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浅析小额信车架号查询 贷在破解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困局中的作用


更新日期:2016-06-30 21:52:47来源:网络点击:533324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贫困农户是典型的“边缘借款人”。小额信用贷款作为直接面向贫困人口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对于打破金融排斥、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增加农户收入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考察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探讨其在消除金融排斥中所起的作用,同时针对当前的不足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排斥边缘借款人小额信贷
一、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现状
金融排斥的含义及其危害
金融排斥是近十年新出现的一个概念,是西方金融地理学家“新金融地理”的研究方向之一,研究的重点是金融机构和服务的地理指向性,如研究居民到金融服务网点的实际距离对居民获得金融服务便利性的影响。随着研究的进一步进行,金融排斥理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理的范畴,开始从社会经济和金融服务市场角度出发,探究更深层次的金融排斥原因。目前,金融排斥被广泛定义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缺少足够的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以及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从而不能分享金融资源和服务的一种状态。金融排斥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复合概念,考察的维度主要有: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自我排斥。与金融排斥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是“边缘借款人”,是指那些由于其借款目的、信誉度和经济地位等因素而被排除在金融机构授信范围之外的借款者。金融排斥的直接结果就是经济弱势群体难以得到金融机构授信,成为边缘借款人。从经济学角度看,金融排斥是金融市场失灵的表现,金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配置,具有很大的负外部性;从社会学角度看,金融排斥破坏了社会公平,加剧了贫富差距。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城乡、区域布局失衡。相较于城市,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疏、信息相对不发达,以致于金融机构无论在提供的金融资源的数量还是在金融服务的质量上,都远远比不上城市地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了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局面,但主流金融机构都面临着社会责任和经济人身份的两难选择:农业发展银行只对特殊的企业提供信贷,不直接对农户开展业务;改制后的农业银行市场重心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表现活跃,但它们不受政策的鼓励与保护;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角,但是出于自身财务上盈利的考虑,商业化倾向较为严重,信贷资金大量流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城镇地区或非农业部门。在这种情形下,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难以获得急需的生产经营贷款,是典型的“边缘借款人”,金融排斥的微观影响是农户生产消费资金不足,严重影响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经营结构的调整,抑制了农户收入的提高,使得贫困农户相对更加贫困,陷入金融排斥的恶性循环。从宏观角度来看,金融排斥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
当前,发展小额信贷以破解农村金融困局已成为共识,小额信贷业务不同于普通贷款的运行机制对于解决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小额信贷如何破解农村金融排斥困局
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小额信贷是包括贷款和存款两方面的小规模金融服务,它是针对低收入人口的一种金融服务,既有扶贫的目的,同时又按照金融业务的客观规律来管理和运行。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小额信贷机制,2000年以后,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正式介入小额信贷领域,农村信用社成为发放小额信贷的最主要机构。2005年前后,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小额信贷开始向民间开放。2008年8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拓展了农村小额贷款的贷款机构、服务对象和范围及授信额度,进一步推动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力求使农村小额信贷成为支持三农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现阶段,针对农村的小额信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到目前为止,农信社的小额信贷具有覆盖面广、业务量大、分支机构众多等特点,是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角。②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信贷。③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进行的批发性小额信贷。④各种非营利的非政府组织所进行的小额信贷。⑤农村民间的资金互助组织和村镇银行所进行的小额信贷。
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主要采取孟加拉国模式,但既吸取了它的合理成分,又剔除了与我国农村情况不合的内容。本文以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为例,来分析农村小额信贷如何在消除金融排斥、改变农户“边缘借款人”地位中发挥作用。
农信社小额信贷运作机制
贷款项目主要用于农村种植业、养殖业、新建农田、小型加工、小本经营等创收项目,贷款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农户,贷款额度一般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贷款利率于市场利率,贷款期限较短,一般是一年、3~6月。不需抵押担保,风险评估采用农户信用评定小组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发放贷款证等,在风险控制上采用小组联保、分期付款等方式。
小额信贷在解决农村金融排斥问题上的优势
1、小额信贷贷款项目的界定和独特的风险评估机制打破金融评估排斥
评估排斥是指主流金融机构通过风险评估手段对经济主体施加的限制,阻止了经济弱势群体接近金融资源。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往往将农业视为弱质产业,收益率较低,并且认为农村信用环境差,贷款的回收没有保障。因此,当面对农村金融需求时,这些金融机构不但采取产业差别发放的政策,还采用专业化、标准化和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将农户的金融需求排斥在授信范围之外。
农信社的小额贷款项目范围局限在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项目上,就避免了发放贷款时的产业歧视。并且,农信社的小额信贷项目风险等级评估程序与一般的贷款不同,小额信贷首先是在乡、镇农信社以农户为单位,建立农户的贷款档案,将农户家庭经济情况,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等内容记录在内。农信社成立农户信用评定小组,对其信用进行评定,农信社根据不同农户的信用等级颁发贷款证,发证以后,持有贷款证的农户,在需要小额信贷时可以凭借贷款证和有效身份证,直接到农信社营业网点办理限额以内的贷款。这种风险等级评估程序打破了普通贷款审查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的严格规定,并不会因为农户无法提供完整的资信档案或者具有公信力的资产负债表就不予批准,显得更加灵活。小额信贷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款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只要不超出贷款证上的贷款限额,农户需要贷款可随时到农信社再办理,贷款审批程序冗杂反复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2、小额信贷的担保方式解决了金融条件排斥问题
