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面试评价表


更新日期:2016-06-03 05:22:21来源:网络点击:342501
关于“你幸福吗?”的讨论渐渐偃旗息鼓,时间的脚步悄然迈进2013年,一个关于幸福的话题却亘古不变。
又是一份调查
2000年12月23日,《生活时报》称:“月收入的多少是否与人们的幸福程度有关呢?调查表明,北京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1500元时,感到幸福的比例最高;金钱和地位并不太为百姓所看重;收入太低,生活保障受到威胁时,人们的确很难感到幸福,但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1500元时,人们的幸福感比例却开始下降。”
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说过:“ 我们做过一份调查,2006年的北京,月入4000元后幸福感随收入增加而增加,过7000元后反下降,月入1.5万元幸福感等同1500元的,月入1万元最不幸福。”
2013年伊始,调查报告“月薪多少才能让你在生活的城市里不惶恐?”新鲜出炉,数据显示,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需9000元左右,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元上下浮动。
谁被标签了
不去讨论13年来这些数据的可比性,也不去思索这些数据出自哪一个研究机构,这些都不重要。它们能够存在并广为流传,起码说明了深入人心。每每从金融机构出来,“拥有金钱,才能拥有尊严的生活”让人脱胎换骨,继而压力倍增。
每次热闹的讨论中,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自然总会成为众矢之的,围城内外的人都觉得生活在这些城市生不如死——月入9000元才能不担惊受怕,据说这是个正经八百的调查结果。我们不知道月入9000元以下的人是不是真的都很恐慌,但很显然,这个数字确实引发了不小的恐慌。月收入远远达不到标准的幸福小两口再也张不开嘴、笑不出声,因为不少月入万元以上的朋友都感到岌岌可危:“9000的上榜了,我们也不远了”,而他们捧着不过万的工资卡,感受着被标签的苦楚。
冷暖自知
本是一份调查,不必计较很多,所谓冷暖自知,一个人觉得幸福,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其中的多与少,谁人能分清楚。经济学中描述幸福感的无差异曲线本来就是一种假设,何来量化?幸福是对生活的感受,它源于对生活的态度。一个人不认同自己的生活,缺少感受幸福的眼睛和心灵,就算浸泡在蜜罐里也不会觉得甜蜜。虽然今天的生活中物质已经是不容回避的内容和条件,但认为物质的丰富只能带给人衣食无忧,却不能保证让人感受到快乐。
举个简单例子也许能说明问题。数据表明,当前人们的收入与20多年前相比,基本增长10倍以上,但人们的幸福感随之比20年前翻了10倍吗?张泉灵的反思不无道理,2006年随着收入的增加,人的幸福感反而下降,月收入1.5万元的人的幸福感等同于月入1500元的人。
有人会说,月入1.5万元的人和月入1500元的人的幸福感绝不会相同,个种滋味也许只有这两种收入相差10倍的人自己才能明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10倍的收入换来10倍的幸福不成立,工作的压力、消费提升的压力、孩子择校的压力、交际应酬的压力、竞争攀比的压力、担心疾病而失去一切的压力,融汇在一起必然会增加体力的消耗、心神的枯竭。收入只有1500元的人没有更多选择,反而会勤勉努力,慢慢改善,体会到了平平常常的幸福和每天进步的喜悦。
要你的平常心
人在不断努力和不断让希望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会体会到更多快乐,感受到更大的幸福。谁也不吝分享这样的幸福:有了第一份工作、找到了自己的爱人、结了婚、第一次升职、第一次加薪、买了自己的房子、添置了第一件像样的家具。但随着这些东西习以为常,并且为了维系这些东西而付出更多努力,当劳心劳力变成日复一日的煎熬的时候,兴奋少了,烦恼多了,心跟着累了,幸福感当然就低了。
收入多少,生活好坏,人都要活着;月入1.5万元一天吃三顿,月入1500元也不会饿肚子,只是物质上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如果计较得少些,珍惜得多些,在不断的满足中用平常心去换取想要的东西,不跟风,不量化你的幸福,自然就会少了很多压力和烦恼。

相关:

节能减排视角下的车船税改革思考【摘 要】 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日益严峻,给车船税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我国汽车市场和尾气排放的现状入手,对现行车船税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车船税改革的政策建议,旨在增强车船税的..

生师联体型外语教学摘要:主要探讨生师联体型外语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在课堂上实施学生本身的生师角色联体和教师本身的生师角色联体,实现“学生在学中教,教师在教中学”,最终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外语学习共赢,以解决“大量的外语..

上一篇: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中的短期资本流动风险
下一篇: 有阴必有阳,管理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