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和丑女大翻身 谐社会视角下的广东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更新日期:2016-06-30 14:45:01来源:网络点击:531544
摘 要: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考察了广东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并从社会保障、高校建设和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 大学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03-104-02
大学生就业是就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更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之一。
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一直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吸纳区域,省内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在珠三角地区愈演愈烈。广东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统计数据表明,广东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由过去的投资拉动为主,转向以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为新驱动力的集约型发展轨道。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广东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2006年广东省就业情况来看,就业矛盾越来越尖锐,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业矛盾包括:新增大学毕业人数与就业岗位供给不足的矛盾、大学生就业预期与现实落差之间的矛盾、地区和行业就业状况不均衡的矛盾。本文拟从广东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以期能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逐步达到大学生和谐就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一、广东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广东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较完善的地区,就业岗位较多,大学生就业平台相对比较齐全。但即使如此,广东省内大学生的就业仍存在愈来愈紧张的趋势。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就业基数增多与岗位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广东省内的高校毕业生已超过27万人,比2006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再加上外省院校来广东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2007年在广东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超过了40万人。①许多毕业生未能在学校或人才市场找到工作,只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机会。广东2007年前3个月登记失业人员增加,说明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这种局面如果没有根本扭转,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不容乐观。
2.大学生的预期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
当前的主要情况是: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一方面,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对将来的期望较高,却逐渐意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例如,从要求工作地点上看,根据广东省学联在广东高校中的调研显示,希望在广州、深圳的占76.9%,而该地区企业的用人需求只占总需求的?38.3%?。因此,很多大学生没法在广州、深圳找到合适的工作。此外,毕业生对工资薪水预期也随着现实的残酷不断降低。
另一方面,企业对毕业生素质表示不满意。首先是部分大学生的态度不务实,既希望得到丰厚的工作回报,却又不愿承受工作的困难和劳累;其次,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专业素质下降。由于读书期间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有些同学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娱乐、恋爱、课外活动等方面,导致工作能力不足而无法胜任某些岗位要求。此外,有些学生的诚信度不够高,希望借企业作为跳板,工作一段时间就跳去更大的企业中工作。
3.就业状况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大学生的对薪酬、地点、专业对口率、发展空间预期等满意度较低,这些都是导致广东大学生就业中的不稳定因素。2006年广东大学生就业率虽然达96.18%,但据统计,灵活就业者和暂缓就业者占了就业率的62%,②已成为就业中的不稳定因素。许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满意度与原期望值相去甚远。部分毕业生虽然已落实工作,却仍认为是“短期的”“、暂时的”,不算真正的就业。这些毕业生实际上已加入“未就业”行列,加大了“就业难”的队伍。
综上所述,广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由多因素组成的。不管如何,我们都必须予以正视和重视,既要看到“难”的暂时性和可克服性,不要过分渲染;又要看到“难”的真实状况及其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经过深入分析,笔者以为当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经济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空间的不同,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建国以来的城乡二元化结构,造成了诸多的社会不公,表现在大学生进入大学前高考的不平等、毕业后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的不平等等。生活在不发达的地区,将面临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的问题,相对发展空间较小。③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大学生就业趋向大中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如何解决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的差异,引导大学生就业走向基层就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难的根本途径。
2.教育成本的上升和经济结构调整,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性矛盾也随之凸显。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收费制度,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成本很高,保守估计每年也有2万元左右,靠借债和贷款来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很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与一般资本的性质相同之处是通过投资支出期望将来能持续地获得收益,即能给受教育者本人和家庭带来较高的回报。”④因此,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很多,结构性失业严重。
3.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够。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市场需求错位,造成冷门专业毕业生多,就业率却很低的局面。高校为毕业生的就业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不够,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就业指导部门比较差的服务意识和较低的工作效率,使学生的就业权受到损害。
4.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招聘时对性别、地区、语言、年龄、专业、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也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例如,女研究生面试时,一般都被招聘单位问及结婚生子问题。据悉,女研究生求职的种种艰难已受到社会关注。中国社科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车伟呼吁,国家尽早针对性别和年龄歧视问题立法。⑤
三、实现大学生和谐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解决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基于上述所分析的原因,现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1.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保证。由于政府掌握了社会各种资源和信息,所以政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难的核心力量。其一,政府要在解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实行全民社会保障、消除区域交流壁垒等制度层面下功夫,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机会与控制失业率并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乃至社会各层面的就业问题。⑥其二,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配套的公共就业及人事代理等方面的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形式实现就业。其三,进一步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的社保补贴、税费减免以及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措施。
2.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式。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和机制甚至组织机构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在加快课程配置的同时,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需求。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和院校要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充分发挥人才市场、招聘会的作用,是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渠道。我国各级政府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利用人才市场和招聘会两块阵地,积极为大专院校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提供对接服务。要定期为大学毕业生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组织行业专场招聘活动,为供求双方搭建对接平台。要建立公用的高层次人才、实用人才、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加大人才网的建设力度,实现信息在大学毕业生、企事业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共享,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配套、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4.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学生要在学习好自身专业的同时,更要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把知识的学习与自己的工作理想结合起来,并为之努力奋斗,达到精通本专业、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目的。同时,大学生要努力培养自主创业意识,在大学阶段树立创业理想,参加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就业过程中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5.转变大学生思想、积极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理性回归。
从趋势来看,大型外资企业、国有垄断企业、国家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的人才需求变化不大,但是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却越来越旺盛。⑦中小民营企业是招聘单位的主力,平均有85%以上的单位和超过90%职位由中小企业提供。显然,大学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是这种就业形势的客观要求。对于大学生去基层也是有政策支持的,我国在2005年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
⑥崔宏.提升就业率是政府的责任.人民论坛,2007
⑦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

相关:

国产首台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自动变速器问世2009年6月30日,国产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自动变速器——欧意德全电控、低噪音、高传动比、高适用性4速自动变速器,在我国最大的发动机及变速器生产基地——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公司试生产成功,从而填补了..

主要车企新能源战略集粹从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就是国内外众多车厂关注的热点,而随着我国政府多项政策的出台,众多车厂试图领先进入这一新兴市场,以占领未来汽车制造的“制高点”。针对这一全新的领域,记者通过调查,对各家车企新能源战略进..

上一篇: 浅谈加强政工师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下一篇: 小企业融资与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