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煲仔饭加盟 系改革


更新日期:2016-07-01 09:20:28来源:网络点击:539495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协 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金融约束 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02-199-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是并没有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特别 是当中国市场化过程中出现财政赤字时,能够保证价格水平稳定和金融增长的同时实现,这 种现象是难以用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中的“二分法”——非金融抑制即金融自由化来解释的 。事实上,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政府实施了金融约束政策。这一特定 的时期金融约束政策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了稳定。但是随着 经济格局的根本性改变,金融约束政策的基础出现动摇,政策的成本和收益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样就有必要对金融约束现阶段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新的审视,并且适时对这一政策进行 调整。
一、 转轨经济时期的金融约束政策概述
转轨经济时期中国实行金融约束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贷款利率控制政策。政府通过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和限制竞争,不仅维持了国有金融 机构的垄断地位,同时也为国有金融机构及国有企业创造了“特许经营权”的租金机会。
2.市场准入限制政策。政府通过实行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为在一定时期内保证银行 业的有限竞争提供了法律上的缓冲带,也保证了国有银行作为存款市场为数不多的先行进入 者得到的租金不会消散。
3.限制性替代政策。政府行政干预证券市场,如在证券发行中长期实行配额限制和地区切 块管理,在限制了市场规模的同时,也制约了市场功能发挥,从而达到抑制证券市场的目的 ,使垄断银行的特许权价值不至于损失。
金融约束政策对我国经济成功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员储蓄的优势。在转轨经济条件下,纯粹的金融市场制度无法提供足够的货币供给 ,在中国,正是由于国家垄断的或国家控制的特殊金融安排,才为转轨过程的经济提供了足 够数量的低成本货币供给。
2.对税收财政的制度替代。国有金融制度一直保持着很强的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在动 员金融资源的过程中,金融制度替代了一部分税收制度的功能,而在随后进行的金融资源配 置过程中,又进一步替代了财政制度的功能。
3.体现国家能力。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始终维持着强有力的政府控制,才能在财政能力迅 速下降时,利用国有银行体系迅速集中起分散于民间部门的储蓄。由此产生的金融资产存量 的巨额增长使得自由化了的部门既能为自己融资,也能为政府以及缓慢改革的国有企业的赤 字融资。
但尽管金融约束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也为这一政策的实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1. 资源配置效率损失。金融约束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大量贷款被政府指令性配置, 并流向政 府偏好的产业和部门。这种信贷资源配置方式的结果, 一是抑制了金 融成长, 二是导致金融市场的效率损失。
2. 国有银行在双重目标约束下不良债券日益膨胀。国有银行除了作为企业,必须按照利润 最大化原则经营外,还需要作为政府推行产业政策的工具,为政策产业发 展目标服务,从而使国有银行面临双重目标,这种双重目标是导致国有银行在财务上出现巨 额不良债券的主要原因之一。
3.国有银行为自身利益所做的努力导致金融风险累积。随着分权改革的深入,国有银行 越来越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总是力图利用金融约束政策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博弈活动, 不仅 展开寻租活动, 还想方设法去实现成本外部化, 从而加大了金融约束政策所带来的风险累 积。
二、金融约束现阶段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
我国经济早已从短缺经济全面过渡到过剩经济,这一经济格局的根本性改变已使传统的 信贷软约束已无以为继,金融约束政策的基础出现动摇。买方市场的形成改变了金融约束政 策的作用空间,首先, 在买方市场中市场供求缺口已被弥补,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企业经 营 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市场约束硬化, 大多数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条件已不复存在, 盈利水平 的逐步下降, 企业亏损和破产风险加大, 导致银行信贷投放的风险也随之逐步扩大。其次,买方市场的出现动摇了原有的政府主导型结构调整政策的基础。在短缺经济条件下, 存在着 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政府采取税收优惠、金融约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主导产业群予以扶 持, 有效地克服了市场供求缺口, 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 政府为缓解经济发展中的 “瓶颈”约束, 对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及原材料工业采取了信贷倾斜、利率优惠政策, 使“ 瓶颈”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我国的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也出现了相对过 剩问题, 一直受到金融支持的重点产业也面临着过高的资产负债水平, 使国有银行的金融支 持难以为继。再次, 买方市场的形成导致企业分化加快, 不同企业之间出现了资金过剩和资 金短缺并存的局面。在优势企业与弱势企业分化日益明显, 企业竞争日渐激烈, 企业间兼并 重组的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单纯的金融支持已不可能改变大多数国有亏损企业的困境,金融约束政策的作用在日渐减弱。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企业融资途径多元化, 进一步加大 了金融约束政策的推行难度。
