少。大部分院校把物流管理专业放在商学院,或者与商科专业设在同一教学部门,注重开设贸易管理类课程。而物流工程专业一般设在工科院校,并有较强的技术背景。
从近年物流专业就业情况看,由于珠三角地区对物流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上问题不太大。但用人单位在这几年招收的物流专业学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高职物流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清楚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评价以及新要求,同时了解广州市高职院校对物流专业设置的动向,本研究小组对几个合作紧密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同时通过参加2008年12月广州大学主办的两个学术研讨会、物流学科建设研讨会,与参会的高校代表、物流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中高层代表进行了探讨并发现诸多问题。
1当前物流专业毕业生存在突出问题
1.1学生缺乏对职业、岗位的了解,造成就业初期离职率很高
很多毕业生缺乏对物流行业岗位的了解,并且毕业生对自身的期望过高。通过对一些高职学生的访谈,发现大部分人都对自己将来的企业、岗位有着很美好的幻想。有的学生希望自己的企业环境好、地理位置优越,适合生活居住;有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工作地点在舒适的办公楼;有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工作非常丰富多彩,并且能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希望进入企业就能得到领导的栽培,快速升迁……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物流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接受短期的基层工作,但都没有打算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长期从事单调的工作。而大部分物流企业的基层工作岗位比较辛苦、单调,同时工作环境也不够优越。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很快就选择离职了。尤其是在一些中小物流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离职率更高。
1.2毕业生知识结构文理搭配不合理
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是文理兼招,但大部分院校与其他一些商科专业开设在一起,主要以经济、管理类知识作为背景,理工类知识相对比较欠缺。少数院校开设的物流工程专业侧重技术层面的知识,一般借助本院校理工背景专业开设,如借助交通、机械、食品等专业,但商科知识比较少。商科背景的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优势,但逻辑判断能力比较弱。而理工科背景的学生的专业技术比较扎实,逻辑判断能力较强,但又缺少商业思维,沟通能力较弱。
1.3专业英语知识不足
在调研中,企业界和教师都表示,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很不理想,教育与现实脱节比较严重,即使是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也不够强。而物流专业英语教育方面,只有一些外语外贸院校开设的物流专业相对较好,课程开设时间有的长达一个学年。普通的院校由于师资、学校实训条件、学习氛围等方面的限制,有的根本没有开设物流专业英语的课程,有的开设一个学期,但是由于上述原因,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毕业生甚至连一些基本的专业词汇都不认识。当然,不同的岗位对英语的要求是不同的。基层的操作岗位对英语的要求不高,但是也需要学生能看懂基本的单据。外向型物流企业、外资物流企业,或者报关等工作对外语的要求就非常高。
2 高职物流教育存在缺陷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要求所培养的毕业生要能找到相应的专业岗位,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上述所指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物流毕业生的就业、晋升,也影响了企业对物流教育的评价。而毕业生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来自于教育。由于高职教育本身起步就比较晚,而物流专业更是新兴专业,在师资、实训投入、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广州市一些高职物流专业教师的访谈,发现主要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2.1缺乏适应高职特色的师资
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师资队伍决定的。据调查,广州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师的人数都不多,一般是3~6位,平均每人需要承担5~6门专业课。同时由于物流学科体系尚未成熟,课程设置变化很大,有的教师甚至先后开设专业课多达十几门,工作量非常大,也缺乏对专业课程的深度开发。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师是从经济管理或者理工专业转行从事物流教学的,存在物流知识不系统的问题,比如讲授《物流成本管理》的教师,要么懂成本会计,要么懂物流管理,而两者都精通物流管理的教师非常少。同时,物流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强,需要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来保证。教师既要具有各行各业广博的知识,还要在教育科学和物流学科方面具有精深的知识。
据了解,真正懂得企业实际业务的“双师”不多,大部分教师还是来自于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不了解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与实际操作技术。即使有些来自企业的教师,也由于脱离企业太长时间而没能紧跟企业的发展步伐,这都严重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也有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有的花大量投入出国考察、培训,有的安排教师到企业短期挂职。但从目前的效果看,并不理想。
2.2实训条件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培养学生具备操作能力,而实训体系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高职物流专业实务性非常强,更应强调实践性,学生既需要懂得基层岗位的一些具体操作,也需要懂得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因此,不仅要求技术含量高的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也很多,需要面向企业,建立更多的实训教学基地。
通常,校内建设的物流实训室有以下两类。一类是以物流信息系统为主,另一类是以自动化仓储设施设备为主,结合生产流水线等形成的仿真实训室,投入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还有一些是依托其他理工类专业而建设的实训室,如食品冷库等。由于建设实训室需要投资大量资金,并不是每个院校都有这个实力,也不是每个院校都将物流专业视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因此,广州市高职院校中,物流实训室完善的基本没有。不过,近两年,大部分都建设了软件实训室,只是有些购买的软件门类比较齐全,基本能配合专业课的需要,有的购买的软件比较少,只是少量课程有配套的实训。而自动化仿真实训室由于需要投资比较大,很少有院校建设,有的也只是花几十万元购买一套简单的小型系统,简陋的设施和设备无法形成一个仿真的环境,也不能满足众多学生进行技能训练需要的。
另外,实验或实训项目的设计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都比较滞后,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规范化的参考材料。因此,各个院校都根据自身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纷纷自行开发实验或实训项目。各个实训项目通常是根据每门课程的重要知识、能力来设计,项目之间缺乏联系。缺乏整体思路,甚至有些项目在不同的课程中会重复出现。这样的实验或实训项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点”的动手能力,但缺乏对物流整体运作的思维锻炼。当前面向专业整体、岗位或岗位群来设计综合性的项目非常少。
2.3专业定位不明确
物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几乎囊括所有经济领域,需要专业技术知识门类繁多。学生在短短的三年内不可能熟练掌握各行各业的物流运作管理实务。许多院校培养目标宽泛,对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将来能够从事何种物流岗位没有认真研究、分析和论证,只是开设笼统的“大物流”专业。这样培养的学生看似“宽口径”,其实不能适应任何一个岗位。一来由于专业面太宽,泛泛而谈;二来没有明确的行业、企业、岗位、客户对象,给教学内容组织带来困难,教师难以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需要将大物流行业再进一步细分二级行业,比如按照功能划分为仓储、配送、快递、加工等,或者按照所服务客户的行业分为食品物流、家电物流、药品物流等。同时,各院校的物流专业应该有所侧重,可以依托本校一些强势专业,注重服务当地经济,或者依托一些联系紧密的合作企业,突出自己的优势、特色。而在调查的院校中,很多没有很好的行业背景,也没有自己明确的定位,造成各校的毕业生知识能力趋同,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专长,在竞争中与其他专业比较也缺乏明显优势。
2.4企业对物流专业不够了解
由于物流专业的发展历史太短,毕业生一般只有两届。一些物流企业并不十分了解物流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因此,物流企业招收的人才中.物流专业所占比重并不大,一些传统的专业,如管理、贸易、营销类专业反而还因为其定位明确,且企业十分熟悉,在物流企业中也受到欢迎。很多教师都表示,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物流专业进行大力宣传与推广,增加社会对物流专业的了解、认可。

相关:

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再思考摘要: 科学分析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对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出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阐述学校体育的目标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的体育意识、物质基础、师资数量和..

中考复习回顾与思考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通过多年初三教学回顾与思考,我建议围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展开。..

上一篇: 管理类本科专业物流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下一篇: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渠道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