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基于面部提升最好的方法 需求整合与开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更新日期:2016-06-03 05:23:23来源:网络点击:342522
摘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关系。本文以制造业为例,从需求整合与开发的角度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整合;需求开发;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06-0039-04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Greenfield在1966年最先提出,又称“生产者服务业”、“中间投入服务业”。对生产性服务较为公认的界定是:生产性服务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包括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创意设计产业、商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会计服务和产品维修服务等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等直接从事生产的产业相关联,本文从现代制造业的需求研究生产性服务的发展问题。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生产性服务业是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产出的产业,虽然不涉及直接的物质生产或转化过程,但确是产品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产值和利润来源,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了一大半的份额。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制造业现实状况,我国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已经被列入“十一五”规划的国家战略层面,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重要的利润分配源。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运用理论与实证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论”等不同看法。生产性服务业的起源与发展皆源于制造业的内部需求,生产性服务业都离不开制造业。但从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看,现代制造业和服务的边界逐渐模糊,产品中包含的服务份额更高了,来自制造业外部的生产性服务带动了发达国家制造产业的升级。韩德超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发展存在一种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制造业扩张所产生的需求,是需求驱动型的发展模式,“需求遵从论”适用我国;而在短期内,二者间关系是互为发展,即“互动论”适用我国。
笔者认为,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对需求的认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罗永泰提出:资源可以分成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一般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进行挖掘,而隐性资源的开发则相对复杂。需求是一种资源。企业的服务需求分为显性服务需求与隐性服务需求,其中,显性服务需求是指企业为保证基本生产运行和发展的需要,已经意识到的、能够明确清楚表达出来的,用以达到基本期望的一种内在要求和组织行为状态。隐性服务需求是指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所引起的一种潜在的、未明确表述的,并能够实现或超越企业期望的一种内在要求和组织行为状态。很显然,“需求遵从论”中的需求主要指显性服务需求,并不包括处于潜在状态的隐性服务需求。制造业的隐性服务需求是潜在的,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竞争需要进行挖掘,进而通过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这一过程体现了生产性服务业变被动为主动,既非传统的靠需求驱动,也不是依靠简单的供给拉动,而是根据需求改进供给,从而与制造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对生产性服务需求资源的分类与深入挖掘,其实质就是找出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之间更多的互动关联。采用隐性服务需求分析的方法,客观印证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关系,能够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出适合的建议。
一、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分析
1、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分类
根据制造企业对自身服务需求的清晰程度、表述水平,以及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制造企业服务需求认知程度和挖掘水平,制造企业的服务需求分为显性服务需求和隐性服务需求,隐性服务需求又可以细分为知识半隐性服务需求、技术半隐性服务需求、结构半隐性服务需求、决策半隐性服务需求和完全隐性服务需求。
2、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的供需过程
按照需求分类理论,显性需求比较容易发现,服务企业开发市场的关键是挖掘隐性需求,并促进隐性服务需求的显性化。在生产性服务提供和接受的过程中,一方面,从事生产性服务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性服务业输出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助于制造企业提高效益水平;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的服务需求不断地得到满足,那些暗藏在产业链条当中的隐性服务需求不断地显性化,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需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从制造业需求视角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机遇与挑战
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机遇
