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浅谈高校体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大成2020基金净值 会


更新日期:2016-06-30 07:06:13来源:网络点击:529670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对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高校体育的特殊作用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和谐社会 高校体育
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体育的社会功能对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有着独特的意义。
体育从产生到逐步发展一直同国际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它对国际社会有一定的适应性,与国际社会协调发展,现已经成为超越体育范围,深入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等领域的一种国际社会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体育在中国的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的人,体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公正、正义是体育运动追求的最终目标,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二者在价值追求和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体育精神、健康理念的支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社会适应能力、道德伦理等形成的关键时期。顺应时代的要求,大学教育必须创建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教育新体系,在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具有“求真”和“务实”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还应具有对未来社会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批判精神和正确态度或能力。高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其本质和功能内涵、外延认识的拓展与加深,深刻认识到其中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的崇高境界,对冶炼人的性情、意志、个性,培养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因此,加强高校体育的深入研究,联系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务实地演绎出和谐社会与高校体育的相辅相成关系,颇有深刻意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
1.和谐社会的理论对高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必然要求。社会体育以其健康有益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满足了社会成员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高校是社会的重要范畴,它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先导性作用。由此看来,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和桥梁,高校体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因此,高校体育工作应该以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为指针,充分渗透和谐思维,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和谐社会的构建为高校体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蕴涵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将会对发展内涵、发展意义、发展本质进行重新诠释和创新。
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社会需要全面发展,更加需要全面发展的人,由此,重“经济”轻“社会”的局面将得到彻底改变,而人的发展也将改变重“知识”轻“素质”的倾向。高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下将会受到全面重视,改变过去“可有可无”、“发展与否无所谓”的局面,形成人人需要发展体育、人人希望发展体育的良好局面。
二、高校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1.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的人,体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顾拜旦创立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目的就是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教育青年,促进青年身、心的和谐发展,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体育活动的参与赋予人健康的体魄,而健康的体魄是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人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特别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克服许多由体育运动产生的特有的身体困难,体验到很多在正常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身体感受。这也是人们在从事其他活动过程中很难体会得到的身体感受。它对一个人的内在意志品质具有特殊地培养和陶冶作用。高校体育通过教育的形式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通过体育教育改善身体形象、得到发达的肌肉、匀称的肢体、机敏的头脑,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和感,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减轻心理压力,培养团队精神,陶冶心灵,使人们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以及良好的社会公德。
2.丰富个人和社会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高校体育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种意识将对全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它将促成人人需要体育和喜爱体育的良好氛围。人们通过参加和欣赏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够愉悦身心,丰富文化生活。世界上还没有其他任何一种活动能像体育竞赛那样有规律地举行,特别是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国际体育竞赛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欣赏的热点。各种不同形式和类型的体育竞赛,以它独有的形式和方式为人类社会生产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食粮,提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群众体育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是体育才能给他们带来的特殊享受。它改变和改善着当今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3.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以及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
高校体育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体育竞赛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强烈地取胜欲望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竞赛中不可能取得胜利。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场所,需要团结和协作精神。体育竞赛,特别是在集体项目的竞赛过程中,要想取得胜利,既要有力争胜利的顽强竞争意识,又要懂得与同伴和队友的团结协作,才可能达到目的。而体育的这种“模拟社会”的功能,是体育运动所独有的。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高校对社会的巨大影响,高校体育还将推动全民健身工程的不断深入,带来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促进民众运动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形成,极大的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体育的最终目标。追求身心和谐发展,实现人性的不断优化是我国发展体育运动的基本原则。这些都有助于建立一个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环境,培养和谐意识。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与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依靠群众保护环境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环境保护事业只有在全民的广泛参与、支持和监督之下,才具有生命力。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高校体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形式以及新兴的体育项目,如野外生存、户外运动、定向运动、攀岩、登山等,使人们体会到做环境主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中强化自身的环境意识。同时也可以感染和带动全社会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5.为社会提供和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
现代体育竞赛一直以公平竞争为基础。体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公共秩序以及生活方式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公平和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发展追求的最佳状态。公平与公正保护和尊重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人们所关注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教育机会、文化权利和伦理道德问题的核心就是公正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公平与公正的规则,谋求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高校体育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运动竞赛,参加各种层次的体育赛事,学习体育理论。从书本到亲身体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公平竞争意识将在当代大学生中逐步形成。公平的竞争能培养现代人的勇于竞争的观念、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胜利者固然值得钦佩,但失败者也同样受人珍重,胜利与失败、机会与风险对所有人是公平的,从而有助于人们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培养平等和相互尊重观念,形成公平竞争的行为和习惯。体育运动向人们和社会所展示的,以公平、公开、公正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普遍尊重和推崇。“公平竞争”正是高校毕业生带向社会、影响社会的巨大财富,随着高等教育的日趋大众化,这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进文化和力量,即公平、公开、公正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将在全社会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陈 彦:试论奥林匹克运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体育与科学,2005,
胡玉华:新时期我国体育功能的演变与发展.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相关:

看错美元必定看错通胀政府关注CPI,企业盯住PPI,民众看着钱袋子,而很多专家认为是美元贬值引发了全球通胀,通胀是美元阴谋让全世界“买单”的结果。于是各方都对通胀忧心不已,政府加速人民币对外升值、以从紧的货币政策试图控制流动性,专..

海关如何行使税收保全制度2004年12月,中外合资企业利达公司向海关申报免税进口数台机器设备,价值人民币160余万元,免征税款人民币42万元。上述设备办结通关手续后一直由该公司经营使用。2006年3月,某海关对上述免税设备进行后续核查时,发现..

上一篇: 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中效益审计的思考
下一篇: 在国际工程市场如何选择保险经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