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春袋 及对策


更新日期:2016-06-30 10:02:38来源:网络点击:530641
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精干主业、做强主业,又要利用“三类资产”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这是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也是企业实现主业与辅业“双赢”、企业与员工“双赢”的重大举措和必然选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既有成功改制,企业高速发展的典范,也存在改制无疾而终,反而引发诸多不稳定因素的现象。如何认识和对待国有企业在改制进程中存在的负面影响,是因哽废食,还是坚持到底?笔者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国有企业改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处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互夹击的窘境。虽然当前国有企业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运转相对较为平稳,但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基础薄弱,包袱沉重等因素的影响,潜藏着融资能力有限,市场竞争力弱,创新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潜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不尽早采取举措,超前动作,加快改革,创新体制,活化机制,企业前进的道路将越来越窄,生存的空间将越来越小。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化解企业深层次的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党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适时提出了加快企业改制步伐的要求,在党的十五大上就明确提出:“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步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是顺应形势,应对挑战的要求。
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也是企业和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过去的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矛盾,“国”字当头,大锅饭难砸、铁交椅难挪,这是不争的事实,职工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劳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效益流失,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企将不企”。这决非危言耸听,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二、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改制涉及到政府、企业、管理层、职工、金融机构等多个相关主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国有企业改制是个新鲜事物,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从国有资产的流失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评估组织设置不合理和评估程序不规范,即使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或聘任的注册会计师等评估人员,也很容易同原企业管理者共同利益而相互勾结损耗国家利益。二是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资产评估结果出来之后,对原企业职工和社会公示的广度不够,缺乏透明性。三是底数不实,经营者通过各种手段转移隐匿大量资产,如虚增企业负债,隐匿企业对外债权等。四是无形资产和土地价值没有得到合理评价。当前国有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和土地被严重低估的情况相当普遍,由此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流失金额可能并不低于有形资产。
2、从职工的权益受到侵犯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企业改制程序操作不到位,缺少必要环节。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特殊工种认定和工伤残评级等重大事项公开不及时或未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二是改制政策得不到很好执行,在就业和报酬等方面采取高压政策,个别企业甚至不执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随意处理职工,加班加点不按有关规定给加班费;个别企业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拖延缴纳职工“三险”、住房公积金等与职工长远利益密切相关的费用,甚至拖延支付经济补偿金等费用。三是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不健全,造成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涣散,缺乏应有的战斗力;工会组织长期处于瘫痪状态,职工的政治权力被削弱。
三、规范国有企业改制的对策
1、做精做细思想工作,努力创造和谐改制环境。一方面,为了赢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在进入改制程序前,企业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作用,在改制进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要相信职工,发动群众,层层动员,广泛宣传。要在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支部书记以及技术骨干等不同层次中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宣传改革的意义和政策,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关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宣传、改制政策法规的宣传和企业光明前途等方面的宣传。另一方面,要依据政策,带着感情做工作。对于职工提出的一些超出政策规定的要求,要以政策为依据,进行合理解释,始终做到带着感情做工作,不管情况多复杂,职工情绪多激动,要始终做到不急不躁、热情接待。
2、严格改制程序,促使企业规范操作。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严格落实国家关于规范改制操作的有关意见,明确改制企业必须认真遵守企业申请、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离任审计、制定方案、联合会审、组织实施等八大改制操作程序。公开选聘中介机构对改制企业进行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离任审计等,结果及时向职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监督管理职责,选聘职业道德水准高、业务素质强的评估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评估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评估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评估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规范评估组织管理,尽可能不受制于改制企业管理层。重要资产的评估结果要在适度范围内公开,要客观对待对评估结果的各种质询和异议,并进行必要的复核审查。政府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对评估结果要进行深入全面的核查和核准,核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准确适用政策,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政策答复方面,对刚性政策答复必须硬性,不留余地;对弹性政策,有关部门则要协商一致,统一答复口径。在政策执行方面,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准确适用政策,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凡是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必须一丝一毫不打折扣,做到百分之百兑现。在整个改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国家法律和现行政策办事,不乱开口子、乱批条子。在职工最关心的退休、病退、安置费、补偿金、工伤评残、补发欠款、重组上岗等问题上,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接受职工监督。同时,企业改制务必彻底到位,不留后遗症,对于处在政策边沿,但群众又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保持大局稳定,需要政府各部门转变职能,协调与企业的关系,尽量降低企业改制的成本;从企业改制的过程看,企业职工的安置,债权债务的处理,生产经营的衔接,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费的缴纳等问题需要妥善地解决;从已改制的企业看,改制后必须及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认真按照法律规范运作。这些问题解决难度较大,付出的成本较多,但在改制过程中必须解决到位,不能留下“后遗症”。
4、要加大对借改制之机侵吞国有资产和侵犯职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资产流失状况相当普遍,但真正受到严肃追究的只是少数借改制之机大肆贪污、挪用公款的犯罪分子。多数情况下,由于流失的国有资产并没有直接流失到个人手中,而是由改制后企业继承和使用,甚至改制企业大部分职工都有利可图,有相当的支持面,表面看社会危害性似乎不大,罪与非罪界限也不十分明确,因此很少受到查处和追究。为有效遏制改制企业的资产流失,必须加大打击力度,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都要积极参与监督,既要严厉打击借国企改制之机贪污、挪用国有资产的犯罪分子,也要重视打击各种钻法律空子,通过各种隐蔽手段侵吞国有资产的违法违纪行为,最终保证国有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

相关:

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刍议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担负着重要角色,有效性是管理者的一种特殊技能。管理者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有效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章从管理者要讲求有效性的必要性出发,阐述做一个有效管理者应把握的几..

论政府干预与经济法股市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始终有效的,当股市失灵时,政府干预是必要的。政府干预股市,就是要保持股市平衡运行,发挥其带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限制其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经济法作为政府干预之法,解决了法律手段和经..

上一篇: 寻找绿洲
下一篇: 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