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国际贸易免费下载歌 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新日期:2016-06-03 05:31:47来源:网络点击:342621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增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现阶段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方凯,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广东广州,510225
[中图分类号] G42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10-0182-0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开展外贸活动,对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一方面既要求他们能够广泛掌握各种外贸知识和工具;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能够熟悉外贸活动的各种实际操作。而目前,对于许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理论基础比较深厚,但实际运用则非常薄弱。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实际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培养方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笔者是国贸专业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此针对《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场地有限,相关实习软件匮乏
目前,很多高校都大规模扩招。在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相关的配套设施却没有相应到位。因此,很多高校都存在实践教学场地不足、教学软件匮乏的问题。如笔者所在的高校,经管学院是全校最大的学院,共有7个专业3000多名学生,而实践场地则是所有学生共用的一个多媒体实验室,仅有电脑103台。以目前全院的103个班来计算,每个班平均一学年有一次以上实践性教学实习,而且由于场地限制,每个班只能轮流到实验室上机操作一天。很显然,这一天里能够学到的知识实在是太有限了。
专业教师没有实践经验,难以联系实际进行讲解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仅包括大量的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方面的理论性内容,而且有大量的实践性内容,可以说这门课程的综合性、复杂性、实践性对于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熟悉国际贸易的有关原理、政策、法规,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的教师队伍中虽不乏教授、博士等高级人才,但是很少有人曾经从事过相关的实际工作,这也是目前高校人才引进机制所限,教师大多是学院派。因此,在教学中也难以联系实际,上课的趣味性、针对性、实践性难以体现。
采用大班授课,教学环节中难以突出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受高校招生扩招的影响,教室不足与学生人数众多的矛盾早已凸现出来。最后通常以大班集中上课的形式来解决这类问题。但是大班上课,教学质量难免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要突出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就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或学院培养条件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环节上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在教学方式上多数也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式,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不能达到让学生真正学会动手操作。
考核考试方法老套,不能突出实践性技能的考核要求
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依然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模式。有的老师虽然采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却也是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是将传统的板书改为点击鼠标。教学方法的传统、老套也就导致了目前考核方式的单一、呆板。以课程论文或闭卷考试的方式,难以反映老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掌握程度。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客观上来看,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一个很关键的方面就是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校外实习基地,听取校外实习基地专家或实际操作人员的讲解,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现阶段,除了一些名牌高校的名牌专业,很多高校尚未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甚至在平时,想要带领学生外出参观相关的外贸单位都存在不少困难,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想开阔学生眼界只能通过教师课堂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难以提高。
三、对策
加强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购买高质量的教学软件
如果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搞好实验室建设应该是头等大事。毕竟,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都在这里进行。只要学院加强这方面的经费投入,一方面,应该扩充实验室的规模,购买更多的电脑,或者建立更多的多媒体实验室,就能让更多的同学同时上机操作,而且单个同学也能够在电脑上操作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应该购买更多的高质量的软件,为同学们营造一个更逼真的国际商务环境,让他们接触到更多更真实的虚拟场景,加强他们的感性、理性认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还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高校应该多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多与同行切磋技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双师型”教师——既精通理论又擅长实践的教师。走进课堂,他们是教师;走到社会,他们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外贸业务人员。同时积极与外贸公司、银行国际业务部、外运公司、商检部门、海关等与对外贸易有关单位的专家进行信息交流,不断传输给学生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尽量采用小班授课,理论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实践任务
如前所述,大班授课对教学效果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国际贸易实务》这样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采用小班授课,这样教师对于学生中存在不懂、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及时解答,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分不开的,专业教师在认真组织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多留心电视新闻里经常出现的与贸易相关的内容,如国际贸易方面的新闻、国家公布的经济方面的数据、外国对我国采取的国际贸易政策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关注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
改革教学考核的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传统的考试方式已无法有效地测试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不适应现今基于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操作。对于理论课程的考试可选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可从课程内容有关的课题中分解,在考试中加大实践操作的考试力度和比重,比如在试卷中加入根据有关资料填写报关单证、信用证的内容或者是拟订有关合同等。这种测试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上的种种测试方式,如能恰当地运用,既可以克服学生的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倾向,又可以真正测试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考试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我们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同校外有关单位的联系和合作,特别是同外贸单位的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旦这样的实习基地建立起来,我们可以采用带领学生参观基地、邀请实习基地优秀外贸人员来校开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等多种方式来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实践学习机会。
四、结语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尤其是现阶段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能充分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到实践性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就必须采取措施逐步去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祝卫.出口贸易模拟操作教程[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明洁.基于素质教育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2,.
[3]刘台照.考试与素质教育[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
[4]张宝春.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1,.

相关:

如何优化项目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摘要:项目管理是一项专门进行计划与控制的管理技术, 项目部在公司的领导下具体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其主要责任就是策划组织,协调控制。本文论述了如何优化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关键词:现场施工 项目管理项目..

陈良:美国没有教“坏”我“未雨绸缪”,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这个词被陈良反复提及十余次。陈良曾亲历 “9·11”恐怖袭击,目睹身边鲜活生命瞬间消亡的那一刻,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人生的不确定性。“要珍惜每一天,做好每一天。”打官司“..

上一篇: 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广告创意的对峙局面
下一篇: 技工学校音乐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