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韦洪兴:兴趣,是缅甸币兑换人民币 快乐的源泉


更新日期:2016-06-03 05:26:37来源:网络点击:342552
韦洪兴先生说他一生做了三件事:青年时代画房子,中年时代盖房子,老年时代摄房子。“房子”,这个司空见惯的东西贯穿了韦先生的一生。不过,在韦先生那里,房子不再是住宅,而是技术和艺术的符号,是技术和艺术结合后的产物。韦先生融合工程技术和摄影艺术的语言,和着对深圳的浓浓深情,把特区的沧桑巨变“写”进了自己的镜头中,编织成横向和纵向两幅画卷:一幅串联了深圳的昨天和今天,见证历史脚步;一幅凝缩了深圳的空间,展示着深圳的欣欣向荣和婀娜多姿。而韦先生的人生,也因为艺术与奉献升华为一幅和他的作品一样辉煌且令人景仰的长卷!
“走进”韦先生,就如同走进了纪录深圳飞跃发展的电影;“走进”韦先生,不自觉地就会领略到一种大师的风采,一腔奉献情怀。
成岭成峰庐山景多姿多彩鹏城图
“匠心独运,瞬息凝辉。”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看了韦先生的摄影作品后题了这样一幅字赠与韦先生。吴先生以建筑师的眼光从韦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了建筑的质感,而这种与众不同的质感恰恰是最能体现深圳现代大都市发展的步伐和特色的,因为韦先生学过建筑,懂得建筑,喜欢建筑,才拍摄出了质感十足的作品。“匠心独运,瞬息凝辉”的评价可谓恰如其分。
韦先生的摄影作品多以深圳的建筑和城市环境为素材,捕捉大视野下大场面的瑰丽,每幅作品都流露着大局观下的大家气派,视角独到,大气磅礴,把深圳多姿多态的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铸就了像《辉煌》、《走进新时代》这样的杰作。正是因为韦先生作品的这种“大气”,所以厚重的“小平画像”的背景也选用了他的照片。
图片和伟人,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画像设计师张树国先生说:“画像所选取的背景图片代表了深圳的三个发展阶段:国贸大厦代表上世纪80年代,地王大厦代表90年代,市民中心等则代表深圳的21世纪。艺术的再现了深圳新市容的‘集景’。原始照片来源于摄影艺术家韦洪兴先生,韦先生长于摄影,从独特的角度拍摄了能反映深圳发展阶段的建筑实景。”设计团从千千万万张照片中选中韦先生的图片,引用一句不很恰当的诗来形容,无疑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集一身”!面对诺大的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能拍摄出如此佳作,无疑需要大师级的眼光。

