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国风有形——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崔麟 展


更新日期:2016-06-30 08:17:30来源:网络点击:530116
【摘 要】中国的民间美术虽然有丰厚的基础,但由于它扎根在农耕文化的土壤之中,不具备现代生活的应变能力,因此必须用高瞻远瞩的目光加以引导。笔者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民间美术做出较为准确的定义,并阐述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又总结出3条有效的方法,确保民间美术在现代生活中得以有序传承与良性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09-0279-02
“国风”一词出自《诗经》,原指“民俗歌谣之诗”。古代社会实行分封制,国家分成许多诸侯国,《诗经》三百篇,其中“国风”是《诗经》中的前160篇,收录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称为“十五国风”,如《邶风》、《风》、《卫风》、《郑风》、《齐风》等。《汉书?艺文志》说:“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民风所在,则是民俗使然,小到一个群体和地区,大至一个民族和国家,从中焕发出一种精神,形成一种共有的文化,即所谓“入国问俗”,“入乡随俗” 。朱熹说:“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有足以感人如物,因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是以诸侯采之,以贡于天子,而列于乐官,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说明早在两三千年之前,人们已对这种民间艺术加以重视,并经过孔子的整理,成为以后儒家的经典。
如果说民歌为“民俗歌谣之诗”,而被视为“国风”,那么民间美术则是无声而有形的诗,也可以视为一种“国风”,这是很值得珍视的一宗民族文化财富。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间美术非常丰富,而且脉脉相传,多姿多彩,它是劳动者的艺术,伴随着下里巴人的生活而生生不息。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加之各地地方特色,表现出艺术的面目各异、精彩纷呈的现象。这样,也就更显得民间美术的绚烂与繁丽。
民间艺术,在内容上除了民间工艺以外,也包括民间的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作品,如民间绘画、民间雕塑,乃至与民间信仰、民俗活动有关的一切艺术。也就是说民艺之“艺”,既包括“工艺”之艺、“技艺”之艺,也包括“艺术”之艺、“民俗”之艺。
这里涉及到“艺术”这个词,它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才开始使用的,最初常把“艺术”和“美术”混为一谈,30年代才开始逐渐分开使用,其概念就有了大小之分,艺术包括了美术,美术包括了工艺,工艺又是工艺美术的略称。三个词表示了三个阶梯,三个艺术的层次。同样“民艺”是个大概念,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一部分,而民间工艺则是民间美术的一部分。现在习惯上对“民间艺术”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而狭义的民间艺术通常指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地方,是其具有可视性,在形态上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多数同生活日用品联系,当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出现之后,人们很容易丢弃那些旧的东西,甚至将它视为落后而有意摒弃,数千年形成的文化结晶很可能就毁于一旦。仅就我们所经历的几十年间,有些东西几乎消失,或者已经无影无踪,连“母型”也没有留下,似乎在人类的造物活动中从未曾发生过。应当指出,这种摒弃,割裂了文化的延续,无异于人的偏食,最终将有害于整体的健康。
民间文化自有它的传统,而传统的东西又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问题在于变是必然的、正常的,而传统又不能粗暴割断,轻易废止。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目的应该明确,不过是借人之“错”,最终是“攻”自己的“玉”,如果对自己的“玉”,视而不见,或者当粗石丢弃,岂不本末倒置,失去自我?特别在文化上,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也就难以长久,更谈不上流传。所以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既不能持以虚无,也不能急功近利。
在民间美术问题上,当年鲁迅所提出的“旧瓶装新酒”是可取的。他说:“旧形式的采取,必有所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这种变革是带有“渐变”性质的,对于民间美术的研究,笔者认为除了鲁迅先生提出的方法外,更加要强调的是艺术上的提炼和素质上的吸收,必须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找出民间美术质的所在,才会有利于民间美术在现代的发展。
我国的民间美术虽然有丰厚的基础,但由于它扎根在农耕文化的土壤之中,不具备现代生活的应变能力,因此必须用高瞻远瞩的目光加以引导。使其由自发性的发展转向自觉性的发展,就要靠科学的认识,明确的理念和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深入挖掘,详细调查,全面收集。这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唯一办法。
整理研究,找出特点,探讨规律。这是一项艰苦的理论工作。看一件民艺品或者一项民俗物件,不像欣赏一幅画,仅仅是从画面的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上去考虑,在民间艺术的背后,还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大众的生活,牵连了万千劳动人民的心,这也是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实质所在。生活的和精神的直接需要是民间艺术产生的直接动因。老奶奶为孙子做“虎头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艺术创作,即使别出花样,也没有认为是“创意”,她心中所想的只是,人生落地要站的稳、让孩子象老虎一样有生气。又如春节贴年画,图的是喜气洋洋;贴门神,为的是镇宅平安。创作者们并不是艺术家,然而却比艺术家更懂得艺术。
留住火种,细水长流,转化利用,发挥民间艺术的经济价值。一方面是使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不致中断,一方面是尽可能地合理利用,使其在现代生活中发挥作用。当前,我国民间美术品的“原型”作品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外国人轻易就能买走,而这些东西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仅此一份,卖掉就会失去原型,使得优秀的艺术作品出现断层,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民间美术品的出口,要区别对待:对于少量的民间艺术精品,既有艺术、文化、历史价值,又具有一定代表性,并且只此一件的,可以进行复制,原作一定要保留下来。对于从民间收集的一些民间艺术品,可以有选择的出卖,比如重复者,以及研究价值不大的东西。对于新制作的工场产品和复制的民间艺术品,可根据需要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总之,这是带有文化性质的经营,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社会效益,只有全面兼顾、主次区别对待,才有助于民间美术事业的发展。
对于民间美术旧的艺术形态,特别是那些过去曾经实用的东西,虽然现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它却是数千年来生活和生产的见证,我们研究它,是想从中找到那条维系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纽带,将它注入到新的生活之中,当然这样做是非常艰巨的,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当前的中国,需要一批保护传统文化的卫士,带着献身精神去抢救民间艺术,并且经过整理,加以评说,把它介绍出来,唤醒更多人的觉醒。惟有如此,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才不会干涸而断流,才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139.
朱熹.诗集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24.
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 //且介亭杂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相关:

关于构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摘要:分析构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性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部分,以及为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而应采取的措施。关键词:重要性;组成;实施措施;运行条件在高校构建并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其终极目..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透视摘要:均等化的理念在西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本文从不同的视角透视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不同含义和其来龙去脉,并结合中国现实,剖析了它的特殊含义和意义。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公平;财政分权;..

上一篇: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探讨
下一篇: 批发市场功能应有新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