条件排斥是指通过获取金融产品规定的附加条件来将弱势经济群体排斥在外。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盈利成为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而社会责任则在其次,表现在经营行为中就是将低收入人群排斥在授信范围之外。
与普通贷款不同,小额信贷恰恰是针对低收入阶层发放贷款,如农信社的小额信贷对象就是贫困农户,为了确保这一点而制定的具体措施有:通过规定较小的贷款数额,小到富裕户对贷款不发生兴趣;不需要抵押担保,解决了贫困农户缺少可抵押资产难以获得贷款的困难;通常采取分期还款的模式,尽可能保证农户能准时还款。对超过小额信贷最高限额的资金需要就将3~5户农户组成联保小组,发放多户联保贷款,通过信誉作担保,既保证了贫困农户能获得所需的贷款满足实现生产的顺利进行,又可以满足更高层次的资金需要。3、 合理设置小额信贷的利率,既可以保证农户能够负担得起,又可以保证小额信贷机制能够实现可持续运转。
小额信贷的利率一般高于普通的商业贷款,这都是为了实现小额信贷的可持续运转所必需的,但由于小额贷款的数额较小、期限较短,并且采取分期还款的偿还模式,利息是农户可以承受的。由于农户在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较难,而其他民间借贷方式的利率又过高,利率高于普通贷款而低于民间借贷的小额信贷就是最合理的选择。小额信贷发放的都是小型创收项目,收益率较高,因此在借款的农户看来,贷款的机会成本较大,大于农户必须支付的利息。由此看来,就排除了通过利率的设置排斥贫困农户贷款需求的可能性。
4、我国农村居民对金融需求有一定的自我排斥性,而与小额信贷配套的相关服务可以克服这一问题。
自我排斥则与被排斥主体的自身经历和心理因素相关,是被排斥主体主动将自身排斥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化程度落后,农户高度分散并且信息化水平也较低,大多数农户对正规贷款的获得缺乏信心,农户在选择借贷方式时,往往主动放弃从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申请。国际上小额信贷成功经验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对农民开展培训,引导它们选择项目、用好贷款,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这一服务使农户敢于贷款,会用贷款,克服了借贷中的自我排斥心理。
三、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几点建议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问题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从金融排斥的角度来看,农村小额信贷对于改变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排斥贫困农户的状况,改变贫困农户边缘借款人地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小额信贷这种金融扶贫机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关乎我国金融改革、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由于我国的小额信贷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应该进一步拓宽小额信贷业务涉及的范围,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这样才是促进农户增收,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的国情以及借鉴国外的发展模式,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以采取“一揽子小额信贷+一揽子小额保险产品”的模式。小额信贷应该增加贷款发放的项目,不但为农民提供从事种植、养殖所需的生产经营贷款,还应该提供购建房、大宗商品采购等消费性贷款,提供子女上学需要的助学贷款等,这对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也有重要作用。同时辅以“一揽子小额保险产品”,不仅对农民生产生活提供风险保障,也对农民家庭成员的医疗、及意外伤害带来损失提供保障,用与小额信贷相配套的小额保险支持小额信贷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但改善了农村的金融现状,还弥补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
对小额信贷国家应制定一些支持性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小额信贷加快从“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向“制度主义小额信贷”转型: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实行税收方面的优惠,给金融机构更加灵活的贷款政策等等,使得发放小额信贷的机构能够保持盈利,保证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政府应该投入资金支持小额信贷的配套服务的开展,支持小额信贷发放机构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小额信贷普及教育,加大对农民的技术、金融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同时也保障了小额信贷项目的成功;财政支农资金的发放要更加省慎,力求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使得财政支农资金用得其所,例如若采用“小额信贷+小额保险的模式”,就可将支农资金的一部分作为保费补贴,实现了资金的杠杆效应。
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消除农村金融进入壁垒,推动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形成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同时也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协调政府、小额信贷发放机构、农户的关系,维持农村金融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蔡赞,谢元态.论我国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可持续性发展,海南金融,2004,
2、汤小青.我国农村农户小额信贷制度构造及意义,金融时报,2002-09–23
3、何德旭.饶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成因分析:金融排斥视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
4、丁力,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业务研究,财经政法资讯,2008
5、杜晓山,刘文璞.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何广文.“只贷不存”机构运作机制的特征与创新,银行家,2006

相关:

浅谈商业银行的金融营销开展卓越有效的金融营销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坚持品牌战略、坚持金融产品营销与服务的不断创新、坚持多样化的营销手段等内容的阐述,解释了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营销的途径和重大意义。品牌战略 产品营销 ..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发展对策研究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购物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物流作为电子商务中重要的支撑,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由于物流管理体系..

上一篇: 浅议企业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推广中的作用
下一篇: 关于中小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