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上海苗皓钧 世博会的长期效应


更新日期:2016-06-03 05:21:49来源:网络点击:342486
如果最终乘数效应为4至5倍,那么,上海世博会累计最终产出诱发额约12000亿元至15000亿元。其中,至少有30%释放在世博展期之后
认识世博会长期效应
近5年来,我们对世博会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研究的是世博会怎么运营运作,第二个阶段研究世博会展期的环境和服务,现在研究“后世博”。
什么是世博会的长期效应?世博会的长期效应,是指在世博会申办、筹办、展期和展后各个阶段对于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以及国际形象提升的长期综合效应。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从2000年开始申办到2010年10月底世博展期结束,历时长达10年之久。当上海世博会结束之后,世博效应还将长期存在。
已故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举办世博会6个月,将影响上海发展60年”。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世博会对上海的长期效应。认识世博会的长期效应,能够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面对未来,充满信心。

世博会长期效应的四个特点
自1851年英国伦敦首次举办“万国博览会”,世博会已经有150多年历史了。归纳起来,世博会长期效应主要有四个特点:
特点之一,后续效应大于投资效应和需求效应。历届世博会表明,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大于筹办期投资效应和展期需求效应。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世博会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的发挥;二是新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三是世博园区的两次开发;四是高科技、旅游、会展、商贸等产业获得的持久动力。世博后续效应的作用,使得世博会结束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回落幅度较小,而后续效应时间周期很长,至少有10到15年,之后还将影响很长时间。

1992年西班牙赛维利亚举办世博会投资100亿美元兴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新机场客流接待能力从原100万人上升到400万人,酒店床位从8000个增加到22000个,旅游业成为获益最大的行业。世博会之后,城市还对世博园区进行了二次开发,兴建了“赛维利亚科技园区”,到2004年园区产值占整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2%。
德国汉诺威曾经承办过两届世博会,世博会使得汉诺威进入了世界城市之列。该城市拥有世界最大的展览馆,国际闻名的展览公司,世界著名的品牌展览会,以及国际一流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会展业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业、贸易、金融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
特点之二,整体效应大于局部效应。世博会频繁的外交活动,高强度的新闻报道,有效提升了国家和举办城市的形象地位。当经济处于大转折期,世博会对于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整体效应,远远大于某个行业或城市的局部效应。例如,经历世界经济大萧条后,1933年美国芝加哥举办世博会,主题为“进步的一个世纪”,为美国人带来了新百年的期盼,以及全美国经济的振兴。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人类的进步和和谐”,对于日本关西经济区和整个国家的经济振兴发挥了巨大作用。

特点之三,精神文化遗产大于物质遗产。世博会是一种国际性文化交流、科技交流,将留下无形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其意义远远大于物质遗产。例如,人们观念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志愿者队伍和志愿者精神;再如,广泛的国际交流,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时尚产业提供了新想象空间和元素。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在提高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唤起环保行动,促进当地居民的国际化交流等方面获得了极大成功。
特点之四,世博会长期效应发挥的前提是办好世博会。分析历届世博会的资料,成功举办世博会与世博会长期效应两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各届成功举办的世博会,大都有良好的长期效应,但是失败的世博会不在此列。例如,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举办世博会,因组织者财务危机而在世博会结束前一个月宣布破产,这是世博会历史上惟一一次宣布破产的世博会。笔者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奥尔良工作一年时间,没有人谈论曾经曾经失败的的这一届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的长期效应
上海世博会长期效应涉及范围很广,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从中可以梳理出“后世博”长期收益的行业和领域。
第一,世博会对中国城镇化方式的长期效应。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数据库,笔者绘制了全球和我国城镇化水平和城市人口年增长率趋势图。
1980年之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归属于世界上不发达地区。1980年到2025年我国将经历长达45年的城镇化快速增长期,从世界城镇化不发达地区上升到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198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约20%,到2025年将达到约60%。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若202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若届时总人口为14.5亿,城市人口总量约为8.7亿,今后每年约有1500万人从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事实上,我国实际城镇化进程比预测还要快一些。2008年我国总人口13.28亿人,城镇人口6.06亿人,城镇人口占比重45.7%。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关键时期,面对诸多问题和困难,如城镇人口就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污染排放、交通组织、节约能源和资源等。
围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开展全球交流,新技术倡导。从宏观层面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和古城保护,到微观层面的建筑形态、建筑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城市交通组织。这无疑对于我国城镇建设、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提供了国际借鉴,以及升级换代的可能。
第二,世博会对上海城市转型的长期效应。
上海世博会的投入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世博会设施建设和运营费用,约356亿元人民币。二是参观者和参展者的费用,约550亿元至740亿元。其中,预计参观者总支出约420亿元至560亿元。根据历届世博会的经验,1992年赛维利亚世博会各国布展费用10.7亿欧元,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为6亿欧元。估算上海世博会各国布展总费用为130亿元至180亿元人民币。三是关联公共事业投入,含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估计超过2000亿元。三者合计约2900亿元至3100亿元。若最终生产诱发率为4至5倍,那么,累计最终产出诱发额约12000亿元至15000亿元。其中,至少有30%释放在世博展期之后。
此外,在世博展期前完成的42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将持续改变居民的出行方式和住宅选择,进而改变城市零售业和生活服务业的布局。举办世博会将极大地锻炼上海城市的整体服务能力,包括综合服务、文化娱乐、公共管理、公用事业等行业。世博后,上海城市整体服务能力将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如培育形成会展业和大型娱乐业。广泛的国际交流,将极大地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持续推动高科技、创意、时尚产业的发展。
第三,世博会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崛起的长期效应。
以世博会为由,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强了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如杭州湾大桥、高速公路网、沪杭高速铁路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初步实现了3小时经济圈,使得城市之间的交往更为便捷,进而为产业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举办世博会,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崛起,并成为全球六大城市群之一。
事实上,上海世博会已经具备成功举办的诸多要素。已有23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观者人数有望超过7000万人次,展馆建设稳步有序,园区设计考虑了后续利用问题。只要认真面对出现的各项挑战,落实细节管理,上海必定能够实现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的预期目标,也必定能够充分发挥世博会的长期效应,在后世博时期,有效促进上海社会经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中国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

基于旅游危机管理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摘 要】毋庸置疑,旅游危机管理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尝试对旅游危机管理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途径进行理论分析,以便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旅游危机管理 旅游目的地 旅..

所得税债务法核算比较研究摘要:新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所得税核算方法中的债务法相比无论在理论依据上还是在实务操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文章对两种所得税债务法核算进行了比较,以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所得..

上一篇: 小非农数据向好 6月加息再增砝码
下一篇: 楼市:难改“调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