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基于全杰伦 面预算视角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更新日期:2016-06-20 10:29:30来源:网络点击:499190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实体的一种,但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由于我国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采用的是“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办法,所以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以中高职院校为代表,这些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手段和方法亟需进一步优化。本文以中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全面预算视角对如何完善中高职院校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全面预算 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我国的中高职院校由于法人治理机构的不完善,存在所有者不能完全到位、委托代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学校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已不适合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特别是预算管理中存在着预算管理理念落后,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执行力不强等问题。预算的“软约束”导致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经济责任制度和科学的监督机制,造成预算资金的浪费,影响学校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影响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本文基于中高职院校当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全面预算的角度对学校的预算管理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为促进中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化策略。
一、中高职院校现行预算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采用的是“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办法,要求事业单位把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入等全部收入支出进行统一编制预算,并报主管部门核定审批。然而,对事业单位来说,财政补助收入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便成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
在以中高职院校为代表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中,财政部以各学校的办学成本为基础,对不同项目不同类型的开支制定不同的定额标准,在确定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构成比例及基础标准后计算出“生均定额”,对于学校其他项目需求和政府专项资助的重大工程给予“专项补助”。对于一些专项经费的预算编制,通常采用基数或零基预算法编制,以保证资金的有效运用。目前,中高职院校内部预算管理模式即为中高职院校的财务预算,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和预算 执行两个方面。通常会根据学校各系、部上一年度支出账分析经费的执行情况,按学院实际支出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再编制 预算。学校一般为了预防不可预计事项所需经费的发生,通常按每年预算收入的一定比例预留机动资金,由财务部门控制使用。在预算执行上,学校的年度预算经费 在经过校长办公会讨论后,经“二上二下”上报主管单位,最后下达至各系、部,财务部门应在当年地三季度、次年年初将当年的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全年预算执行情况向校长汇报。
二、中高职院校现行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预算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中高职院校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标准,加上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学校按照传统事业单位开支标准管理日常的开支,这就导致中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缺乏较强的预算管理理念,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也缺乏充分的认识。据调查,目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中高职院校没有建立预算管理专门机构,而只是将预算管理作为财务部门工作范围的一部分,全校的预算由财务部门直接编制,系部级预算也只是由主要负责人直接编制提供,没有教职工的全员参与,使得整个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目前,中高职院校在某些项目的预算编制上还采用传统的基数增长法,这种方法考虑了可能影响预算年度的因素,在上一年度预算收支基础上适当调整数额,但这种数额的调整往往较小,基数大的预算多,基数小的预算就少,将教育经费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模式固定下来,在经费供需矛盾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无法体现科学性和公平性,无法实现预算管理资金优化配置的目标,不适合整个学校的长期发展战略。
预算执行和监督不力
预算制定后就需要执行,然而中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普遍不强,个别人员和部门不按预算规定项目和标准使用资金,随意改变资金使用范围及开支标准,并且缺乏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控,导致各部门可能存在滥用经费或年末突击花钱的情况。另外,当前中高职院校的预算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不能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掌控,使管理者无法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预算运行效果成为盲点,造成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不一致的局面。
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机制缺失
预算管理是一种涉及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管理,事后分析评价有利于剖析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呈现的深层次问题。现实中,部分中高职院校在预算管理上更关心如何争取更多经费,如何把收到的钱花出去,却忽视了预算资金使用上的效率性,未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机制,从而导致预算管理的目标很难实现。
三、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全面预算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效益,而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财务等各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全面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同样十分适用,全面预算管理运用于中高职院校是指把整个学校的财务收支列为预算管理的对象,对学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和资金运动进行规划,合理分配学校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从而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适用性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员性、全程性、企业化等特点。全员性要求全面衡量单位各部门、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使有限资金得到合理配置,即预算要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两个过程相结合,关注各部门的协调性,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让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来。全程性要求预算在编制和执行后,还需要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预算方案,真正发挥预算的作用。企业化要求事业单位参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以中长期工作目标为导向,采取最佳行动设计最佳预算方案。正是因为全面预算管理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才使得将其运用到中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中去显得尤为重要,将更有利于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编制原则
中高职院校的预算既要保证教育教学的重点,又要注重资金使用效率,以确保院校各项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中高职院校的全面预算编制需遵循以下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意味着由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和指挥,全体动员和参与,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预算的具体执行,由具体业务部门提出预算草案。这样,既可以发挥学校的统一领导作用,又能调动各院系参与预算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开放性原则
所谓的开放性是指院校的全面预算制定和执行情况能以某种形式公开地被相关人员和部门所了解,通过这种形式可以监督年度内院校所要完成的计划和工作任务。这种透明化的预算管理模式会促进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客观性原则
预算收入的确定和支出的安排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算,依据充分的信息资料进行评估,不得随意假定估计。预算编制需要按主管部门统一口径、程序和计算依据进行,客观公正,不得随意而为之。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执行
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的重要环节,预算编制得再好,未能有效执行,也不能发挥预算的作用。因此,在预算编制完成后,对经一定程序审核批准的预算要进行有效分解,层层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另外,需要建立日常的预算管理机构和组织,如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管理职能部门等。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和可变即可控的原则,合理确定各职能部门和个人在预算执行中应负的责任和应享的权利。此外,相关部门定期认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和相关报表,各部门要经常对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依照年度总体目标,分析预算执行中的不正常因素或对预算的执行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和环节,以便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预算方案,从而解决问题。
构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监控机制
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监控机制应当包括预算控制体系、预算控制内容和预算考核及评价三个方面。经审核批准的预算方案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后,需要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实现对预算方案适时、立体化、全方位的监控,增强预算控制的有效性。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全过程的监督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监督控制预算编制、执行,构建预算管理预警机制和进行差异分析。首先,预算方案能够体现事业单位的预算目标,预算的执行能够符合预期,相关调整措施符合预算目标;其次,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系统,使之能够对预算内事项、超预算事项和预算外事项进行预警;最后,相关责任部门需要对上一年度预算编制、执行标准实施差异分析,以调整本年度预算支出项目和项目执行标准。
建立健全全面预算考核与评价体系对发挥预算的作用至关重要,为此,需要选取科学有效的预算评价考核方法,可以从收入支出完成情况、部门服务质量情况、预算执行偏离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另外要确定预算考核原则,包括总体优化原则、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分级考评原则,不同的原则与不同的预算执行情况相互配合。
四、结束语
总之,中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转变预算管理理念,把预算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我国中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贵艳,严乐.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第1期
孙琪华.关于构建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考.经济师,2010第12期
励俊明.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监控机制研究.财经界,2010第1期

相关: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摘要: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投资活动,这也是企业不断进行资金扩充,实力增强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企业的并购的过程中,财务活动是自始至终都存在的,这就使得企业在并购中,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与探索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对于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的内涵,其次从人员管理、数据共享与传递、信息集成程度、专业复合型人才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科研单位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出现的问..

上一篇: 试论如何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下一篇: 广东七大颠覆式餐饮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