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铁路特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牛剑锋 析


更新日期:2016-06-03 01:22:34来源:网络点击:338833
摘要:随着我国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铁路特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成为值得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在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出发,讨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并给出了铁路特色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和内容,对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铁路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184-0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广义而言,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而从企业发展的微观层面看,可以将人力资源定义为对企业有价值贡献的人。铁路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强大支撑。原铁路高校的特色专业大学生是铁路企业潜在的人力资源,但是由于相对于一些“环境优越、待遇丰厚”的企业,铁路企业吸引人才的环境处于弱势,因此,近几年出现了原铁路高校毕业生远离铁路企业的现象。通过对铁路特色专业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可以引导他们从内在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投身铁路事业。这样,不仅在数量上可以满足铁路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而且在质量上也可以得到优化,真正实现“人职匹配”。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按照唐纳德·萨珀的“终生发展”理论,大学阶段正处在人生的职业探索阶段,需要接受必要的职业指导与教育。在职业的选择上,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认为只有根据个人的特质来进行,才能实现“人职匹配”。我国学者张文勇等人又将该理论进行了深化与扩大,提出了“人职和谐”的观点。“人职和谐”是“职业适合个人发展”和“个人适应职业发展”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铁路特色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其学校原隶属于铁道部,从而在素质训练、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铁路特色”,普遍受到铁路企业的欢迎。同时,由于目前人才培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而使其在选择职业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那么,铁路特色专业的毕业生究竟适合在哪里就业?其自身有什么优势?在哪里就业更适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期与尝试期,因此,进行科学的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流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帮助个人认知自我、探索相关职业信息,进行职业决策,获取任职知识与能力并实施规划方案,需要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流程才能使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得到合理的发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对于社会人士有其独特性,即具有更多的虚拟性和前瞻性,甚至是纸上谈兵,但这是必要的。它意味着关注、思考。它也是一份学业,同时还是一份心理投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总体上可以分为认识、决策、能力获取和求职等四个阶段。
认识阶段
认识阶段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职业领域的认识两部分。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主要是进一步澄清个人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对于这三方面的类型特征,大学生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回忆那些可以引起自己成就感的事件,分析、归纳其中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倾向,了解自己最看重、最想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也可以借助一些外在的工具来实现对自己各方面特征的了解。
职业是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铁路特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一是继续深造,二是铁路行业内就业,三是铁路行业外就业。究竟选择哪个方向,除清晰了解自我以外,还要针对职业领域进行探索。
铁路行业内部与外部之间、铁路行业内部不同的企业之间、同一个企业的不同岗位之间对员工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人和岗位之间存在匹配问题,因此全面了解职业的信息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职业生涯决策阶段
铁路特色专业大学生是铁路企业潜在的人力资源,由于铁路特色专业培养口径的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不只局限在铁路企业。因此,需要对内、外职业生涯进行审视与判断。
内职业生涯是指个人从事职业实践应具有的,对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职业气质等方面综合的职业自我,是个人潜在的职业生涯。而与专业相关的未来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职位、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培训、晋升等,称之为外职业生涯。内职业生涯是主观的,它影响着客观的外职业生涯,而外职业生涯也会反过来促进内职业生涯的调整和完善。
铁路特色专业的大学生在对内、外职业生涯了解的基础上,要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决策。当判断自身的特质与铁路企业的具体要素相吻合时,可以接着对具体岗位进行分析,也可以由于打算未来从事铁路相关的设计研究工作,而做出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选择。当个体与职位相和谐时,在铁路企业就业便成为了特色专业大学生自觉自愿的选择,也就实现了职业生涯的科学决策,达到自我与职业的最佳匹配,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职业素质的养成阶段
从组织的角度来分析,组织如果要取得发展并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需要个人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从个人角度来看,个人如果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取得职业生涯发展,也需要具备相应职业能力及素质。铁路特色专业的大学生在个人的专业学习中已经初步具备了专门知识,了解铁路企业在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个人在求职阶段处于优势,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笔者通过与铁路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的调查与访谈,了解到了铁路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在能力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笔者按照其重视程度进行排序,具体情况见表1。

