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制约生源地助学贷款发展的因素及对孢子银河大冒险秘籍 策


更新日期:2016-07-01 09:21:41来源:网络点击:539507
摘 要: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遍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由学生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以借款人使用作担保的助学贷款。该助学贷款在解决贫困生及时入学上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但在开办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源地助学贷款 发展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02-205-01?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由学生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以借款人信用作担保的助学贷款。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一起承担还款责任,财政给予贴息。为了解方城县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放情况,人行河南省方城县支行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方城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开办情况
河南省方城县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县唯一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机构,自2005年办理生源地助 学贷款业务以来,申请办理此类贷款人数为400人,实际办理此类贷款人数为182人,占比为45.5%,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102万元,余额71万元,按时结息还本率达到72%。贴息资金由团市委提供,团市委对每个学生贴补一年的贷款利息,超过部分的利息 由学生家长自己负担。?具体操作规程是:由团县委提供需要助学贷款贫困学生名册,农村信用社审核发放,每笔贷款金额3000—6000元,期限一年,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率,贷款期内由团市委、县政协利用社会捐资助学资金或地方财政全额贴息一年,逾期执行信用社浮动利率且不再贴息。对已经发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各乡镇信用社逐户建立贷款档案,按月报送贷款台账,加强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放、监督与管理。?
二、目前生源地助学贷款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从方城县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开办情况看,生源地助学贷款在解决贫困生及时入学上确实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但在开办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1.贷款“门槛”过高,难以满足贫困户家庭的贷款需求。由于需要助学贷款的家庭一般都没 有经济实力担保,所以生源地助学贷款原则上是无担保的信用贷款。但是,基层农村信用社在办理贷款过程中,仍把担保作为必备条件,要求学生 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有关证明、助学贷款申请表等提交信用社,并需要有4—5个有经济收入的个人作担保,担保人还必须没有在信用社贷款。否则,即使属于助学贷款的帮扶对象,信 用社也不能给予贷款。?2.贷款政策缺乏刚性规定,承办单位之间配合不够紧密。首先是助学贷款政策中虽然对贷款的方式、利率、偿还时间等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但对团委、信用社、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各方在办理助学贷款中具体应承担的责任没有做出规定,部分学生在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过程中不知道先找哪个单位,后找哪个单位,各单位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出现互相推诿现象;其次是各方在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中,时间性要求不强,往往等团市委将学生名单报送县信用联社时,离开学时间已经很近了,再等联社汇总后将名单发到各个乡镇信用社时,有的学生就已经开学了,各信用社就没有时间对申请人进行贷前调查,人为增加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风险。?3.国家补偿政策“缺位”,信用社政策性负担加重。助学贷款是一项政策性信用贷款,带有扶贫和支教性质,风险较大。而国家对信用社将来可能遭到的成本损失和面临的风险在补偿机制上差异较大,对于国家助学贷款,规定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按贷款的50%分担;生源地助学贷款却享受不到此项优惠政策,贷款的风险完全靠信用社自己来消化,这与信用社的市场化经营目标和自身承受力有一定的矛盾。?4.贷款担保机制不完善,助学贷款潜在风险加大。由于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放对象基本上是家庭贫困的学生家长,加之信用社无法随时了解借款学生的在校情况,更不用说对其进行诚信教育。当有偿还能力的学生毕业后出现不还贷现象,面对贫穷的学生家长,信用社将很难收回贷款,资产损失的潜在风险比较大,以致于部分信用社出现“惜贷”、“惧贷”现象。?5.贷款政策宣传不到位,各方对政策理解存在差异。由于国家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力度不大,所以相关各方对政策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差异性和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学校及教育部门对待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不严肃,只要在校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及教育部门对学生情况不做详细了解就上报学生名单;学生及家长将生源地助学贷款误认为是“扶贫贷款”,不考虑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就匆忙向信用社提出借款申请,“不贷白不贷”的思想比较严重,甚至部分家长误认为本金由国家负担,不需要偿还。?
三、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1.提高贷款额度,延长偿还期限,扩大贷款覆盖面。一是扩大贷款额度,在贷款额度上,应由现在的一万元以下扩展到2—4万元;二是延长偿还期限,缓解还款压力,根据完成学业的时间,生源地助学贷款期限确定为6至8年比较合适;三是降低贷款门槛,应尽量扩大覆盖范围,使绝大多数的贫困学子都能获取助学贷款。?2.建立定期磋商协调机制,保证生源地助学贷款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教育部门、团委和信用社要加强相互沟通和协调,明确各自职责,共同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教育部门 应积极配合信用社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等各方面的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信用社要加强对借款申请人情况的调查,真正做到该获得贷款的一分钱也不少,不该获得贷款的一分钱也不贷,并且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制定具体的、操 作性强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操作流程,以保证借款人申请、有关部门审查、信用社调查审批都能在合理有序的秩序下运作。?3.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部门要研究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按照信用社发放的贷款额度,为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信用社给予一定的风险补贴,减少信用社的后顾之忧,防止信用社出现“恐贷”、“惜贷”现象。?4.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一方面,高等院校也应协助信用社加强对借款学生的信息管理,对借款学生的基本信息、贷款和还款情况等及时进行记录,定期将该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些具体信息反馈信用社。另一方面,信用社要加强贷后跟踪管理,使借款学生受到严格的还款约束,借款学生应无条件接受贷款单位对其相关资信状况的查询。如果学生就业后,未能按时归还信用社贷款,也未主动联系申请延期,信用社也可将其情况向该生所在学校通报,学校有义务将违约学生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以此方式约束有钱不还、恶意逃债的学生。?5.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认知度。信用社应印制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小册子,在小册子中要明确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性质、借款方式、利率、归还期限、具体申请操作流程、学生不按期归还应承担的责任和信用社可以采取的相关措施。并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每年定期在辖内各个学校进行宣传,同时将宣传小册子下发到各个村庄,进行广泛的政策宣传,以提高社会相关方面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认知度,引导社会各方面理性认识和正确对待生源地助学贷款。?6.加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管理,防范信贷资产损失风险。信用社要提高认识,加强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结合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利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帮助借款农户发展 生产,达到“社生双赢”的目的。
??

相关: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的开始。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当强..

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人们的教育观念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黑板—教材—学生”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它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上一篇: 深圳文交所“文化四板 非遗、时尚专板”上线
下一篇: 运输库存集成优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