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金融约束政策获取的货币发行收益日益减少,从而使中国政府从金融约束政策中获得的总收益缩减。 随着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各利益主 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处于突出时期, 体制改革的补贴需求巨大, 但经济货币化程度已达到顶点 , 可用于体制补贴、改革补贴的货币发行收益却远远不够。面对各种改革的压力,政府便不 得不继续用扩大银行贷款和货币发行的方式进行利益补偿, 由此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世界 银行的分析表明, 中国在改革初期依赖企业和居民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看上去不能满足的需求 , 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避免了通货膨胀。可是, 这种货币需求不会持续下去,因为货币 余额已经非常庞大, 银行存款的其他替代形式如股权、债权、外汇等越来越多, 加上资本市 场规模的扩大, 国家通过银行向公共部门融资形成的赤字会直接转化为通货膨胀。
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金融约束还存在以下的弊端:
1.“租金”的归属问题。 金融约束本质上是政府为民间部门创造获得租金的机会。而我 国在金融市场上居主要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和数量众多的国有企业几乎完全归政府所有,尚 未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并不具备民间部门的特征, 由此可认为,如果在我国实行金融约束 ,政府将利率水平限制在均衡利率水平之下,金融机构和企业获得了大部分租金,最终是为 政府创造了租金,民间部门获得的租金极其有限,这是以牺牲居民的福利为代价的。 另外 考虑到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不完善,金融约束给了“政治性寻租者”以机会,容易滋生腐败 ,金融约束的租金很有可能会落到少数的个人手里。
2.限制银行业的竞争问题。目前,我国的银行不是竞争过度,而是缺乏竞争,中国银行业 的市场准入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严格的多。市场准入的严格限制和非公平的竞争环境制约了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这尤其不利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要改变这一不利 局面,必须借助于加强日益发展壮大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才能 完成。3.关于“限制资产替代性“。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其贷款来源的8 0% 以上是居民储蓄。储蓄存款分流,对银行的发展存在有利的一面,因为储蓄分流可以调整金 融业的格局,改变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直接融资比重过低,从而形成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 资金效益低下,资金浪费的状况;可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降低间接融资的比重,形成 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间、直接融资配置优化,资金使用率较高的市场化的金融新格局。
三、总结
虽然金融约束政策曾经在我国转轨经济时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形势的 改变,其适用性已经大大削减了。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在金融领域将全面引入国际竞争, 因此金融市场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中国金融改革的政府主导型特征,在逐渐减少和削 弱金融约束政策,并向金融市场化的转变过程中,政府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快职能 转变,着眼于减少社会租金规模, 提供规范的市场服务和规则, 为市场制度的加速建立和经 济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同时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治理结构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建 立竞争性的银行体系, 改革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 邱崇明.现代西方货币理论与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易纲.货币银行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 [美] N?格里高利?曼昆 著 粱小民 译.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0
4. 陈享光.货币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 李扬.中国金融理论前沿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相关: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重要关系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实现党的根本任务的保障。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成果,强调以人为本。二者都是润滑剂,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将它们结合起来..

如何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现如今,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民普遍存在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导致我国文化建设前景不太乐观,我们仍需大力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甚至滑坡,主要原因是..

上一篇: 对“投资热潮卷土重来”有感
下一篇: 从《明公书判清明集》看宋代土地交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