苏东坡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深刻的揭示了全面把握事物的难度和捕捉事物最美一面的不容易。虽然,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跳出“此山中”,但是,这谈何容易?韦洪兴先生的拍摄也面临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很难“跳出深圳看深圳”。但是,建筑设计出生的他“匠心独运”,把镜头对准了深圳各式各样的建筑,从建筑学的角度寻找画面的质感,在“远近高低各不同”里寻找心目中的“黄金位置”,并从这里纪录深圳。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个“黄金位置”也在转移,韦先生也随之改变自己的“战略要地”,穿过晦明寒暑,用手中的相机捕捉每一个代表深圳变化的音符和白驹过隙的永恒,“瞬息凝辉”,用胶片纪录着多姿多彩的鹏城图。
具体拍了多少张深圳的照片,韦先生自己都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几万张吧。”他通常这么回答提问者。“几万张”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把深圳100套最有名的建筑和建筑组合挑出来,每个平均能拍几百遍!所以鹏城历史和今天的姿态,都在韦先生的胶片中栩栩如生。虽然,韦先生谦虚的将几十年如一日对深圳的拍摄归结为兴趣,并且引用牛群的话说“没办法,摄影和吸毒一样都会上瘾”。其实,最大的动力是他对摄影艺术的挚爱和对深圳浓浓深情。这种感情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爱到深处深却浅,情至浓时有若无。”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韦先生对摄影的爱好由来已久,还在上小学时他就用老花镜镜片、磨砂玻璃和木板自制过“相机”。上大学后,由于学习的需要学校发了胶片让大家学习摄影,大一一年韦先生掌握了从拍摄到冲洗的整套程序和技巧,摄影生涯从理论阶段走向了实践。大学毕业后韦先生到了建筑设计院,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得拍摄一些建筑实体,从此和建筑拍摄结下了不解之缘。1976年韦先生出国到叙利亚,在那里买了第一台相机——一台苏制的老式相机,韦先生的摄影生涯从被动阶段迈入了主动阶段,开始了“自由摄影师”生涯,转眼就是30年!买了第一台相机后,韦先生拍摄进入了多产阶段,随着拍摄照片的增加和摄影技巧的提高,韦先生对相机和胶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虽然是自由摄影,韦先生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时间,花销的资金累计起来达三十万元之巨,花费的时间就更不用说了。但韦先生却坚持下来了,期间,他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和鼎力支持,还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特区政府和深圳摄影学会的帮助。
韦先生始终如对待初恋情人一样对待摄影,其执著与认真程度相当惊人,为了拍摄一个好的镜头,韦先生可以付出一切!比如,为了拍摄好莲花山顶的小平铜像,韦先生观察、构思、等待了好多天。小平像是铜铸的,如果晴天拍摄,会因为阳光太强导致曝光过猛;如果阴天拍摄,则会因为光线太暗而阴涩难看。韦先生己经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在朝霞满天的早晨或者晚霞映天的傍晚拍摄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早晨,有霞光却不能有太阳;在傍晚,霞光的亮度一定要影射得铜像铮亮。另外,还必须从建筑的角度考虑照片的质感。所以韦先生必须摒弃傍晚,只能选择早上。条件显然相当苛刻,近乎于可遇不可求。为了捕捉这个瞬间,一段时间里韦先每天凌晨5点起床,背上几十斤重的装备就赶上莲花山。此时韦先生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早起和负重上山对于他来说都不再是容易的事,后果可大可小。但韦先生心里只想着摄影,容不下别的杂念。幸甚,功夫不负有心人,韦先生终于捕捉到了最瑰丽的一刻,拍下了那幅广为流传的金光闪闪的小平铜像经典。杰作的后面,除了汗水和智慧,还有一颗执著的心!与此相似,韦先生拍摄《辉煌》也是竭尽心力。而拍深圳实景长卷,则花费了整整两年!
不过,韦先生是把拍摄当成享受来进行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喜欢做这个”。也正因为“喜欢做这个”,所以韦先生能把对摄影从业余爱好提升到艺术的高度。
确实,“建筑”贯穿了韦先生的生命和事业,融入到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摄影。也正是因为“建筑”,韦先生“爱上了”深圳。爱深情浓,几十年来有增无减。而这种爱和情,最后却转变得若有若无,变成了对“爱人”的无私奉献。
老当益壮勤不辍 一如既往凝光辉
“兴趣,是你快乐的源泉,是你一辈子的动力。”对于韦洪兴先生来说,摄影就是他的“快乐源泉”,就是他“一辈子的动力”。摄影确实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动力,让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老当益壮,重焕青春。2005年,韦先生不但搞了三个个人展——在网上举办“深圳25年建设成就展”,在赛格广场观光层举办“深圳25年成就展”,应邀参加平遥大展:深圳——时代的丰碑;出了一幅25米长的深圳图景长卷;在深圳市编辑出版的《我是深圳人》大型画册中,韦老作为摄影主创,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而韦先生在莲花山拍摄的“深圳全景”则被政府选作形象广告,制成巨幅画面挂在同乐检查站西侧,上面有市委书记李鸿忠亲笔题字“以特区之为,立特区之位”。虽然如此,韦先生每天都还在为拍摄深圳努力,“天气好就出门拍,天气不好就从事后期制作。”除了“瞬息凝辉”,韦先生对摄影还有了新的手段。总结起来可用两个结合概括:传统胶片摄影与后期数码技术结合,工程语言与摄影语言结合。“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无疑可以作为韦洪兴先生不息追求的写照。他把他的生命和摄影融合在一起,然后和着爱投入到对日新月异的深圳的拍摄中!
韦洪兴:1938年生于广东清远,18岁保送到中山大学主修物理,并自学掌握了摄影基本技巧。1964年参加东深供水工程,从此和深圳结下深情。1982年任深圳北方公司总经理,成为特区“拓荒牛”一员。他用相机纪录下了深圳25年来的飞跃,其数万张摄影作品都无偿献给政府,建立了图片资料库,不少作品在国家和省市级摄影大赛中获奖。

相关:

北京发佈土地供应新措施等北京发佈土地供应新措施全国「两会」3月14日刚结束,北京土地市场就一天涌现叁个新「地王」,北京市国土局随后出台了土地供应新措施,宣佈暂停热点地区高价土地的交易,以稳定土地市场,改进土地交易方式,控制非理性土..

新时期党校教育工作特点摘要: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面对国际国内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力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必须不断培养一支政治上靠..

上一篇: 浅谈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下一篇: 南方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