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驻马店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景德镇瓷器 对策


更新日期:2016-06-20 07:54:01来源:网络点击:497180
摘要:驻马店市作为农业大市,传统农业发展面临很大问题,也制约了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有力发展措施,促进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一、驻马店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驻马店市的自然条件状况
驻马店市气候适宜,农业资源丰富,素有“河南粮仓”、“豫南油库”之称。河南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芝麻、大豆、稻谷、油菜、花生、烟叶、棉花等,经济作用以芝麻、油菜籽、花生为主。大力发展农业成为驻马店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
驻马店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初步成效
2014年驻马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生态农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各地县积极响应政府工作,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有有了初步的起色。汝南县板店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科学谋划,调优产业布局,在全乡掀起了生态农业发展热潮,政府通过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的方式传播生态农业知识,组织农技人员、土专家,定期开展科技知识培训班,由科技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走出板店特色品牌产业。坚持“种植—养畜—粪便—沼气—肥料—种植”种养结合发展路子,有效催生了畜牧养殖业和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养殖大户120多户,发展势头强劲,唐营萝卜、魏岭黄金梨等绿色农产品,成功进入周边各大市场,备受群众青睐。
确山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形成四种类型生态区六种种植模式,山地生态区、丘陵岗地生态区、平原生态区和城郊综合型生态区,并因地制宜确定了种养加型、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和微生物再生型六种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在全县广大农村全面开展生态农业开发建设。
2014年驻马店市启动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重点在中心城区和确山、汝南、遂平3个组团县城周边,以特色种植业、设施园艺业、生态休闲业为主体,规划建设一批集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观光旅游和“菜篮子”工程为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工程,重点做好规划工作,并启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确保尽快见到实效。
驻马店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驻马店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上呈现不同的农业经济模式。
“三位一体”模式,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建筑系统工程学原理,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农户利用庭院或田园等,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等连结在一起,组成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实现种植、养殖并举,产气、积肥同步,能流、物流良性循环。比如:汝南县走“种植—养畜—粪便—沼气—肥料—种植”种养结合发展的农业生态模式。
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模式,观光农业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等,结合农、林、牧、渔的生产及农业经营活动,增加对人们对农业和农村生活的了解及休闲及为目的的新型生态旅游。“中州名镇”泌阳县马谷田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风光秀丽,土地肥沃的马谷田镇结合本镇林果、蔬菜、茶叶种植优势,制订出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建果园、蔬菜大棚一条街、林果观光线、茶叶园观光路线,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引导沿观光线路群众新开农家餐馆、小店,在下河万亩果园最高处新建观景亭。强化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梨花节、商贸会、水果蔬菜自摘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马谷田生态观光农业知名度。
二、驻马店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业分散难以形成规模
驻马店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大部分是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在自家责任田上或者承包经营的方式进行种植或养殖,纵观驻马店市各个乡镇发展生态农业,都是在某一个村庄的局部,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发展。不能大规模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小农经济的思想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农民观念上的误区。农民把土地视为生存的唯一希望,农民认为土地是自己的传家宝和命根子。
分散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严重的制约生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首先,如果不能规模化种植或养殖,在经营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农户就不会种植一种农作物,会选择多种农作物同时种植,很难以进行机械化操作,生产效率低下,更不能进行统一种植,也就不能标准化生产,很难保证生态农业的质量。其次,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没有生态农业公司的做后盾,不能很好了解市场需求,农民种植出来的商品就面临销路难的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种植的风险。
农民素质低,受训少,生态意识淡薄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是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生态意识直接关系到生态农业的质量,但是现有的农民接受培训的机会少,生态意识有点淡薄,不太注重每一个环节的生态管理,这样很难保证高质量的生态农业进入市场,知名品牌的生态农业也就少之又少了,达不到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农民参加的科技培训少,影响到生态农业的附加值。
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一方面,政府缺乏对生态农业统一的规划管理,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比如,地方大型合作社。分散的经营模式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市场风险,如果没有统一的机构,农民就不能准确获取市场信息,农产品会出现销路不畅,卖不到好价钱,这种投资多、收入不可观的现象会打消农民投资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现有对水利公共设施的投资,不能很好地保证高质量的水土资源,生态农业的质量不能达到高标准。但是对水利公共设施的投资靠单个农民是承担不起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三、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
做好产业规划,走规模化发展之路
生态农业要做到规模发展,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针对驻马店农民对土地的传统观念,必须建立完善的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合作社,进行统一种植,统一收割,统一联系买家,让农民选种有质量保证,又不担心所种植的卖不出去,又能提高效率,让农民从规模种植中受益,有序地推动规模化种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经验告诉我们土地承包只能局部实行,不能大面积推行,土地承包也有很多弊端,催生了农场主资本家的出现。总之,生态农业发展要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这样才能使生态农业发展强劲,但规模化在实现方式上一定要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生态农业分散经营的话,个体农户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利益很难得到保障,需要政府引导组织专业协会或其它行业组织,在积极宣传和国家相关生态农业法律法规的同时,积极建设地方性政策法规,完善生态农业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一套与国际绿色认证要求相一致的各种绿色食品认证的法规和标准,加大对生态农业的监督和检查,淘汰不合格的生态农产品,确保生态农业质量的标准化,逐渐形成本土特色生态农产品。最后,政府也应该放宽信贷制度,生态农业的种植要求比较高,需要投资很多的基础设备。
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大培训力度
农民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是主力军,而且参与生态农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要提高生态农业科技含量,增加收益,必须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现有在家从业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且受传统知识结构和观念的影响,很难进行大胆创新,生态农业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农民所得收益就比较低,所以为调动农民积极性,应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
总之,建立一支相配套的科研队伍,以市场的需要来立项,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服务支持,对科技服务体系的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奖励机制,要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为保证,进行生态农业新品种开发。
参考文献:
贾涛.豫南丘陵山区土地环境问题初探.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9:50-52.
中共河南省委.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
河南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EB/OL].
贺卫华.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学习论坛,2010,21: 18-19,21-25.

相关: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摘要:为了全面贯彻执行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本文通过分析..

农业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行性研究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使农业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性突显。传统的核算型财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发展需求,推动农业高效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SS8%,2002年开始达到15%,以后..

上一篇: 新疆钢企市场定价策略初探
下一篇: 90后是伪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