现代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从经济的发展过程考察,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作用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初始阶段是协调功能,中期是促进功能,现阶段则是推进功能。学者们发现,现代制造业呈现了“服务化”的发展趋势,除了制造企业自身提供更多的产品服务,制造企业的中间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以外包形式实现,既有利于制造业降低成本,也能通过专业化服务提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
当前,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位。同时,我国制造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从以要素投入增加为主要手段向以效率提高为主要手段进步。伴随制造业发展,市场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不仅包括传统的仓储物流等需求,还从提升制造企业运行效率出发,衍生出研发设计、人事会计、会展等多种类的需求,这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已经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国家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资金支持、信息交流便利,生产性服务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优惠,抓住机遇尽快成长成熟。
2、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因技术制约以及开发滞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还不能满足制造业的发展要求。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例偏大,高技术的新兴服务业比例较小;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与技术,国际化进程较慢,不能满足制造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市场规范化程度低,企业资本规模小,企业诚信度差等。由此,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创新功能较弱,对制造企业的提升能力有限。在制造企业的创新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有着双重的作用:作为外部力量,能够和制造企业内部发生知识的交流,提供最新的信息或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同时,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对隐性需求的挖掘,也就是提供创新性的服务,能够提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从发展现状看,我国大多数生产性服务企业仅停留于一般服务的提供上,服务的技术含量较低,对制造企业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较差,提供的有利于创新的信息和机会很有限。我国是制造大国,但是由于大多是代工或贴牌生产方式,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利润端,因此更加迫切地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发挥创新功能,推动制造业发展。二是在国际产业链中未占据有利地位。从现代制造业的利润构成分析,生产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研发、物流、营销、信息等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利润从加工制造环节沿着产业链向上下游服务环节转移。如服装行业,设计和销售环节的利润最高,生产环节仅处于微利状态。我国生产性服务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滞后于发达国家的服务企业,在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中处于微利地位。要改变这种格局,需要生产性服务企业把自主发展和引进发展结合起来,向世界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学习,不断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推动我国的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或直接面向外国企业提供服务,赚取超额的服务利润。
三、基于需求整合与开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
需求整合指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状况,对客户的需求资源进行组合配置,寻求自身优势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需求开发指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状况,通过寻找、引进和开拓客户的需求资源,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制造企业的服务需求作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资源,不能仅停留在需求整合层面,服务企业应进一步开展需求开发,从而占领市场提高效益。
制造业对服务的需求不是在制造业生产体系外部展开,而是由于制造业内部变革引致了服务需求的扩展,也就是说,生产性服务需求是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实现的需求,当这类需求不能从外部得到满足时,制造企业内部也可以实现或者放弃这种需求。因此,生产性服务需求比一般的消费需求更加隐蔽,需要运用更多的专门技术去挖掘。显性服务需求一般可以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进行开发,而隐性服务需求的开发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在隐性需求分类的基础上深度考察产生因素和制约因素,辨别出哪些需求是通过企业管理创新就能满足的,哪些需求要借助其他企业或社会力量帮助才能满足的,进而做出是否提供服务、怎样提供服务的决策,这一过程也是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对隐性需求创新开发过程。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需求整合与开发包括以下路径:
1、显性服务需求开发