在职业生涯的决策环节中,判断到铁路企业就业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及早培养职业素养,以利于很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达到内外职业生涯的“无缝对接”,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的关系如图1。他们在大学期间可以寻找更多的锻炼机会,可以在担任干部的过程中积累经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未来职业所需的素质。也可以在课余时间里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最好是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多与社会接触,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己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

求职阶段
求职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后落实阶段,包括简历制作、自荐信、笔试、面试等几部分,其中有一些技巧。求职过程中,要重视自己的“职业锚”,职业锚是指个人在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这一概念是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院毕业生的纵向研究中演绎成的。职业锚的科学确定有利于个人发展自我、满足自我,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对于具体职位的选择,可以参照个人的职业锚,施恩认为,职业锚可以分为八种: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自主/独立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挑战型职业锚和生活型职业锚。铁路特色专业的大学生在铁路企业就业具有很大的优势,当职业定位准确,前期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准备与企业的要求相吻合时,学习掌握求职中的技巧,在最后的求职中胜出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强。
三、原铁路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目标与理念
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特征要素
工作目标上:不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而且通过职业生涯的管理指导,帮助毕业生找到对个人发展有意义的就业岗位,特别是结合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帮助其寻找与个人特质、所学专业相匹配的铁路企业的工作岗位。
遵循原则上:铁路特色专业具有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因此要体现专业优势原则。
服务对象上:由只侧重应届毕业生,转为面向所有年级,所有学生。
工作内容上:提供科学的职业测评、观念指导、心理调试、技能训练、计划制定,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为学生联系铁路实习单位,创造铁路实习机会。
方法体系上:授课、招聘会、团体咨询、个别咨询、朋辈咨询、讲座、培训、实地考察、座谈会、铁路企业校友会等。
辅导人员上:从就业中心专职人员、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行政人员、学生社团到校友,特别是铁路企业优秀校友,体现全员化。
工作职能上:从过去的行政和服务单位,转变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职业生涯辅导与择业观教育相结合
1.引导毕业生在边远艰苦地区就业。铁路企业专门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一方面,是由于地处西部及边远艰苦地区的单位自身条件所限,另一方面,一些铁路特色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目标定位上过分强调大城市、高收入和好环境,甚至为了这些不惜放弃个人的专业特长,不顾个人的性格和职业兴趣。边远地区铁路企业招聘时,有的学生专业上非常对口,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单位去工作,不屑于从事铁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其实,个人的需求只有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个体的职业生涯才会能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在职业生涯辅导的同时要加强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单位才能建功立业,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艰苦努力来改造生存环境,获得不断发展的机会。让他们深刻了解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价值在于使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
2.引导毕业生正确处理考研与就业的关系。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社会上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一味要求“高学历”,社会上出现了考研热,铁路特色专业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辅导他们规划职业生涯时,可以重点帮助其正确认识考研与就业的关系。其实,在美国,也很流行考研,但美国人考研目的性很强。读学术类专业,是为了读博士做研发,做教授,或在大学大公司研发机构就业;读职业类研究生,是为了获得某行业就业资质和技能,做专业人士。对于一些“在专业实践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喜欢接触实际,而对理论方面的学习感到有些吃力”的铁路特色专业大学生,建议根据其自身特性,抓住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避免盲目考研。
参考文献
李法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Reardon,等著.侯志瑾,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徐瑞华,周立新.关于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铁路特色转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赵坚.关于铁道客货营销、运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铁路特色转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童天.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
莫海兵.探讨大学生与企业员工职业规划的异同与衔接.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
作者简介:梁英,女,山东济南人,供职于北京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源。

相关:

大型国有企业党的基础建设研究摘 要:目前改革开放条件下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活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压力增大。积极加强企业党的基础建设工作十分关键。本文对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石化企业党建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与分析摘 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财务管理的目标应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本文分析当前几种主要财务管理目标,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并..

上一篇: [家常菜谱]半小时就能完成的极简版豉油鸡 家常菜谱
下一篇: 旅游卫星帐户及旅游业增加值的测算