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本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通过调查问卷或企业访谈的方式收集客户的显性需求信息,进一步整合这些需求信息,归纳出企业必须重视的客户需求信息,通过自身软硬件水平的协调与提高,努力满足客户的显性需求。二是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可以通过明察暗访,了解其他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经营范围、服务水平和经营状况,特别是对高水平的同行要跟踪学习,找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短处。在开发市场时,有的放矢地宣扬优势服务项目,并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服务企业必须对本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若供给大于需求,服务企业应该消减供给或实施差异化服务;若供给小于需求,服务企业应适度扩大供给,提供更多的服务输出。
2、知识半隐性服务需求开发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制造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认知是有限的,对这类需求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当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时,由于对外部市场规则或对当地政治经济格局的不了解,产品设计或原有的销售政策往往不能直接推行出去,制造企业需要按照当地的特点调整原有的设计或销售模式。而制造企业对外部差异环境的了解和相关策略的制定,需要一些特别的信息,这也是生产性服务企业大有作为的领域。在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一些高端的经济咨询公司正是满足了制造企业的这种需求,从而获得高额回报。
3、技术半隐性服务需求开发
由于每个企业的技术、能力不同,不可能满足制造业企业所有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应依据自己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进行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半隐性服务需求开发。此类需求是制造企业不能清醒认识的,需要服务企业采用新型的营销技术去认知和开发,进而结合服务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开展有特色的差异化的增值服务项目,不仅为制造企业节省了开支,也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实力。如从事家具、建材类产品销售代理的服务企业,由于代理的品牌较多,终端信息和产品信息的见识积累较多,在销售服务产品的同时,还可以向制造企业传播相关的知识,指导制造企业正确认识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进而挖掘出制造企业更深层次的需求。又如会计公司等金融服务企业,利用先进的资金管理模式,合理安排资金的储备与投放,不仅保障资金的供给,还能提高客户资金的使用效率。
4、结构半隐性服务需求开发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这种服务需求制造企业尚未意识到的,但实际上属于基本需求,服务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见识,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挖掘出客户的结构半隐性需求。服务企业通过系统的市场调查获得原始的服务需求信息,经过分析整理后建立制造企业需求信息数据库。比较同区域不同企业或不同区域同类企业的需求状况,挖掘出客户因环境制约或自身见识束缚而未能表达出的结构半隐性需求。如我国计划经济下制造企业普遍是“小而全”、“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初期,制造企业不能自主发现弊病,服务企业利用自身的见识,挖掘出制造企业可以将哪些业务实施外包,帮助企业减少负担提高效益。同样地,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外包或联盟等新模式,值得经济欠发达地区学习和借鉴。
5、决策半隐性服务需求开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地受到环境、技术等硬件条件的制约。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都呈现了空间聚集的态势,这有利于决策半隐性服务需求的开发。制造业的聚集是同类的集群,如天津的临港工业、昆山的汽车工业等,而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则是沿着生产过程接续的不同类的聚集,如技术研发、人力资本管理、营销咨询策划和金融服务等系列化的活动。生产性服务企业沿着产业链条提供的一系列高水平服务,不仅为服务企业赚取了利润,由于服务的成本低和增值高,也增强了集群内制造企业的实力。与其他地区的同类企业相比,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使制造业产业集群具有了更强的竞争优势。同时,聚集的企业群能够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促使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提高水平。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引进高水平的服务企业,特别是吸引更多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企业落户中国。
6、完全隐性服务需求开发
完全隐性服务需求的认知需要服务企业具有灵敏度高的反应系统,从当前的研究成果看,笔者认为,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挖掘隐性资产、构建学习型组织等先进的管理方式来开发完全隐性需求。隐性资产可能包括:客户接触途径、专业技能、已有的设备规模、深厚的市场渠道、广泛的关系网络、丰富的相关产品信息、忠实的用户群。服务企业要重视隐性资产的管理,特别是要妥善管理掌握隐性资产的人力资本,如企业家、技术型员工和营销型员工等。企业还应重视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促进个人的隐性资产向组织的共同资产转化。学习型团队的先进模式是虚拟型学习团队,由跨部门或跨组织边界的权威核心与知识或技能互补成员构成,以权威核心为交流平台,发掘新想法,并组织成员达到知识、经验的共享和项目集成的动态调整,在学习与创造中实现组织目标。虚拟型学习团队通过成员的思维碰撞,挖掘出更多的隐性需求信息,又节省了固定组织的维护费用,是当前技术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先进的组织形式。

相关:

廖信忠在大陆「一书」成名失业青年為大陆13亿人写「家书」在2008年之前,廖信忠只是一个普通的台湾青年,从大学开始游歷大陆,经歷过感情上失利、工作中失业,与不少同辈一样,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他庆倖在自己成长的30年裡,刚好赶上了台湾社会..

东莞亮剑东莞全球最早最多台商的聚集地 东莞台商企业绽放第二春的风水宝地东莞举世闻名的「世界工厂」发祥地东莞影响全球电子產业產品价格的代工重镇东莞全国第一家「叁来一补」 企业诞生地东莞最新亮剑——松山湖东莞,..

上一篇: 规避培训风险,建设有活力的培训体系
下一篇: 机构连续4年发虚假大学警示榜 创始人: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